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浪淘沙 劉禹錫拼音版

浪淘沙 劉禹錫拼音版

làng táo shā·jiǔ qǔ huáng hé wàn lǐ shā

浪淘沙·九曲黃河萬裏沙

cháo dài :táng dài

朝代:唐代

zuò zhě:liú yǔ xī

作者:劉禹錫

jiǔ qǔ huáng hé wàn lǐ shā,làng táo fēng bǒ zì tiān yá。

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rú jīn zhí shàng yín hé qù,tóng dào qiān niú zhī nǚ jiā。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浪淘沙,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又名“賣花聲”。中唐劉禹錫、白居易依小調《浪淘沙》唱和而首創樂府歌辭《浪淘沙》,南唐後主李煜衍小令《浪淘沙》,北宋柳永創長調慢曲《浪淘沙》。《樂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調”,《清真集》入“商調”,韻味轉密,句讀亦與《樂章集》多有不同。代表作有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等。

浪淘沙,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隋唐燕樂大興,文人善取樂入詩。中唐劉禹錫、白居易依小調《浪淘沙》唱和而首創樂府歌辭《浪淘沙》,為七言絕句體;五代李後主衍小令《浪淘沙》,始流行長短句雙調小令;北宋柳永創長調慢曲《浪淘沙》。

《全唐詩》在詞部中說“唐人樂府原用律絕等詩雜和聲歌之,其並和聲作實字,長短其句以就曲拍者為填詞”。在詩樂結合的大時代氛圍中,劉、白善習民歌並依當時流行歌謠曲調而創制七言絕句體唱和《浪淘沙》,被《樂府詩集》列入“近代曲辭”中,它本是壹些散佚或殘損的民間樂調的雜曲,由樂府機構加以整理而得以保存的詩歌,其內容多是詩人述誌感懷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