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形容古代書信慢的詩句愛情

形容古代書信慢的詩句愛情

1. 古代寫關於書信的詩句

2. 古代關於書信的詩句

古代寫關於書信的詩句 1.描寫古人書信往來的詩句

1、《寄外征衣》唐代:陳玉蘭

夫戍邊關妾在吳,西風吹妾妾憂夫。

壹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

釋義:

妳守衛在邊關,我卻在吳地,涼颼颼的西風吹到我身上的時候,我正在為妳而擔憂。

我寄上壹封簡短的書信,信中每壹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淚,寒氣來到妳身邊的時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沒有?

2、《寄令狐郎中》唐代:李商隱

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壹紙書。

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釋義:

妳是嵩山雲我是秦川樹,長久離居;

千裏迢迢,妳寄來壹封慰問的書信。

請別問我這個梁園舊客生活的甘苦;

我就像茂陵秋雨中多病的司馬相如。

3、《寄王琳》南北朝:庾信

玉關道路遠,金陵信使疏。

獨下千行淚,開君萬裏書。

釋義:

身在玉門關外道路竟如此遙遠,翹望故都金陵音信又何等稀疏。

我現在激動地流下千行熱淚,只因為拜讀了您萬裏寄來的手書。

4、《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見寄》唐代:柳宗元

三日柴門擁不開,階平庭滿白皚皚。

今朝蹋作瓊瑤跡,為有詩從鳳沼來。

釋義:

柴門多日緊閉不開,

門前石階鋪滿了白雪皚皚。

如今有人把瓊玉般的積雪踏碎,

是友人從京城給我寄了詩來。

5、《鐘陵禁煙寄從弟》唐代:李中

落絮飛花日又西,踏青無侶草萋萋。

交親書斷竟不到,忍聽黃昏杜宇啼。

釋義:

(柳)落絮紛飛如花般的飄落,日頭又已西偏,獨自外出踏青,只有草長得密密稠稠。

寄給(近親、好朋友)親戚朋友們的書信竟也音信全無,我又怎麽敢在黃昏的時候聽那杜絕的啼鳴呢。

2.描寫古人書信來往的詩句

魚傳尺素出處:

用“魚”來傳遞書信的典故,最早出現在東漢蔡邕的《飲馬長城窟行》的樂府詩集裏,說的是離別的親人之間的書信往來的思念情感。

《飲馬長城窟行》全文:“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旁,他鄉各異性。展轉不可見,忽覺在他鄉。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

宋代秦觀的《踏莎行》詞也有對“魚傳尺素”的描述。

詞的全文:“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翻譯成現代文意思是:“漫霧遮沒樓臺,暗淡的月色蒙住津渡,桃源美境任妳怎樣盼望都是無法找到之處。怎能忍受這孤獨的館舍正緊緊關住春天的冷寒,特別是在杜鵑悲啼不停夕陽將暮。驛站寄來了梅花,魚雁傳送到書素,堆砌起來的怨恨重重疊疊無法指數。郴江幸運而又悠然自得地環繞著郴山,為了何人又要流向瀟湘去。”

鴻雁傳書的出處:

《周易 漸》曰:初六鴻漸於幹,上九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威儀吉;《禮記 月令》曰: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鴻雁來,是月也,以立春……盲風至,鴻雁來……是月也,日夜分……鴻雁來賓,爵入大水為蛤……是月也;《儀禮》曰:大夫執雁取其候時而行也。婚禮下達,納采用雁;《周書》曰:白露之日鴻雁來,鴻雁不來,遠人背畔。小寒之日雁北方,雁不北方,民不懷至;《春秋繁露》曰,凡贄大夫用雁,雁有類。長者在民上,必有先後,雁有行列,故以為贄。

3.關於書信的詩句

落花時 納蘭容若 夕陽誰喚下樓梯,壹握香荑。

回頭忍笑階前立,總無語,也依依。 箋書直恁無憑據,休說相思。

勸伊好向紅窗醉,須莫及,落花時。 虞美人納蘭 愁痕滿地無人省,露濕瑯玕影。

閑階小立倍荒涼。還剩舊時月色在瀟湘。

薄情轉是多情累,曲曲柔腸碎。紅箋向壁字模糊,憶***燈前呵手為伊書。

使青鳥兮銜書,恨獨宿兮傷離居。李白 西來青鳥東飛去,願寄壹書謝麻姑。

李白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聞鴻雁信,竹間時有鷓鴣啼。

李璟 鴻雁向西北,因書報天涯。李白 書無鴻雁如何寄,腸斷催歸作麼回。

向子諲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 此後錦書休寄,畫樓雲雨無憑。

晏幾道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陸遊 此情懷、縱寫香箋,憑誰與寄。

柳永 別來憑誰訴,空寄香箋,擬問前歡甚時更。歐陽修 香箋小字寄行雲。

纖腰非學楚,寬帶為思君。晁補之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晏殊 漢口雙魚白錦鱗,令傳尺素報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歸燕,銜得雲中尺素書。

李白。

4.形容書信的詩句

古代書信的“美稱”

河北 張木軍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是大詩人杜甫《春望》中的詩句.信,滿載著深情厚誼,使遠隔千山萬水的親人如同面聚,因而顯得特別珍貴.

自古以來,書信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人們給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稱,賦予了美好的情趣.“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多麽美妙的詩句,多麽動人的情境!

魚肚子裏真有“尺素書”嗎?古人的書信常用潔白的絹來寫,長壹尺左右,稱為尺素,故書信即稱尺素書.潔白的尺素常結成雙鯉之形,古樂府詩有道:“尺素如殘雪,結成雙鯉魚.要知心裏事,看取腹中書.”因此,“雙鯉”為書信的代稱.前面引詩中的“烹鯉魚”並非真烹,不過是壹種生動的比喻罷了.

蘇武牧羊的故事許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縛在雁足上帶回祖國,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鴻雁傳書”.所以,信又常常合稱“魚雁”,例如古詩有“長江不見魚雁書,為遣相思夢入秦”.

在紙發明以前,古人除用絹、帛寫信外,還以竹片、木片作為書寫材料,稱為簡、劄、牘,故書信有時又稱“書簡”、“書劄”、“書牘”或“簡劄”、“簡牘”.簡劄的長度和素絹壹樣,都取壹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牘”、“尺翰”、“尺書”等等美稱.

紙發明以後,人們制作了壹種小巧精美,專門用來題詩和寫信的紙張——“箋”,並以此作為書信的代稱.晏殊有詞道:“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李清照

5.有關“書信”的詩句有哪些

1、詩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出自:唐代·杜甫《春望》

釋義: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壹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2、詩句: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出自:宋代·李清照《壹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釋義:仰頭凝望遠天,那白雲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雁群飛回來時,月光已經灑滿了西樓。

3、詩句: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出自:宋代·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釋義:想給我的心上人寄壹封信。但是高山連綿,碧水無盡,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處。

4、詩句: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出自:兩漢·佚名《飲馬長城窟行》

釋義:呼喚童仆打開木盒,其中有尺把長的用素帛寫的信。

5、詩句: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出自:唐代·張籍《秋思》

釋義:洛陽城裏刮起了秋風,心中思緒翻湧想寫封家書問候平安。

古代關於書信的詩句 1.描寫古人書信往來的詩句

1、《寄外征衣》唐代:陳玉蘭

夫戍邊關妾在吳,西風吹妾妾憂夫。

壹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

釋義:

妳守衛在邊關,我卻在吳地,涼颼颼的西風吹到我身上的時候,我正在為妳而擔憂。

我寄上壹封簡短的書信,信中每壹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淚,寒氣來到妳身邊的時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沒有?

2、《寄令狐郎中》唐代:李商隱

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壹紙書。

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釋義:

妳是嵩山雲我是秦川樹,長久離居;

千裏迢迢,妳寄來壹封慰問的書信。

請別問我這個梁園舊客生活的甘苦;

我就像茂陵秋雨中多病的司馬相如。

3、《寄王琳》南北朝:庾信

玉關道路遠,金陵信使疏。

獨下千行淚,開君萬裏書。

釋義:

身在玉門關外道路竟如此遙遠,翹望故都金陵音信又何等稀疏。

我現在激動地流下千行熱淚,只因為拜讀了您萬裏寄來的手書。

4、《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見寄》唐代:柳宗元

三日柴門擁不開,階平庭滿白皚皚。

今朝蹋作瓊瑤跡,為有詩從鳳沼來。

釋義:

柴門多日緊閉不開,

門前石階鋪滿了白雪皚皚。

如今有人把瓊玉般的積雪踏碎,

是友人從京城給我寄了詩來。

5、《鐘陵禁煙寄從弟》唐代:李中

落絮飛花日又西,踏青無侶草萋萋。

交親書斷竟不到,忍聽黃昏杜宇啼。

釋義:

(柳)落絮紛飛如花般的飄落,日頭又已西偏,獨自外出踏青,只有草長得密密稠稠。

寄給(近親、好朋友)親戚朋友們的書信竟也音信全無,我又怎麽敢在黃昏的時候聽那杜絕的啼鳴呢。

2.與書信有關的詩句

古代書信的“美稱”

河北 張木軍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是大詩人杜甫《春望》中的詩句。信,滿載著深情厚誼,使遠隔千山萬水的親人如同面聚,因而顯得特別珍貴。

自古以來,書信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人們給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稱,賦予了美好的情趣。“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多麽美妙的詩句,多麽動人的情境!

魚肚子裏真有“尺素書”嗎?古人的書信常用潔白的絹來寫,長壹尺左右,稱為尺素,故書信即稱尺素書。潔白的尺素常結成雙鯉之形,古樂府詩有道:“尺素如殘雪,結成雙鯉魚。要知心裏事,看取腹中書。”因此,“雙鯉”為書信的代稱。前面引詩中的“烹鯉魚”並非真烹,不過是壹種生動的比喻罷了。

蘇武牧羊的故事許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縛在雁足上帶回祖國,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鴻雁傳書”。所以,信又常常合稱“魚雁”,例如古詩有“長江不見魚雁書,為遣相思夢入秦”。

在紙發明以前,古人除用絹、帛寫信外,還以竹片、木片作為書寫材料,稱為簡、劄、牘,故書信有時又稱“書簡”、“書劄”、“書牘”或“簡劄”、“簡牘”。簡劄的長度和素絹壹樣,都取壹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牘”、“尺翰”、“尺書”等等美稱。

紙發明以後,人們制作了壹種小巧精美,專門用來題詩和寫信的紙張——“箋”,並以此作為書信的代稱。晏殊有詞道:“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李清照

3.有關“書信”的詩句有哪些

1、詩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出自:唐代·杜甫《春望》

釋義: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壹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2、詩句: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出自:宋代·李清照《壹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釋義:仰頭凝望遠天,那白雲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雁群飛回來時,月光已經灑滿了西樓。

3、詩句: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出自:宋代·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釋義:想給我的心上人寄壹封信。但是高山連綿,碧水無盡,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處。

4、詩句: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出自:兩漢·佚名《飲馬長城窟行》

釋義:呼喚童仆打開木盒,其中有尺把長的用素帛寫的信。

5、詩句: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出自:唐代·張籍《秋思》

釋義:洛陽城裏刮起了秋風,心中思緒翻湧想寫封家書問候平安。

4.描寫古人書信來往的詩句

魚傳尺素出處:

用“魚”來傳遞書信的典故,最早出現在東漢蔡邕的《飲馬長城窟行》的樂府詩集裏,說的是離別的親人之間的書信往來的思念情感。

《飲馬長城窟行》全文:“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旁,他鄉各異性。展轉不可見,忽覺在他鄉。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

宋代秦觀的《踏莎行》詞也有對“魚傳尺素”的描述。

詞的全文:“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翻譯成現代文意思是:“漫霧遮沒樓臺,暗淡的月色蒙住津渡,桃源美境任妳怎樣盼望都是無法找到之處。怎能忍受這孤獨的館舍正緊緊關住春天的冷寒,特別是在杜鵑悲啼不停夕陽將暮。驛站寄來了梅花,魚雁傳送到書素,堆砌起來的怨恨重重疊疊無法指數。郴江幸運而又悠然自得地環繞著郴山,為了何人又要流向瀟湘去。”

鴻雁傳書的出處:

《周易 漸》曰:初六鴻漸於幹,上九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威儀吉;《禮記 月令》曰: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鴻雁來,是月也,以立春……盲風至,鴻雁來……是月也,日夜分……鴻雁來賓,爵入大水為蛤……是月也;《儀禮》曰:大夫執雁取其候時而行也。婚禮下達,納采用雁;《周書》曰:白露之日鴻雁來,鴻雁不來,遠人背畔。小寒之日雁北方,雁不北方,民不懷至;《春秋繁露》曰,凡贄大夫用雁,雁有類。長者在民上,必有先後,雁有行列,故以為贄。

5.描寫書信的詩句

落花時 納蘭容若

夕陽誰喚下樓梯,壹握香荑。回頭忍笑階前立,總無語,也依依。

箋書直恁無憑據,休說相思。勸伊好向紅窗醉,須莫及,落花時。

虞美人納蘭

愁痕滿地無人省,露濕瑯玕影。閑階小立倍荒涼。還剩舊時月色在瀟湘。

薄情轉是多情累,曲曲柔腸碎。紅箋向壁字模糊,憶***燈前呵手為伊書。

使青鳥兮銜書,恨獨宿兮傷離居。李白

西來青鳥東飛去,願寄壹書謝麻姑。李白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聞鴻雁信,竹間時有鷓鴣啼。李璟

鴻雁向西北,因書報天涯。李白

書無鴻雁如何寄,腸斷催歸作麼回。向子諲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

此後錦書休寄,畫樓雲雨無憑。晏幾道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陸遊

此情懷、縱寫香箋,憑誰與寄。柳永

別來憑誰訴,空寄香箋,擬問前歡甚時更。歐陽修

香箋小字寄行雲。纖腰非學楚,寬帶為思君。晁補之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

漢口雙魚白錦鱗,令傳尺素報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歸燕,銜得雲中尺素書。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