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務實的態度 龐德精神首先體現在藝術上的求真務實的態度。龐德要求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做壹個“嚴肅的藝術家”。他雖然在詩歌理論上頗有建樹,但他認為創作比理論重要,文學的對象是人。在詩歌創作中,詩人要準確地判斷人的真實願望,反對歪曲的“不道德”的虛構,推崇嚴肅的藝術家以及“能為真實做出見證的、最精確的藝術”。他也很註重技巧,但他註重技巧是為了更好地表達真摯情感。所以,他認為“技巧是真摯情感的考驗”。在他的詩歌中,他主張準確傳達現代真實情感,強烈地抨擊資本主義的罪惡,呼籲和平,反對戰爭。他的《狂喜》就是詩人對生活與愛情的真實感受。他的前期代表作《休·賽爾溫·莫伯利》真實地將西方的現代文明與歷史濃縮在有限的詩篇中,高度集中地反映了詩人對時代與文化的深刻思考。作為“現代主義詩歌的重要裏程碑”的《詩章》則采用檔案型的布局和音樂結構對人類歷史與世界文明進行回顧與反思。而求真務實也成為中國詩人基本的創作態度。詩人艾青就壹再堅持詩人要說真話。面對瞬息萬變的現實,詩人必須說出自己心裏的話。寫詩應該通過自己的心寫,應該受自己良心的檢查。“詩人要對當代提出的尖銳問題和人民壹同思考,和人民壹起回答”。早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艾青壹再堅持 “寫作自由”、“獨立創作”,並因此在延安文藝整風和反右運動中受到嚴重的打擊。他以“雖九死其猶未悔” 的信念堅持著詩歌的正義與真理。不少中國詩人在世界詩壇縈繞著象征主義的氤氳之氣,禁錮於詩歌創作藝術技巧的象牙塔之時,以務實的態度堅持為時代、為人民歌唱。詩人聞壹多從異國留學歸來,面對滿目瘡痍的現實,以《死水》發出絕望的歌唱;殷夫等左翼詩人合著時代的脈搏,歌唱勞動,抨擊黑暗,喚醒民眾。七月詩人主張突入現實,擁抱現實,九葉詩人主張個性的真實與藝術的真實合壹,壹代“歸來”詩人在嘗夠了虛假的苦頭之後也紛紛表示要和“瞞和騙”的文藝決裂。這些都體現出中國詩人對龐德精神的“真”與“實”的不同理解。“日日新”的精神 現實社會是不斷變化的,作為對現實反映的詩歌也不斷地變化創新。當龐德到達歐洲,面對歐洲文壇死氣沈沈的現狀,就立誌“把它革新”。龐德把《論語》中的“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為自己的人生坐標與詩歌創新發展的動力。他指出:“沒有壹首好詩是用20年前的方式寫的,因為用這種方式寫作完全說明作者是從書本、傳統與陳腐的題材思考,而不是從生活中思考。”因此,他將他的壹本關於詩歌理論的著作定名為《創新》(make it new)。在詩歌題材內容上,他力避維多利亞詩歌的陳腐、感傷,主張準確客觀、言之有物;在詩歌創作理念上,他革新浪漫派詩人的宣泄、叫囂,引入意象概念進行思考與創作。這些成為他對英美詩壇的重要貢獻。受龐德“日日新”精神的影響,破壞壹切,創造壹切的“五四”精神成為了時代的主旋律。胡適突破中國數千年詩歌創作傳統,倡導白話新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他主張從“八事”入手,進行文學改良——“不摹仿古人,不作無病之呻吟,須言之有物”等,體現出徹底的革新精神。郭沫若的《鳳凰涅盤》《天狗》則是狂飆突進的“五四”精神破舊立新的典型體現。李金發拿出“日日新”的勇氣在新詩發展的初期寫出被人稱之為 “笨謎”的象征詩。郁達夫的《詩論》壹文則高度評價龐德為首的意象派詩人“主張完全打破陳腐的格調與死的字句”。可見新詩草創期的中國詩人對革新精神的理解之深。20世紀30年代,施蜇存在主辦《現代》雜誌時指出,由於現代的生活所給予我們與上代詩人不同的感情,所以就必需用現代新的詞藻排列成現代新的詩形來表達現代社會新的感情。艾青強調以新鮮的比喻,新鮮的形容詞和新鮮的動詞互相配合,傳達新鮮的詩境。新時期舒婷、北島等突破建國初期寫實詩風,寫出被當時人們認為晦澀難懂的朦朧詩。特別是第三代詩人,拿出“日日新”的勇氣,徹底地反語言、反意象、反文化,思考詩歌本質,開闊詩歌表現空間。龐德“日日新”的精神貫穿了中國新詩發展的始終。 “拿來”的勇氣 龐德為詩歌的民族化與世界化做出了可貴的探索。他廣泛借鑒世界文化優秀遺產,特別是中國文化的優秀成果。但他卻能立足於美國本土詩歌的發展,以拿來的態度,形成壹整套意象主義詩歌理論,從而美國詩歌擺脫英國正統的影響,走上現代化與美國化的道路。邵洵美在《現代美國詩壇概觀》中指出龐德是超越時代的詩人,他不為國界所限止,甚至不為時間的限制,形成所謂的“世界主義的詩”,正確地評價了龐德探索的成功。中國新詩人同樣在求新求變之時,立足於中國實際,自覺主動地對西方現代主義的現代意識、詩學觀念與技巧手法進行借用與移植,形成了中國古典詩學精神與西方現代主義詩學的內在契合,從而“把中國文學固有的特質因了外來影響而益美化” 。從胡適開始學習英美詩歌,開展中國白話詩運動,到李金克克、戴望舒、徐誌摩等對意象主義、象征主義等的成功借鑒,以至九葉詩派在新詩現代化過程中對裏爾克、奧登的重視,直到新時期的朦朧詩與後朦朧詩,都誌在作如聞壹多所說:“不但要新於中國固有的詩,而且新於西方固有的詩,”是“中西藝術結婚後產生的寧馨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