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的常見形式有以下幾種,現結合教材中的例句分別加以說明:
1、本句互文:指同壹個句子中有些詞語相互映襯呼應,合而見義。如:“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琵琶行》)”前壹句中,“主人”與“客”互補,意為主人和客人壹起下馬壹起上船。
2、對句互文:指上下句互相隱含詞語,兩相映襯,文義呼應。如:“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句中“將軍”與“壯士”互補,意為將軍和壯士征戰十年身經百戰後歸來;“左手持刀尺,右手執綾羅。(《孔雀東南飛》)”中“左手”與“右手”互補,意為兩手中壹手拿刀尺壹手拿綾 羅;“朝成繡夾裙,晚成單羅衫。(《孔雀東南飛》)”中“朝”與“晚”成互文,意為壹天之中就做成了繡夾裙和單羅衫;“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孔雀東南飛》)”中“東西”與“左右”互相補充,意為四面八方都種植了松柏梧桐;“朝避猛虎,夕避長蛇。(《蜀道難》)”中“朝”與“夕”互補,意為壹天到晚時時刻刻都要躲避猛虎和長蛇;“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出塞》)”的前句中“秦”與“漢”互補,意為秦漢時期的明月照耀著秦漢時期的關隘。
3、排比互文:指三個或三個以上句子中的詞語參互成文,合而見義。如:“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木蘭詩》)”中“東市”“西市”“南市”“北市”四個詞語互相補充,意為到東南西北等市場上去買了駿馬、鞍韉、轡頭和長鞭。
4、重章互文:指把完整的意思拆開,分別放到各章中去。理解時要把各章內容互相參照,相互補充。這種用法在《詩經》中較為多見,如:“坎坎伐檀兮——;坎坎伐輻兮——;坎坎伐輪兮——。(《詩經·魏風·伐檀》)”中“伐檀”“伐輻”“伐輪”互補,意為砍伐用來造車的木料。
互文修辭手法並不屬於八種常見的修辭手法,但在中學語文教材中使用的地方較多。因此,了解互文修辭手法的形式和作用,對於我們更好地理解課文將會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