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蘇軾
亭子上的亭子,又是壹層,已經叫孩子打掃過幾次了,可是花影怎麽掃得掉?
太陽落山的傍晚,花影剛剛隱退,月亮卻又升了起來,花影又出現了。
翻譯:
亭子上的花影層層疊疊,叫仆人打掃了幾次也掃不掉。
傍晚,太陽剛下山,花影就消失了,但月亮升起來,花影又出現了。
擴展數據:
寫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公元1076年(熙寧九年)。王安石第二次當宰相後,蘇軾寫了壹首詩。這首詩表面上是描寫華英,實則影射王安石對王安石新政的不滿。
這是壹首詠物詩。詩人表達了自己想有所作為,卻又無可奈何的心情。全詩自始至終圍繞“變”字,描寫光影的變化,傳達詩人的內心感受。
詩人巧妙地把自己的內心感受放在花影的變化中,使他的詩歌具有說近意遠的含蓄美。全詩巧妙含蓄,比喻新穎恰當,語言通俗易懂。
蘇軾壹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才華橫溢,詩文書畫俱佳。他寫的《汪洋》豪放流暢,與歐陽修並稱甌塑為“唐宋八大家”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