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福唐觀二首」杜光庭盤空躡翠到山巔,竹殿雲樓勢逼天。
古洞草深微有路,舊碑文滅不知年。八州物象通檐外,萬裏煙霞在目前。
自是人間輕舉地,何須蓬島訪真仙。曾隨雲水此山遊,行盡層峰更上樓。
九月登臨須有意,七年岐路亦堪愁。樹紅樹碧高低影,煙淡煙濃遠近秋。
暫熟爐香不須去,佇陪天仗入神州。“樹紅樹碧高低影,煙淡煙濃遠近秋.”明寫景,寫福唐觀周圍眾樹與楓樹參雜,煙霧繚繞的景象。
暗寫人生,寫悟性。這種遠近高低斑駁陸離的樹影和繚繞的煙霧,是秋的迷離,也是作者人生的迷離。
“七年岐路亦堪愁”道出其對誤入歧途的迷離的人生的感嘆。既悟前事皆為“岐路”所以“不須去”,於是便“佇陪天仗入神州”陪佛修化,苦守青燈,歸入正途。
湖北武漢黃鶴樓聯:擱筆題詩,兩人千古;臨江吞漢,三楚壹樓。山東濟南大明湖聯:四面荷花三面柳;壹城山色半城湖。
安徽滁縣醉翁亭聯:翁去八百年,醉鄉猶在;山行六七裏,亭影不孤。江西南昌滕王閣聯:依然極浦遙山,想見閣中帝子;安得長風巨浪,送來江上才人。
昆明黑龍潭聯:萬樹梅花壹潭水;四時煙雨半山雲。八 達 嶺(明)徐渭八達高坡百尺強,逕連大漠去荒荒。
輿幢盡日山油碧,戌堡終年霧噀黃。
2.世界遺產的詩句有哪些五嶽歸來不看山 黃山歸來不看嶽(安徽黃山) 湖北武漢黃鶴樓聯: 擱筆題詩,兩人千古; 臨江吞漢,三楚壹樓。
安徽滁縣醉翁亭聯: 翁去八百年,醉鄉猶在; 山行六七裏,亭影不孤。 故宮:三島春深雲氣暖 九霄地迥月明多 江西南昌滕王閣聯: 依然極浦遙山,想見閣中帝子; 安得長風巨浪,送來江上才人。
昆明黑龍潭聯: 萬樹梅花壹潭水; 四時煙雨半山雲。壹徑竹陰雲滿地 半簾花影月籠紗(北京頤和園月波樓) 樹紅樹碧高低影 煙淡煙濃遠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四面荷花三面柳 壹城山色半城湖(山東濟南大明湖) 清風明月本無價 近水遙山皆有情(江蘇蘇州滄浪亭) 五嶽歸來不看山 黃山歸來不看嶽(安徽黃山) 湖北武漢黃鶴樓聯: 擱筆題詩,兩人千古; 臨江吞漢,三楚壹樓。
安徽滁縣醉翁亭聯: 翁去八百年,醉鄉猶在; 山行六七裏,亭影不孤。 故宮:三島春深雲氣暖 九霄地迥月明多。
3.文化遺產的詩句有關世界文化遺產的詩句壹徑竹陰雲滿地半簾花影月籠紗(北京頤和園月波樓)樹紅樹碧高低影煙淡煙濃遠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四面荷花三面柳壹城山色半城湖(山東濟南大明湖)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江蘇蘇州滄浪亭)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安徽黃山)三顧頻煩天下計壹番晤對古今情 (成都武侯祠) 有關世界文化遺產的對聯上聯:壹葦渡江啟宗門法渚下聯:九年面壁傳冷坐禪心 (河南登封少林寺) 上聯:三島春深雲氣暖下聯:九霄地迥月明多(故宮) 上聯:壹徑竹陰雲滿地下聯:半簾花影月籠紗(北京頤和園月波樓) 上聯:清風明月本無價下聯:近水遙山皆有情(江蘇蘇州滄浪亭)。
4.世界遺產的詩句壹徑竹陰雲滿地 半簾花影月籠紗(北京頤和園月波樓) 樹紅樹碧高低影 煙淡煙濃遠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四面荷花三面柳 壹城山色半城湖(山東濟南大明湖) 清風明月本無價 近水遙山皆有情(江蘇蘇州滄浪亭) 五嶽歸來不看山 黃山歸來不看嶽(安徽黃山) 三顧頻煩天下計 壹番晤對古今情 (成都武侯祠)長沙嶽麓三閭大夫祠: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 當年呵壁,湘流應識九歌心。
滕王閣: 我輩復登臨,目極湖山千裏而外。 奇文***欣賞,人在水天壹色之中。
湖南嶽陽樓: 四面湖山歸眼底。 萬家憂樂到心頭。
半山亭 :上方月出初生白; 下界塵飛不染紅。 德覺上人題彌勒寺 :大歡喜地; 小竺迦天。
白雲山聽濤亭:旭日朝霞紅雨亂; 天風海水白雲閑。 水月閣:海上生明月; 山中有白雲。
澗草足靈藥; 仙山多白雲。 徐鐵孫題鄭仙寺: 秦有鄭仙,漢有安仙,史傳強區分,終以龍門為信筆; 生於東海,遊於南海,煙霞遍蹤跡,獨以羊石辟清都。
5.我國世界遺產的詩詞這個,我國世界遺產有不少,而每個世界遺產,經過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才子騷人的吟誦,留下的詩篇多如牛毛,妳不說具體點,難道要大家全部發這裏?這裏也不可能發得下的,試發壹些關於長城的詩詞,妳就知道妳的問題有多廣了。
答案滿意請及時采納,謝謝清玉案.長城是非成敗空悲處,最憫壯、隨風去。功過評說後人訴。
將軍邊守,刀槍劍弩,風雨朝朝露。而今喜看清平賦,歲月如歌英雄慕。
醉裏尋芳花滿樹。江山如是,霞光如註,華夏蝶蝶舞。
閱八達嶺倪祖(明)八達雄垣起戍樓,風煙朔漠塞邊秋。檻前平隴依然古,山外長河猶自流。
漢將青雲收汗馬,龍沙白骨嘯寒丘。不堪脂血均輸盡,誰系單於納款頭。
登八達嶺沈用濟(清)策馬出居庸,盤回上碧峰。坐窺京邑盡,行繞塞垣重。
夕照沈千帳,寒聲折萬松。回瞻陵寢地,雲氣總成龍。
登八達嶺陳春嘯倚天舒嘯氣如虹,極目長城第壹峰。萬裏垣墉連朔漠,千秋堡堠傲蒼穹。
烽煙早凈王戈淚,偉業方興鼎革工。莫對關山嗟往事,且看寰宇仰神龍。
度嶺見長城丁澎(清)嶺阪風回樹郁盤,長城如帶霧中看。隨陽雁斷天疑盡,背日風高夏若寒。
滄海不沈秦女石,浮雲欲動楚臣冠。伊州壹曲先揮淚,況是親經行路難。
八達嶺徐渭(明)八達高坡百尺強,逕連大漠去荒荒。輿幢盡日山油碧,戍堡終年霧 黃。
過八達嶺劉迎(金)山險路已出,彌望盡荒坡。風土日已殊,氣象微沙柁。
我老倦行役,驅車此經過。時節春已夏,土寒地無禾。
行路不肯留,奈此居人何。作詩無佳語,已待勞者歌。
清平樂.彈琴峽題壁納蘭性德(清)泠泠徹夜,誰是知音者。如夢前朝何是也,壹曲邊愁難寫。
極天關塞雲中,人隨落雁西風。喚取紅襟翠袖,莫教淚灑英雄。
彈琴峽陳孚(元)月作金徽風作弦,清聲豈待指中彈。伯牙別有高山調,寫在松風亂石間。
過八達嶺有感熊偉(明)過盡重關更上山,上山又過壹重關。從來漫說金城險,到此休說蜀道難。
烽火恰傳邊警至,鼓笳空奏凱歌還。誰知點點魚臺血,灑向秋閨作淚斑。
獨山夜月胡燾(清)獨山風景望無邊,涼夜徘徊月正圓。萬裏風沙清極寒,壹輪明月掛中天。
峰高只影搖瓊島,水靜雙丸浴碧泉。如此長空真皎潔,何曾障蔽有雲煙。
彈琴峽愛新覺羅。玄燁琮錚流水意,仿佛似鳴琴。
曲度泉歸壑,聲兼峽泛吟。空山傳逸響,終古奏清音。
不禦金徽久,泠泠會素心。詩三首魏源(清)壹連峰不斷清,斷處壹關峽。
無復戰場悲,但尋響琴峽。二登高忽地縮,百裏見秋毫。
忽億前朝路,松林渡夜橐。三壹登八達嶺,回視如窺井。
何意塞門關,更成雲外境。登萬裏長城康有為(清)秦時樓堞漢家營,匹馬高秋撫舊城。
鞭石千峰上雲漢,連天萬裏壓幽並。東窮碧海群山立,西帶黃河落日明。
且勿卻胡論功績,英雄造事令人驚。漢時關塞重盧龍,立馬長城第壹峰。
日暮長河盤大漠,天晴外部數疆封。清時堡堠傳烽靜,出塞山川作勢雄。
百萬空弦嗟往事,壹鞭冷月踏居庸。沁園春.八達嶺抒懷陳繼春山鼓宏波,風漲狂瀾,霧繞怒濤。
看巨龍昂首,東沖西突,揚騰達,直上重霄。歲月滄桑,風雲變幻,未減英姿半分毫。
吞吐氣,染松蒼柏翠,青史高標!興亡千古憑吊,血與火澆綠漫天苗。五千年華夏,精魂凝鑄,關可破,民誌未搖!寇虜頻侵,野心多少,化作南柯夢盡消。
龍遠 ,賴人民億萬,湧動春潮!永遇樂.登八達嶺王永義雄踞群山,高盤長嶺,風景無限。碧眼歐兒,時裝美女,萬裏尋墻看。
雲關難越壹夫莫敵,多少遊人興嘆。古黔黎,捐軀千萬,乃贏得月宮見。
微湖老叟,嶗山騷客,今日愛登城苑。魏趙刀槍,秦漢弓箭,宛似墻頭現。
至今憑吊,古時豪傑,誓衛九州河漢。又何懼,狂風暴雨,悶雷閃電。
水龍吟.八達嶺朱琪巨龍騰舞東方,山呼海嘯天維絕。首吞滄海,尾掀大漠,區橫中國。
跌宕關山,逶迤萬裏,風雲今昔。閱千秋封火,秦矛漢戟,徭夫淚,征人血。
南看京華形勝,幾興衰,幹戈玉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