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詠史懷古詩10首

詠史懷古詩10首

蘇武廟 溫庭筠 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芒然。 雲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 回日樓臺非甲帳①,去時冠劍是丁年②。 茂陵不見封侯印③,空向秋波哭逝川。 「註」①甲帳:《漢武故事》載: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錯雜天下珍寶為甲帳,其次為乙帳。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帳”意指漢武帝已死。②丁年,壯年。③茂陵:漢武帝的陵墓;封侯:蘇武持節歸來,漢宣帝賜他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戶。 這是壹首吊古詩,是詩人瞻仰蘇武廟時所寫。詩人見到了些什麽?想到了些什麽?抒發了什麽思想感情? 詩人見到了蘇武廟的古祠高樹。先是想到了蘇武“魂銷漢使前”的故事,想象當年蘇武驟然見漢使的情景,將其羈留匈奴十九年的種種難以言狀的情感,盡寫入“消魂”二字。頷聯繼而追思蘇武當年,用工整的句子繪成了兩幅畫面:壹是望雁思歸圖,二是荒塞牧歸圖,概寫了蘇武幽禁在異域的漫長歲月。頸聯想到蘇武歸來,宮殿樓臺已非,人亦早已衰老。尾聯遙想蘇武歸來後哭悼武帝。本詩“見”是發端,而後全是想象,追思歷史。抒發了對蘇武的崇敬之情和世事變遷的悵惘之情。 這種懷人有時不僅僅傷己,還傷同時代的人,如李清照的《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作者之所以追念項羽,不僅僅是作者有那種巾幗豪傑之氣,還因為當時南宋小朝廷偏安壹隅,不思北伐,這讓作者想起英雄項羽。這是壹個聲明,是壹種譏刺,更是壹種吶喊。對比之下,詩作的含義自然比較明白:豎子茍且偷安,時代呼喚英雄。 過陳琳墓 溫庭筠 曾於青史見遺文,今日飄蓬過此墳。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始憐君。 石麟埋沒藏春草,銅雀荒涼對暮雲。莫怪臨風倍惆悵,欲將書劍學從軍。 這是首詠懷古跡之作。表面上是憑吊古人,實際上是自抒身世遭遇之感。陳琳是漢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壹,擅長章表書記。初為大將軍何進主簿,曾向何進獻計誅滅宦官,不被采納;後避難冀州,袁紹讓他典文章,曾為其起草討伐曹操的檄文;袁紹敗滅後,歸附曹操,操不計前嫌,予以重用,軍國書檄,多出其手。陳琳墓在今江蘇邳縣,這首詩就是憑吊陳琳墓有感而作。 全詩貫串著詩人自己和陳琳之間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際遇的對比,即霸才無主和霸才有主的對比,青史垂名和書劍飄零的對比,文采斐然,寄托遙深。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這首《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是就三國吳蜀聯合抗曹的事跡發出感懷的。辛棄疾重遊東吳故地,登上北固樓,回顧“三國”時期吳蜀聯合抗曹的舊事,懷念當年雄踞壹方的孫權,他是多麽希望南宋王朝能夠重演這段歷史,奮起抗金,收復北方失地啊!然而現實卻難遂人願,他只有無限感慨,抱憾終身。詩作表達的就是壹種悵惘和郁悶的心情。 蜀 相 杜甫 蜀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詩人幽幽思古,感慨萬千,遙念諸葛亮壹生,為他的業績和精神所感動;盛贊劉備的禮賢下士和諸葛亮的雄才大略以及君臣相契、如魚得水的情景。結尾兩句,詩人想到諸葛亮多次北伐,情系匡復漢室,具有統壹中國的雄心大計,可惜操勞過度,死於軍中。對此詩人充滿了哀思與痛惜之情。因此,這不僅是壹首詠史詩,而且將詠史與諷今、詠人與寫己有機結合起來。寫諸葛亮雄才大略,就是希望當朝出現類似的英雄來平定天下;寫劉備三顧茅廬,就是諷喻當朝皇帝不要猜忌賢才、黑白不辨;寫諸葛亮的未捷先死,就是抒發自己壯誌不伸、壹生潦倒的悲憤。因而詠史詩更顯得情韻豐蘊、意義深遠,富有現實主義的精神。 既然是懷古詠史,現實的不盡人意就難免使詩人觸景生情,抒發盛衰之感傷,獨抒思古之幽情。抒發對物換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這類詩作或抒發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對現實的不滿甚至批判,多借古諷今;或憂國傷時,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層人民的疾苦,擔憂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 尤其是做為六朝古都、曾經繁華壹時的金陵更是成為古代詩人們感情的集射地,不知觸發了多少人的懷古之情,金陵懷古幾乎成為詠史詩的壹個專題。 過去的繁華隨風遠去,只留下壹片荒蕪,這讓人頓生物換星移,世事滄桑之感。如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吳宮中的花草,都已埋沒在荒僻的小徑裏;東晉顯赫壹時的貴族,更已變成壹座荒涼的古墓了。如劉禹錫的《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詩人借憑吊東晉時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橋和南岸的烏衣巷的繁華鼎盛,而今野草叢生,荒涼殘照。感慨滄海桑田,人生多變。以燕棲舊巢喚起人們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陽斜”塗抹背景,美而不俗。語雖極淺,味卻無限。施補華的《峴傭說詩》評這首詩的三、四句時說:“若作燕子他去,便呆。蓋燕子仍入此堂,王謝零落,已化作尋常百姓矣。如此則感慨無窮,用筆極曲。” 這類詩作既憂國傷時,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又同情下層人民的疾苦,擔憂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 憶昔 韋莊 昔年曾向五陵遊,子夜歌秋月滿樓。銀燭樹前長似晝,露桃花裏不知秋。 西園公子名無忌,南國佳人號莫愁。今日亂離俱是夢,夕陽唯見水東流。 [註][1]西園公子:曹魏時,曹丕,曹植為公子時曾居“西園”,在此夜宴文士。 [2]無忌:戰國時魏國公子信陵君的名字。 [3]莫愁:相傳是南國壹善歌少女的名字。樂府詩《莫愁樂》雲:“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石城即今南京。 (1)這首詩巧用典故,語涉雙關,以頸聯(五、六兩句)為例,就其中壹種手法做簡要分析 詩人把諷喻唐末王孫貴族生活奢靡之意寄寓在曹丕和信陵君這些歷史上值得稱道的風流人物身上,這是用典;詩人用傳說中善歌少女的名字,諷喻浮華女子不解國事艱難,深寓“隔江猶唱後庭花”的沈痛,也是用典。 詩人不把“無忌”作專名看,取其“無所顧忌”“肆無忌憚”之意,這是雙關;詩人言愁卻借善歌少女之名“莫愁”,意在反諷,這也是雙關。 昔日的風景依舊,只是朱顏已改。物是人非給人帶來幻夢似的感覺,不由得讓人做冷靜的思考。如劉禹錫的《石頭城》: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全詩通篇寫景,群山仍在,潮水依舊,月光依然,所變者已是“故國”、“空城”、“舊時月”,昔日繁華已化為烏有,全詩基調淒涼不堪,句句都融合著詩人的故國蕭條之感,令人不勝傷感。 金陵圖 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裏堤。 這是壹首憑吊六朝古跡的詩。詩的首句寫金陵雨景,渲染氛圍;二句寫六朝往事如夢,臺城早已破敗;三、四句寫風景依舊,人世滄桑。觸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傷今。語言含蓄蘊藉,情緒無限感傷。 三理性反思 前兩類詩歌,作者都身置其中,抒發壹己之感慨;此壹種,作者跳出來,站在歷史的高度,獨抒機杼,表達自己對歷史事實的獨特觀點,啟迪世人。 這些詩作大多是作者在懷古詠史的同時,融進了的自己切實的生活感受和獨特的生活體驗,具有強烈個人意識。 ⒈借古諷今,別有寄托: 借古諷今,勸誡今人不要壹味貪圖享樂/過度奢侈/窮兵黷武,以免重蹈歷史覆轍(借古諷今)。 如王安石金陵懷古詞《桂枝香》: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裏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裏,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緒。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上片以“登臨送目”四字領起,層層表現了“故國晚秋”中江山風物的勝概。下片則以“念往昔、繁華競逐”壹句轉入懷古,感嘆六朝皆因荒樂而相繼覆亡,末三句落到“至今”,便寓警世傷時之意,實際上是借歷史警誡當朝統治者不要壹味貪圖享受而重蹈歷史之覆轍。 ②或是理性分析,獨抒機杼,表達自己對歷史事實的獨特觀點,啟迪世人。 如唐代杜牧的《赤壁》: 折戟沈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這首詩作變換視角,譏諷周瑜成功的僥幸。詩的開頭二句,借物起興,慨嘆前朝人物事跡,後二句議論:赤壁大戰,周瑜火攻,倘無東風,東吳早滅,二喬將被虜去,歷史就要改觀。詩的構思極為精巧,議論新穎獨特,發人所未發,壹反眾口壹辭的論調而又不悖情理,使人耳目壹新。 我們不妨以寫項羽的兩首絕句為例來加以深入探討: 題烏江亭  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烏江亭 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壹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秦末楚漢相爭,最終以項羽垓下大敗,自刎烏江而降下帷幕。後人總想透過歷史的煙塵,剖析他失敗的原因,從中引出某些歷史借鑒。杜牧以詩人的眼光,從敗不餒的角度立意,指出出色的戰將自當勝不驕,敗不餒,尤其是在受重創、陷絕境時,更應“包羞忍辱”,這才是真正的男兒。杜詩在為項羽的失敗同情、惋惜之余,又對他的剛愎自用,缺乏自知不無諷刺。尤為人激賞的是,詩人借題發揮,道出壹個頗有積極意義的命題:百折不撓,才能成功。 王安石以政治家的眼光,從當時形勢的角度立意,指出項羽已失去人心,不會再有成功的希望。開篇以史實扣題,指出項羽的失敗實在是歷史的必然。三、四兩句以辛辣的反問指出:杜牧未免太天真了,即使項羽真能重返江東,但對這麽壹個失盡人心而執迷不悟的人,江東子弟還肯為他拼死賣力嗎?“卷土重來”實在是癡人說夢而已。王詩辛辣冷峻,抓住了人心向背是勝敗的關鍵這個根本,可以說是壹針見血。他毫不留情地指出項羽失敗的最根本原因,頗具政治家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