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關於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詩歌

關於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詩歌

1、唐代張誌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譯文: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翺翔,江岸桃花盛開,春水初漲,水中鱖魚肥美。漁翁頭戴青色鬥笠,身披綠色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連下了雨都不回家。

2、唐代王維的《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譯文:寂靜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無聲的飄落,夜半更深,萬籟俱寂,似空無壹物。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它們在春天的溪澗裏不時地鳴叫。

3、唐代杜審言的《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譯文:只有遠離故裏外出做官之人,特別敏感自然物候轉化更新。海上雲霞燦爛旭日即將東升,江南梅紅柳綠江北卻才回春。和暖的春氣催促著黃鶯歌唱,晴朗的陽光下綠萍顏色轉深。忽然聽到妳歌吟古樸的曲調,勾起歸思情懷令人落淚沾襟。

4、宋代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曉景二首》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譯文: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戲的鴨子最先察覺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長滿了蔞蒿,蘆葦也長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裏來了。

北飛的大雁就像那向北歸去的人壹般,依依不舍,差壹點掉隊離群。遠隔千裏就已經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風雪了,還是再在江南渡過半月的春光時節吧。

5、唐代孟浩然的《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譯文:老朋友準備豐盛的飯菜,邀請我到他田舍做客。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壹脈青山在城郭外隱隱橫斜。推開窗戶面對谷場菜園,***飲美酒,閑談農務。等到九九重陽節到來時,我還要來這裏觀賞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