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頓證菩提——開悟哪有那麽難啊,懂了就悟了

·頓證菩提——開悟哪有那麽難啊,懂了就悟了

·頓證菩提

?

《佛說阿彌陀經》講:已發願已往生;今發願今往生;當發願當往生( 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阿彌陀經》有沒有講,「已發願者經過十年念佛、八年拜佛、三年拜懺,今往生?今發願者經過三年拜懺、十年行善、五年斷惡,當往生?當發願者經過三年持咒,四年坐禪,五年朝山,當、當、當往生」?有沒有這樣說法啊?發願往生:「發」是成就之義;「願」,上面壹個原,下面壹個心,就是原來的心;以現在這個凡夫的心見到了我們原來的真心即是「往生」;「原來的心」是不是萬法都是「我壹個念」吶?

《阿彌陀經》裏有壹句「臨命終時」,許多人以此認定:壹定要人死了以後才成佛。諸佛菩薩沒有這種說法。壹切經典都是講活著的時候成佛,活著的時候往生。臨命終時:「臨」是「道交感應」;「終」是表「圓滿」。怎麽圓滿呢?以我現在的凡夫心見到了我原來的真心,這就是「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生死的假命,與不生不死的法身慧命感應道交、圓融壹體,叫「臨命終時」。我們講,「這個講經堂經過三個月的工程終於告終」,妳能不能講「這個講經堂經過三個月的工程現在終於死啦」?

《阿彌陀經》還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以吃飯打比喻,我吃甜食是甜嘴巴;吃辣是辣嘴巴;吃鹹是鹹嘴巴;吃臭豆腐是臭嘴巴。比喻這個心懂得了阿彌陀佛,我就是阿彌陀佛,這叫「還到本國」。《阿彌陀經》從古至今被說為「法華秘髓」,最難懂。妳有沒有嘗到「法華秘髓」的法味啊?

《法華經》全稱《大乘妙法蓮華經》,這是法喻立題。妙法是法,蓮華是喻,乃釋迦如來金口親自命名。《法華經·譬喻品第三》雲:是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這個妙法為什麽用蓮華來做比喻呢?

大家知道,世間的植物,有的是先開華後結果,有的是先結果後開華再長果,有的光開華不結果,有的不開華光結果;有的是壹華壹果,有的是壹華多果。可是蓮華不壹樣,它同時多華多籽,而且當下開華當下結籽,所以叫華開蓮現。開多華結壹個果的,是表小乘人修無量的苦行成就壹個小果位;只開華不結果的,是指修無益的外道苦行等等。唯有蓮華,即華即果,表圓頓大法壹步登天,不歷修證。同時,蓮華出淤泥而不染,是比喻大乘佛法入世修行,在煩惱證菩提。

《法華經》少說有幾十處在講,修行人聽佛講了壹段經,明白了不生不滅的道理,明白了「 萬法都是我壹念所現 」的道理,沒有離開講經堂,沒有離開板凳,當下成就——成阿羅漢、辟支佛、十地菩薩、等覺菩薩都有。佛反反復復把這個標準答案教給我們。

《妙法蓮華經·法師品第十》講, 佛告藥王:又如來滅度之後,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壹偈壹句,壹念隨喜者,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讀壹句《法華經》,長則十個字,短則四個字;什麽是壹念隨喜呀?懂得天地萬法都是壹個人壹個念隨緣變現而已,也就是懂得了「壹心三藏」的道理,蒙佛授記。小則菩薩位,大則圓滿佛;菩薩位屬於分真即佛,註意,也叫分證即佛,部分證到了佛的境界。如果佛是100分,那麽分真即佛就是從60分到99.9999……分,都算。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講,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阇崛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 。懂得了《法華經》的道理,就是見佛。並不是說,妳上五臺山,看到天上壹朵雲彩顯出阿彌陀佛的像,回來壹把鼻涕壹把淚,「師父,我看到佛了……」那不壹定是佛,可能還是鬼!當妳明白了如來藏的道理,那是不是佛啊?(眾答:是)那還真是佛呢!明白了如來藏的道理,就是天上出現壹堆臭狗屎,是不是佛啊?(眾答:是)都是佛!明白如來藏的道理,是佛也是佛,不是佛也是佛;不明白如來藏的道理,是佛也不是佛,不是佛也不是佛。大家明白了嗎?(眾答:明白)

再看《法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講, 普賢,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修習書寫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則見釋迦牟尼佛,如從佛口,聞此經典;當知是人,供養釋迦牟尼佛;當知是人,佛贊善哉;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手摩其頭;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還是強調,讀懂了《法華經》的人,就是見到了釋迦牟尼佛!不管妳是自己讀懂也好,或者聽任何人講的,哪怕是聽鬼講的,妳只要聽懂了,就等同「從佛口聞此經典」,是不是就像佛親口跟妳講經壹樣?當知是人,就是供養釋迦牟尼佛,佛給他摩頂,用衣服把他包起來,當成寶壹樣。所以,壹「聞」就供養諸佛了,看妳懂不懂。

大家還知道,八歲的龍女她不是成分真即佛,是成圓滿佛。在《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講到,她就聽文殊菩薩傳了壹遍《法華經》,當下證圓滿佛。海裏的其他蝦兵蟹將、龍子龍孫成了無量的大菩薩,跟著文殊菩薩到法華盛會,是不是?

再看《楞嚴經》講: 決定成佛,譬如以塵揚於順風,有何艱險;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藉是憑借、依靠。劬勞是非常勞苦。肯綮,出自《莊子·養生主》。骨間肉曰肯,筋肉結處曰綮。肯綮修證,即勞筋苦骨、勤勇修行之義。也就是說,我們要究竟成佛易如反掌啊!像大風吹小小的灰塵啊!哪裏靠妳去認真修?哪裏靠妳去刻苦修?妳把兩個耳朵帶來就行了,只要聽懂壹心三藏,就成分真即佛!《法華經》《楞嚴經》就是講壹步登天!不立階梯!無修無證!諸佛菩薩都是這樣講!佛當年肉身在世就是這樣成就眾生,不用離開講經堂,當下成就!我們講經十多年來,也是如此。

在《楞嚴經》最後壹頁: 諸佛如來,語無虛妄。若復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羅夷,瞬息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乃至窮盡十方無間,靡不經歷。能以壹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未學,是人罪障應念銷滅。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

這是壹段千古奇文。有些人說,《法華經》《楞嚴經》是大菩薩所持的法門吶!那我們看看這是什麽人啊?犯四重、十波羅夷之罪的人啊,他是大根機的人嗎?十波羅夷罪是殺佛、殺菩薩、殺羅漢,更不用說殺豬宰羊,無惡不作,十方三世還有誰比這個人再壞呀!壹天都沒有修,什麽根機都沒有,不僅最壞,而且只剩下壹口氣就要下地獄了,「 瞬息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 」,不僅是要下此方地獄還要下他方地獄,因為他太壞了。乃至窮盡十方無間,靡不經歷:十方佛土所有的無間地獄,沒有壹個他不經歷的,因為他太壞了。這樣的人「 能以壹念將此法門 」——在快要斷氣的時候,他突然懂得了楞嚴大定,是不是?這壹段經文呢,比較模糊,我們可以大概說明。他不僅懂了這個道理,而且發心能傳給末世的修行人。這時呢,「 是人罪障,應念銷滅 」。他明白這個道理了,所有的罪過當下壹筆勾銷——有沒有講明白這個道理以後,還到佛前去拜了三拜,念了三遍,有沒有啊?沒有啊!壹句都沒有。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馬上就下地獄了,卻又轉眼間到佛土了。

那壹千二百五十阿羅漢中,憍陳如五比丘聽佛講了四聖諦,當下得法眼凈。然後發心出家,從此世間才有了佛法僧三寶。舍利弗、目犍連,壹見佛的面,幾句話就證四果了,他們三皈依了沒有?受五戒了沒有?沒有啊。

不管是大法、小法,妳要會用心,明白道理當下了生死。而大法永遠殊勝,因為它是無漏的。這個法這麽簡單,佛講方便易成就,可是我們就是不敢相信,甚至來誤解、攻擊、誹謗,是不是很可惜呀?我從來沒有給任何人授記,我只是把佛的金口玉言告訴大家,來自己印證自己。《法華經·方便品第二》最後壹句: 自知當作佛 。妳們自己應該知道自己成佛了沒有,是不是?後面,舍利弗等五六批弟子向佛表白了壹段話,自己先給自己授記,佛才給他們印證,並進而授圓滿佛果之記,是不是?是舍利弗他們自己先明白了,證到了;如果舍利弗他們沒有明白的話,佛會給他授記嗎?換句話說,不管有沒有授記,只要妳明白這個道理,妳都成就了,是不是?

成佛不從修得,為什麽不從修得?眾生本來是佛。壹面鏡子上蓋滿了灰塵,看不到光亮,用毛巾把它擦幹了以後是壹面明鏡;沒有擦之前,它是不是明鏡啊?鏡子的亮性是不是本來具足啊?雖然成佛不從修得,但不修也不得。不聽經不明理,不能得解脫受用。如同鏡子要不擦的話,它發揮不了作用。同時,明理成分真即佛以後,還要悟後進修無量法門,才能成大圓滿佛。

禪宗有壹句話頭,「二人同飲壹杯水」。妳想壹想看,二人能同飲嗎?妳講兩只鳥、兩只雞同飲壹杯水,可以說得過去,鳥的嘴是尖的。人不可以,是不是?所以這個「二人」,是什麽「二人」呢?壹個是坐在這裏聽課的假人,壹個是第七識。第七識是前面六種意識心智慧的九倍,他從來不睡覺,也沒有死亡的時候。不管妳懂不懂,他都已經聽懂了。我經常講,妳們聽不懂是假的,聽得懂是真的。

大家想不想跟裏面那個「真人」見見面啊?真想的話我給引見壹下,不要壹天到晚還不知道自己的真人是誰。有時候我們信口開河,講出壹句很妙的話,或者很糟糕的話,是不是?講了糟糕的話以後,就想打嘴巴、咬舌頭,為什麽?會得罪人。

註意,開始後悔想打嘴巴的那個心,就是前面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種意識心。而信口開河的那個心就是我們第七識,也就是常說的潛意識、下意識。可以方便說為真心。其實是“半真半假”的“真心”,是“帶真顯妄”或說為“帶妄顯真”的“真心”。也可與第八識***說為“真妄和合”之心。第九識,也是空如來藏,才能說為真心,而且是相對而言的真心。第十識,才是絕待真心!如佛說為“真真如性”、“勝義中真勝義”。

再比如,我們不慎摔壹個大跟頭,前方有大石頭,請問妳這個時候會不會在那裏打官腔:「摔個大跟頭,前面有個大石頭,手不抱頭,頭破血流,兩只手幹什麽,還不趕快抱壹抱」——然後兩只手把頭抱起來,會不會這樣啊?根本不會,想都不想,無意識當中,當下就抱起來了,是不是?這也是我們的第七識在起作用。

在中陰身期內,肉團身這個無明殼銷毀,六種意識心已經不復存在,此時當家做主的非第七識不可,明白嗎?生前聽經聞法證得的功德當下現前。其實何須到中陰身期間,他現在就已經成就,這叫瞞天過海。瞞六種意識心之天,過生死之海到佛土,這叫「 俱崇密化之跡 」(出自道宣律師《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它已經秘密地把我們的這個心化為佛土,化為菩薩,所以這個法最妙。當年現場聽佛傳法的眾生,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當下成為法身菩薩。佛直接就宣布,有多少眾生證得什麽果位。而我們今天正可依之為據,自證解脫。?

我們聽經聞法,真正領悟清楚明白,不歷修證,當下成就「分真即佛」,就能保證不落六道輪回,往上還可能到地上菩薩、等覺菩薩。像龍女那樣當下圓滿成佛,畢竟是極其個別。所以明白道理以後,還要廣修六度萬行。好,經過這樣開示,以上18位同修,認為自己現在成就的請舉手(舉手者10位)。

好,法會到此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