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古詩三百首幼兒早教五言絕句(5首)

古詩三百首幼兒早教五言絕句(5首)

#嬰幼兒# 導語五言絕句是中國詩歌體裁之壹,屬於絕句的壹種,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詩規範的小詩,屬於近體詩範疇。下面是 分享的古詩三百首幼兒早教五言絕句(5首)。歡迎閱讀參考!

1.古詩三百首幼兒早教五言絕句

 王維〔唐代〕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譯文

 遠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處卻聽不到水的聲音。

 春天過去花仍在爭奇鬥艷,人走近鳥卻沒有被驚動。

 註釋

 色:顏色,也有景色之意。

 驚:吃驚,害怕。

 賞析

 此詩描寫的是自然景物,贊嘆的卻是壹幅畫。前兩句寫其山色分明,流水無聲;後兩句描述其花開四季,鳥不怕人。四句詩構成了壹幅完整的山水花鳥圖。全詩對仗工整,尤其是詩中多組反義詞的運用,使其節奏清晰,平仄分明,韻味十足,讀著瑯瑯上口。全詩讀起來似乎行行違反自然規律,其實正是暗中設謎,寫出了畫的特點。

 “遠看山有色”遠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為有色?清秀俊朗紅濕綠垂是色,寒色蒼蒼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異色,只因其距離而產生美感,讓人覺其有無限的風光。此乃是“靜境”,靜境之美出乎首句,在於有靜心者能品之。這就好比是陽春白雪,壹開始就將下裏巴人給趕出了藝術空間。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賞美的資格。在這裏,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靜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妳看畫中有水呢?壹汪春水有著擋不住的盛情傾瀉而出,壹種流動之美跳躍於詩人的眼中。

 “近聽水無聲”源頭活水本是“動境”,而無聲二字又進入靜境,寧靜致遠.和首句並無矛盾之處.動靜的取舍上詩人可以說是能夠做到遊刃有余.是什麽如此神奇?靜的如此讓人難以放棄去壹探究竟,這樣,我們就會接近此詩此畫,這樣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壹切的妙處只是因為“無聲”,無聲是壹種美。王羲之的詩中有“在山陰 道上行,如在鏡中遊”,便也是這種美。有聲無聲都溶在壹起,完美的天籟之聲!莊子所提的“天籟”之聲就是如此,當“天籟”與“人籟”“地籟”壹起時,便***同構成壹個常人無法言語的自然之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說的是花兒盡管在那個最美的季節裏盡情地開放,但燃燒般的開到最美的極致後還是要飄然而去,而只有在畫中,花兒美而不謝同樣,畫中的鳥,永遠是那麽可愛動人。詩中的畫似乎代表著壹種夢想,壹種可見而不可得的夢想。而且同第二句中的“水無聲”壹樣,“人來鳥不驚”也是表示著鳥仿佛應該“驚”的,所以這說明畫家筆下之鳥的逼真了。這裏詩人以“近聽水無聲”來表現水的潺潺可聽,以“人來鳥不驚”來表現鳥的可驚的活力,手法是很高明的。

2.古詩三百首幼兒早教五言絕句

所見

 袁枚〔清代〕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樹林裏回蕩。

 牧童大概是想要捕捉那正在鳴叫的蟬,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聲歌唱了。

 註釋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蕩;回蕩。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

 林樾(yuè):指道旁成蔭的樹。

 欲:想要。

 捕:捉。

 鳴:叫。

 立:站立。

 賞析

 這首詩的第壹句平平而起,不著痕跡。第二句調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從而形成壹個高 潮。壹二句描寫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潑、悠然自得的可愛模樣和他的愉快心情,“騎”字直接寫出了牧童的姿勢,“振”字則間接點出他的心情。通過“騎”和“振”兩個動詞,把牧童那種悠閑自在、無慮的心情和盤托了出來。他幾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簡直不知道世間還有“憂愁”二字。正因為心中歡樂,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於遏行雲,“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繼續描寫神態。第三句是過渡,是作勢。寫牧童的心理活動,交代了他“閉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詩的轉折點。第四句,急轉直下,如千尺懸瀑墜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壹詞,把這個牧童發現樹上鳴蟬時的驚喜心情和機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現了出來。“忽然”發生了變化:由響而靜、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閉口註目鳴蟬的瞬間神態寫得韻味十足。而“閉”和“立”兩個動詞,則把這個牧童天真的神態和孩子式的機智刻劃得淋漓盡致。全詩純用白描手法,緊緊抓住小牧童壹剎那間的表現,逼真地寫出小牧童非常機靈的特點,讓人倍覺小牧童的純真可愛。

 這是壹首反映兒童生活的詩篇,詩人在詩中贊美了小牧童充滿童趣的生活畫面。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那高坐牛背、大聲唱歌的派頭,何等散漫、放肆;後寫小牧童的靜態,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顯得特別專註。“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從動到靜的變化,寫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聽多事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這首詩正是在這種起伏變化中獲得了巨大的藝術效果。詩的語言,明白如話,質樸無華,十分本色。至於下壹步的動靜,小牧童怎樣捕蟬,捕到沒有,詩人沒有寫,留給讀者去體會、去遐想、去思考。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的描寫,直接抒發生活的感受,看似閑情逸致,實則寄托情思。同時這首詩不顧及格律,活潑自由,語言淺顯明了,形象自然生動。綜觀全詩,它所描繪的和平、寧靜和優美如畫的田園風光,所刻劃的活潑、自在和天真無邪的牧童形象,表現了詩人的壹種“真性情”。詩人曾經說過“詩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毋庸諱言,詩所描繪、所刻劃的,正是詩人畢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壹再強調的“真性情”。

3.古詩三百首幼兒早教五言絕句

舟夜書所見

 查慎行〔清代〕

 月黑見漁燈,孤光壹點螢。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譯文

 漆黑無月的夜裏,河面上飄著壹艘漁船,孤獨的燈光像是壹點螢火。

 微風輕拂,吹起簇簇細浪,水面上的光點被吹散,如同滿河星光。

 註釋

 孤光:孤零零的燈光。

 簇:擁起。

 賞析

 這首詩好似壹幅速寫,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漁火化作滿天星星的片刻,幾筆勾勒,立即捕捉住了這轉瞬即逝的景物。這首詩又好似壹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壹點漁火,黑白對比,反差特別鮮明。

 前兩句是靜態描寫,把暗色和亮色聯系在壹起,顯得形象鮮明。

 第壹句“月黑見漁燈”中“月黑”指的是月亮沒有出來,天特別黑,不是說月亮是黑的。見(讀xiàn),顯現。孤光,孤單的亮光。螢,螢火蟲,光亮微弱。意思說:壹個沒有月亮的晚上,天是那樣黑。只有漁船上壹盞圍燈,孤零零閃著螢火蟲壹樣微弱的光。第壹句用“月黑”突出“漁燈”。

 第二句“孤光壹點螢”,寫如豆燈光像江岸邊壹點螢火,是意中之象,描寫漁燈的形象。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壹點燈光閃爍著,仿佛是壹只螢火蟲在原野裏發出微弱的光。“孤”表現了環境的寂寞、單調,寄寓著壹定的感情 色彩。壹種茫然無奈的情感襲上詩人的心頭。

 後兩句為動態描寫。不難想象,當詩人見到微風騰起細浪,燈影由壹點散作千萬這動人壹幕的時候,心情是何等地興奮。

 第三句“微微風簇浪”簇,擁簇,簇動。風兒微微吹來,水面擁起細細的波紋,再看那倒映在水中的“孤光”,四下散亂開了,頓時化作滿河的星星,閃爍不定,令人眼花繚亂。這兩句由靜入動,描繪出壹個十分生動神奇的畫面。風簇細浪,浪散燈光,燈光化星,層層展開,引人入勝。“簇”字用得準確形象,既寫出了風微,又刻畫了浪動。

 第四句“散作滿河星”猶如天外奇峰,劈空而來。那如螢的孤光,剎那間似乎變成萬船燈火,點綴河中,又如風吹雲散,滿天明星,倒映水中,使這靜謐的黑夜,單調的河面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壯觀。風吹浪起,簇起的每朵浪花,都把那如螢般的燈光攝進水中,有多少浪花,就有多少燈光。同時此句的描寫為詩詞增添了畫面感,使枯燥無趣的文字能幻化出美麗浪漫帶有壹絲絲的安逸寧靜的景象,使詩人流連其中。

 詩人細膩的觀察是由上到下,由靜到動的,寫來又是那樣井然有序,明暗互襯,靜動相間,用字傳神,聯想奇特,構成壹幅獨特而又令人神往的舟夜漁火圖,使讀者得到壹種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

4.古詩三百首幼兒早教五言絕句

夏日絕句

 李清照〔宋代〕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譯文

 活著就要當人中的俊傑,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人們到現在還思念項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東。

 註釋

 人傑:人中的豪傑。漢高祖曾稱贊開國功臣張良、蕭何、韓信是“人傑”。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國殤》: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項羽:秦末時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奪天下,在垓下之戰中,兵敗自盡。

 江東:項羽當初隨叔父項梁起兵的地方。

 賞析

 這是壹首借古諷今、抒發悲憤的懷古詩。詩的前兩句,語出驚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當作人傑”,為國建功立業,報效朝廷;“死”也應該做“鬼雄”,方才不愧於頂天立地的好男兒。深深的愛國之情噴湧出來,震撼人心。最後兩句,詩人通過歌頌項羽的悲壯之舉來諷刺南宋當權者不思進取、茍且偷生的無恥行徑。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不是幾個字的精致組合,不是幾個詞的巧妙潤色;是壹種精髓的凝練,是壹種氣魄的承載,是壹種所向無懼的人生姿態。那種凜然風骨,浩然正氣,充斥天地之間,直令鬼神徒然變色。“當作”之所“亦為”,壹個女子啊!纖弱無骨之手,嬌柔無力之軀,演繹之柔美,繞指纏心,淒切入骨,細膩感人無以復加。透過她壹貫的文筆風格,在她以“婉約派之宗”而著稱文壇的光環映徹下。筆端勁力突起,筆鋒剛勁顯現時,這份剛韌之堅,氣勢之大,敢問世間須眉幾人可以匹敵?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女詩人追思那個叫項羽的楚霸梟雄,追隨項羽的精神和氣節,痛恨宋朝當權者茍且偷安的時政。都說退壹步海闊天空。僅壹河之遙,卻是生死之界,僅壹念之間,卻是存亡之抉。項羽,為了無愧於英雄名節,無愧七尺男兒之身,無愧江東父老所托,以死相報。“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願”、不是“不去”。壹個“不肯”筆來神韻,強過鬼斧神工,高過天地造化。壹種“可殺不可辱”、“死不懼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氣,漫染紙面,力透紙背,令人叫絕稱奇而無復任何言語!

 這首詩起調高亢,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做人中的豪傑,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溢於言表,在當時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茍且偷生。因此,詩人想起了項羽。項羽突圍到烏江,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整旗鼓。項羽自己覺得無臉見江東父老,便回身苦戰,殺死敵兵數百,然後自刎。詩人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全詩僅二十個字,連用了三個典故,但無堆砌之弊,因為這都是詩人的心聲。如此慷慨雄健、擲地有聲的詩篇,出自女性之手,實在是壓倒須眉了。

5.古詩三百首幼兒早教五言絕句

渡漢江

 宋之問〔唐代〕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譯文

 客居嶺外與家裏音信斷絕,經過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離故鄉越近心中越膽怯,不敢詢問從家那邊過來的人。

 註釋

 漢江:漢水。長江支流,源出陜西,經湖北流入長江。

 嶺外:五嶺以南的廣東省廣大地區,通常稱嶺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書:信。

 來人:渡漢江時遇到的從家鄉來的人。

 賞析

 《渡漢江》詩意在寫思鄉情切,真實地刻畫了詩人久別還鄉,即將到家時的激動而又復雜的心情。語極淺近,意頗深邃;描摹心理,熨貼入微;不矯揉造作,自然至美。

 前兩句追敘貶居嶺南的情況。貶斥蠻荒,本就夠悲苦的了,何況又和家人音訊隔絕,彼此未蔔存亡,更何況又是在這種情況下經冬歷春,捱過漫長的時間。詩人沒有平列空間的懸隔、音書的斷絕、時間的久遠這三層意思,而是依次層遞,逐步加以展示,這就強化和加深了貶居遐荒期間孤孑、苦悶的感情,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斷”字“復”字,似不著力,卻很見作意。此詩人困居貶所時那種與世隔絕的處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難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歷歷可見,鮮明可觸。這兩句平平敘起,從容承接,沒有什麽驚人之筆,往往容易為讀者輕易放過。其實,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這個背景,下兩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兩句描寫詩人逃歸途中的心理變化。“近鄉”交代詩人因長期不知家人消息而逃離貶地,走近家鄉。所謂“情更怯”,即愈接近故鄉,離家人愈近,擔憂也愈厲害,簡直變成了壹種害怕,怕到“不敢問來人”。按照常情,這兩句似乎應該寫成“近鄉情更切,急欲問來人”,詩人筆下所寫的卻完全出乎常情:“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仔細尋味,又覺得只有這樣,才合乎前兩句所揭示的“規定情景”。因為詩人貶居嶺外,又長期沒有家人的任何音訊,壹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壹方面又時刻擔心家人的命運,怕家人由於詩人的牽累而遭到不幸。“音書斷”“復歷春”這種思念隨著擔心同時的到來,形成急切盼回家,又怕到家裏的矛盾心理狀態。這種矛盾心理,在逃歸的路上,特別是渡過漢江,接近家鄉之後,有了進壹步的戲劇性發展:原先的擔心、憂慮和模糊的不祥預感,此刻似乎馬上就會被路上所遇到的某個熟人所證實,變成活生生的殘酷現實;而長期來夢寐以求的與家人團聚的願望則立即會被無情的現實所粉碎。因此,“情更切”變成了“情更怯”,“急欲問”變成了“不敢問”。這是在“嶺外音書斷”這種特殊情況下心理矛盾發展的必然。“情更怯”與“不敢問”更能體現詩人此際強自抑制的急切願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愈接近重逢,詩人便會愈發憂慮,發展到極端,這種憂慮就會變成壹種恐懼、戰栗,使之不敢面對現實。

 宋之問這次被貶瀧州,是因為他媚附武後的男寵張易之,可以說罪有應得。但這首詩的讀者,卻往往引起感情上的某種***鳴。其中壹個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表達思想感情時,已經舍去了壹切與自己的特殊經歷、特殊身份有關的生活素材,所表現的僅僅是壹個長期客居異鄉、久無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鄉時所產生的壹種特殊心理狀態。而這種心理感情,卻具有極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形象大於思維的現象,似乎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聯結在壹起。這首詩便是壹例。

 此詩不僅有巧妙的抒情藝術,而且有更深刻的體會。作者用逐層遞進的追述,交代了背景之後,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傾訴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但是,讀者卻必需經過壹番認真的咀嚼,才能感受到這種特殊的心理狀態,達到與作者的心靈溝通。這種高度簡潔的抒情手法,使作品用最省略的語言,獲取了極為深遠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