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喜歡用典是白居易諷喻詩歌的特點嗎

喜歡用典是白居易諷喻詩歌的特點嗎

壹、語言淺顯平易而又能警策動人。他的詩善敘事,但又善用壹二警策句統攝全篇,達到言淺意深、平淡中見奇警的效果。如《輕肥》前十四句全是鋪敘權貴的闊綽,最後兩句: “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怵目驚心的對比了兩種不同的生活。

《買花》前十六句敘述長安豪貴紛紛攘攘、爭相買花的情景,末尾以田舍翁的嘆息作結:“壹 從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十分精警的揭示出豪貴的這種奢侈浪費的生活是建築在剝削的基礎上的。再如《重賦》的“剝我身上衣,買爾眼前恩”,《紅線毯》的“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奪人衣做地衣”等等,都是十分警策的句子。劉熙載《藝概》說:“常語易, 奇語難,此詩之初關也。奇語易,常語難,此詩之重關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

二、以敘事為主,又將敘事、抒情、議論相結合。白詩以善於敘事見長,但又將敘事抒情結合。其方式有三,壹是寓感情於敘事中,詩中雖無抒情的句子,感情卻洋溢於敘事中,如《賣炭翁》。二是以第壹人稱口吻代替人物抒情,如《上陽白發人》等。

三是在敘事之後直接抒情,也即“卒章現其誌”,如《紅線毯》等。此外,白詩的敘事還有壹-個特點,即脈絡分明,曲折生動,這以《賣炭翁》最出色。

三、白居易還善於刻畫人物形象。如《新豐折臂翁》、《賣炭翁》、《上陽白發人》等都善於刻畫出人物相近的命運卻各不相同的個性特點。這是白居易對詩歌藝術的又壹發展。如將杜甫的《兵車行》與白之《新豐折臂翁》對比,即可看出其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