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戌鼓斷人行,秋邊壹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雜詩
(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渡漢江
(唐)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夏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人日思歸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長安春望
(唐)盧綸
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閑。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幾人還?
川原繚繞浮雲外,宮闕參差落照間。
誰念為儒逢世難,獨將衰鬢客秦關。
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2.急求有關鄉情的優美句子 有的速度哦 O(∩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維:《雜詩》)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回鄉偶書》)
3.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渡漢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7.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8.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
無端更渡桑幹水,卻望並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斷人行,邊秋壹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3.關於鄉情的美文及賞析鄉情是竄入網中的魚兒,無論任妳思想再向遠方遊弋,總脫落不出魂繞夢牽的思戀。思戀如晚風翩翩的蕩漾;是青萍未開的湖面,那葉悠然的小舟,觸及開壹壘壘思緒中的土屋老街。
鄉村,相隔三裏五裏的鄉村,原野環抱了的紅撲撲,黑黝黝的面孔,看慣了妳翻犁田間和老牛為伴的身影,幾年前剔透欲滴的妙齡村姑,現在不是懷抱開襠褲的嬌嫩小媳婦?看見了,看見了那陌生熟悉的臉兒,壹雙雙熱情的手,伸向妳,攀留妳,是土生土長的鄉親——我的父老鄉親!不正如父親手拄拐杖迎妳到村頭,送妳到村口那片相思恩情。鄉情,撩人心肺,永不泯滅,生活的鹹淡苦辣似壹碟碟小菜,魚貫靜流的雲煙往事,亦是壹種親切的情趣,幸福的微笑了。如沁人心脾的空中小雨,紛紛淋繞著。
習慣了山野的風味,布滿風火青春。怎忘得兒時相處的小村,拽把路邊的野草,放入老牛的嘴中,背著晚霞,洗盡滿腳的余輝,撈堆火,撿摘壹把豆角放入火叢,青香半熟的豆味,把嘴角抹滿柴灰,笑著用背叛“鄉村”的腳步,走向人生求索的夜路。鄉情從不要價格的滿足,是思戀的心牽掛了鄉村的風景,因為淒冷的田間小道上有站成壹樹雕像的老母親,在守望妳遠行的那串腳印,期盼平安歸航。
年輕時感知鄉村是塊苦澀的青草地,這裏是我常來的地方。它不放養鮮花,只有青草。這裏的早露和晚霞壹樣美;這裏沒有情侶和戀人的蹤跡,風吹來的時候,只有塵沙;落雨後,便是壹片沼澤,青春騷動的心曾幾多仿徨、失意,怨恨過,幾乎沒有壹絲吝惜。如今的鄉情閃在淚花裏,枕在余生的睡夢裏,用他來重溫著故去親人,余光中說“長大後……鄉愁是壹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是鄉情牽引維系著遊離脫韁的遊子心緒,惟恐失去啊,成了壹個沒娘的孩子!不知鄉情何處?
如果鄉情是經年老酒,今夜那束束流光溢彩騰空而起的煙花,難道不是易失不復回的韶華麽?
4.關於濃濃的鄉情的詩歌鄉愁:
《鄉愁》
作者:余光中
原文:小時候
鄉愁是壹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壹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壹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
鄉愁是壹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作者: 席慕蓉
故鄉的歌是壹枝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壹種模糊的悵惘
仿佛霧裏的揮手別離
別離後
鄉愁是壹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敖紅亮的《鄉愁》
原文:
思念家鄉的淚珠
滴落在雨天的屋檐下
碗裏
飯裏
咽進肚裏
讓思鄉者傾醉
醉在夢裏
夢在鄉裏
是壹只蘆葦笛
鳴在鄉思者的心窩裏
就醬,收工:-D
5.關於家鄉優美景色的詩句有哪些1.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淒然。故鄉今夜思千裏,霜鬢明朝又壹年。
2.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3.江水三千裏,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4.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5.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6.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7.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南人上來歌壹曲,北人莫上動鄉情。
8.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9.昨日草枯今日青,羈人又動故鄉情。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
10.嶺外音書絕,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6.表現鄉愁的古詩古詩中的鄉愁 思鄉,自古以來壹直是詩歌表現的主題之壹。
尤其是在交通、通訊極不發達的古代,壹旦離鄉,前路漫漫,何日是歸年;關山重重,鄉書誰人傳遞?於是,遠在他鄉異地的詩人,常常不禁悲從中來,美麗而憂傷的詩句便汩汩而出,成為了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詩篇。 觸景生情。
詩人們魂牽夢縈的思鄉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種機緣而奔湧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懸、夕陽西下、塞外蘆笛等等,都會牽動詩人對故土的思念。
詩人往往因之而揮灑自己的詩情。被稱做中國第壹思鄉詩的《靜夜思》便是如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觸發詩人思鄉之情的便是秋夜的明月。
深秋之夜,壹輪滿月掛在天邊,月光透過窗戶,照在詩人的床前,那麽皎潔,以至詩人疑是“地上霜”。壹個“霜”字,不僅寫出了月色之白,更給人以清冷孤寂之感。
接著詩人不禁壹“舉”頭、壹“低”頭,由“望”而“思”。細致的動作逼真地寫出了詩人的心理活動。
詩人仰望著玉盤的明潔,月桂的婆娑,思緒聯翩:今夜的月兒多圓啊,可人呢?怎能團圓!於是詩人想起了故鄉。想起了故鄉的什麽呢?詩人沒有具體講。
還是讓我們讀者去想象吧。 再來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壹夜征人盡望鄉。 這首詩中,也寫了月色如霜,也渲染了冷清淒涼的氛圍。
這樣的景色加上戍卒將士長年在邊關要塞,更覺寂寞。在這樣的氛圍中,忽然不知從何處傳來蘆笛聲,婉轉悲切,如泣如訴。
這裊裊之音,深深地觸動了將士們的懷鄉之情。“壹夜”可見思緒持續時間之長;“盡望”點出感染範圍之大。
同樣,李白也寫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的詩句。都以蘆笛聲為誘因,表現深切的思鄉之情。
悲涼哀怨,感人至深。 遙思遠憶。
上壹類的古詩往往是詩人因景物而引起思鄉之情,而思鄉的具體內容,詩人並沒說明。還有壹類詩則是通過思念故鄉的具體情景來表現詩人的鄉愁。
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便插茱萸少壹人。
佳節,本是家人親友團聚的日子,但詩人卻“獨”在“異”鄉,因而“倍思親”。詩人思念什麽呢?詩中構想了這樣壹幅情景:在這重陽佳節,家裏的兄弟都登高去了。
他們壹個個唱著跳著,歡快熱鬧。可就在他們挨個插遍茱萸的時候,遺憾地發現還少了壹個人。
兄弟們也許壹下子安靜下來,手執多出的壹棵茱萸念叨著遠行的我呢。這裏,由“遍插”到“少壹人”自然引起了情思。
詩人通過想象出來的情景,曲折地表現自己的鄉愁,顯得婉約動人。 無獨有偶,白居易的《邯鄲至除夜思家》也是如此: 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遠在異鄉的詩人,在冬至的夜裏,形影相吊。
此時只有燈影相伴,寒氣逼人,所以“抱膝”而坐。孤燈加上冷清,自然會想起家裏的溫暖,親情的溫馨。
但詩人並沒有寫自己如何想家,而是猜想家人此時也會坐到深夜,同樣在想著自己。他們此時大概正在念叨著我在外地的生活怎樣吧。
其實詩人猜想家人想自己,正曲筆表現出自己對家人的深切思念。質樸而深情。
問訊梅菊。“美不美,家鄉水;親比親,故鄉人。”
遠在異地,當見到從故鄉來的人時,那種激動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了。見面時壹下子湧上心頭的壹定有許多情況要打聽:家人是否平安?故鄉的父老鄉親生活怎樣?等等。
但有這樣的壹位詩人,他並不問這些,而只是問綺窗前的寒梅開了沒有: 君從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時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維《雜詩》 熱愛家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表現在熱愛家鄉的山水、土地、風物、人情,以至壹草壹木上。
妳看,詩人問家鄉寒梅時是那麽仔細——“綺窗前”,那麽關切——“著花未?”從中可見詩人對家鄉時時懷念的赤子之心。梅花常是高尚聖潔的象征,詩中的寒梅顯然是代表故鄉的。
故鄉在詩人心目中是何等的美好啊!詩歌從小處著眼,表面看來,似壹杯淡水。其實於平淡處,含有濃郁的詩情,表現了詩人對故鄉的強烈眷戀。
我常想,王維寫這首詩是不是受南朝陳文學家江總的啟發呢?《長安九日》: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園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詩中先寫自己“心”與“形”的南轅北轍,形象而精練地寫出了羈旅遠方的心卻飛回了故鄉。
詩人想念故鄉,想象著那籬笆邊純潔美麗的菊花,“今日幾花開?”是開了壹朵、兩朵,還是三朵、四朵呢?讀著這樣的詩句,我們仿佛看到詩人還要壹壹去點數似的,那急切之狀、癡情之態,躍然紙上,真是壹往情深啊! 修書傳語。關山難越,錦書難寄。
思鄉的人啊,往往只能對月空吟,對影沈思。此時,要是遇到趕往故鄉去的人,那叫詩人們多麽欣喜啊!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張籍《秋思》 終於可以給家鄉捎封信了!詩人把全部的思鄉之情都傾註在家書中。
他寫了又寫,看了又看。覺得該說的全說了,才把信封上。
但在行人要出發的時候,詩人還是禁不住又拆開封,再看看。生怕還有什麽沒說清楚。
詩中的“欲”、“復”、。
7.關於鄉情或思鄉的古詞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秋宵月下有懷 (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中秋月(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 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壹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待月(陸龜蒙) 轉缺霜輸上轉遲 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 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裏 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宋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壹杯未盡銀闕湧,亂雲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註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壹夢瑤臺客。 中秋登樓望月 (宋 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倪莊中秋(元好問) 強飯日逾瘦 狹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 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 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 到曉不曾看 詩中鄉情 1.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3.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宋之文《渡漢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 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王灣《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歸》)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7.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8.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 無端更渡桑幹水,卻望並州是故鄉。
(劉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斷人行,邊秋壹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白居易思鄉詩三首 望驛臺 靖安宅裏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鄲冬至夜思家 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南浦別 南浦淒淒別,西風裊裊秋。 壹看腸壹斷,好去莫回頭。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悲歌》 3.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遊子吟》 5.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度大庾嶺》 6.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王維《雜詩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8.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薩蠻》 9.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0.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漫書五首》 12.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1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1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別離——戰國.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歸》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仿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2008年09月19日 星期五 14:33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 3.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5.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8.描寫鄉情的詩歌、散文鄉 愁
席慕蓉
故鄉的歌是壹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壹種模糊的悵惘
仿佛霧裏的揮手別離
別離後
鄉愁是壹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作者:余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壹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壹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壹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
鄉愁是壹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