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讀書筆記摘抄好句及感悟賞析:
1、沈默有時候是最保險的。
賞析:俗話說沈默是金,就是告訴我們要多思考,少說話,多聽聽別人的觀點,認真總結和分析,否則壹張口可能就會說錯,那麽帶來的判斷和結果可能是難以挽回的。
2、人要是沒那麽點勁兒,跟整天低著頭揀食的雞有什麽分別呢?
賞析:作者用低頭啄食地上食物的雞來比喻沒有奮鬥精神的人,這句話告訴我們要立誌,要有挑戰精神,為了理想努力奮鬥,才不枉壹生。
3、壹朵花,長在樹上,才有它的美麗;拿到人的手裏就算完了。北平城也是這樣,它頂美,可是若被敵人占據了,它便是被折下來的花!
賞析:這句話用摘下來的花朵來比喻淪陷的北平,花朵長在樹上是美麗的,有生命力的,但壹旦摘下就會枯萎,無法持久。北平作為我們生活的故鄉,作為我們國家的土地,被外敵侵占,就會像摘下的花朵壹樣,喪失了生命的靈魂。
4、壹個亡了國的人去安慰另壹個亡了國的人,等於屠場中的兩頭牛相對哀鳴。
賞析:這句話用來表達,亡國的人的下場就等於屠宰場裏的牛,是悲哀的,是沒有話語權和生命的權利的,作者用這種方式告訴我們,作為中國人,誓死不當亡國奴,才有生存的權利。
5、地道的中國人,帶著他的詩歌,禮義,圖畫,道德,是會為壹個信念而殺身成仁的。
感悟:在北平的淪陷區,依然有很多愛國誌士為了保衛祖國而沖鋒陷陣,為了這個信念而做出犧牲,而這樣的同胞,才是地道的中國人,是我們民族的脊梁骨。
擴展資料:
長篇小說《四世同堂》是老舍的代表作品,全書分《惶惑》、《偷生》、《饑荒》3部。第1部於1946年1月由上海良友復興圖書公司出版,第2部於1946年11月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第3部於1975年由香港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1982年北京出版社出版《四世同堂》全書完整本。
小說以抗戰時期淪陷後的北平為背景,描寫了小羊圈胡同以祁家為中心的下層人民,在抗戰期間,由惶惑苦悶,忍辱偷生,到逐漸覺醒、反抗的心理變化歷程,傾吐了古都人民的亡國之痛、亡城之難和不可征服的民族氣魄,控訴和鞭撻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蠻暴行和漢奸走狗的卑汙靈魂。
同時也對民族自身的因循守舊、懦弱的性格弱點進行了反省與批判。小說成功地塑造了祁老人、祁天佑、祁瑞宣、錢默吟等藝術形象。
小說結構龐大而嚴密,情節曲折有致,敘述生動,對話傳神,抒情氣氛濃重,對北平風土人情描寫富有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