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古詩壹首如下:
《長歌行》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雕。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白衣送君盡,揭鼓無良友。
依山盡眼前,壹片斜陽草地中。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江流何以斷,遙望洞庭山水鳥。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西湖山水翠,白雲紅樹映歸舟。
這首《長歌行》是漢代文學家張衡所作。張衡生於西漢末年,他是壹位著名的數學家、天文學家、地理學家、醫學家、詩人等多學科的專家。《長歌行》是張衡的代表作之壹,用詩意的語言描繪出了江南秋景的美麗,頌揚了大自然的壯麗和人類的情感。
此詩刻畫了江南秋色,流露出詩人對江南秋天美景的欣賞和贊美。在詩中,詩人以江南秋天為背景,把青山綠水、明月夜、草地、白雲紅樹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壹起,塑造出了壹個美麗的自然景觀。同時,詩人通過對玉人吹簫、舟行湖上等細節的描寫,也展現了人文景觀的美好和生活情趣。
這首詩不僅是對自然景致的贊美,更是對生命的贊美。在詩中,詩人用“白衣送君盡,揭鼓無良友”這樣的語句,表現出了生命的短暫和無常,呼喚人們要珍惜時間,把握當下。而最後的“白雲紅樹映歸舟”,更是壹種豁然開朗的情感,表達了對生命的感悟和對未來的希望。
總之,這首《長歌行》不僅是壹首美麗的詩歌,更是壹種對大自然和生命的贊美。張衡通過對江南秋景的描繪,展示了古代詩人對自然的敏感和贊嘆,也啟迪了後人對自然的敬畏和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