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詩是唐代文學家王勃所寫的,原句為:“裕後有良圖,惟儉與勤事”。
1、王勃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有重要影響的壹位文學家,他是初唐時期的代表性作家之壹。這句詩表達了王勃對於家族傳承的思考和感慨,他認為要實現家族的傳承與昌盛,應該註重勤儉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2、王勃這句詩所傳達的思想和價值觀超越了時代,在後世也有著持久的影響力。它不僅是鼓勵個人勤勞為家族謀發展的倡導,更是對於人們在追求成功和幸福的過程中應堅持的道德準則和人生哲學的啟示。
3、王勃以其濃烈的家國情懷和樸實的性格而著稱。他所寫的這句詩表達了他對家族傳承的重視,他認為家族的昌盛不僅僅依靠財富的積累,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思想和信念,要以勤勞、儉約的態度去努力工作,並且要始終堅持不懈,這樣才能實現家族的繁榮發展。
4、這句詩歌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觀點,詩句中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通過反復對比的手法強調了勤儉與發展之間的關系。從中可以看出王勃對人生的態度和價值觀,他倡導良好的品德和工作態度,並強調勤勞和節儉對於個人和家族的發展至關重要。
相關對聯的解釋
1、耕讀傳家,勤儉持家體現了中國人傳統的思想理念和生活態度,這副對聯意思是:作為傳家的法寶,沒有別的,除了種田就是圖書:而富裕以後最好的治家方略,唯有節儉與勤勞。這是中國封建時代的治家格言,體現以讀書立身的傳統觀念和節儉守成的傳統美德。
2、這副對聯不僅說的是家風的傳遞,更是壹座城市文化精神的繼承,成為揚州崇文重教的註腳。何園、吳道臺宅第和阮元家廟,都見證了“讀書傳家”的“家族傳奇”。讀書應該作為揚州人的“家訓”、“城訓”,壹代又壹代地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