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不亂扔垃圾》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不亂扔垃圾》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麽寫的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不亂扔垃圾》,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不亂扔垃圾》 篇1

 活動目標:

 1、在遊戲的情景中,激發幼兒說話的興趣。

 2、通過活動懂得不亂扔垃圾。

 3、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逐步養成垃圾分類處理和珍惜、節約資源的好習慣。

 5、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幹

 活動過程:

 (壹)導入部分:

 1、寶寶:妳想到那裏去玩?媽媽帶妳去(幼兒自由講)

 2、律動:跟著媽媽走走(邊開邊自由講講看到了什麽?可講教室環境)

 公園到了,我們到草地上坐會。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猜猜,今天會有什麽小動物到公園裏玩?幼兒自由講各種動物

 2、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氣真好,到公園去玩,這個香蕉真好吃”(吃香蕉,隨手壹扔,下場)

 b、小兔“公園真好玩,唉呦!誰扔的香蕉皮呀?摔交

 提問:

 A小兔怎麽了?

 B怎麽會摔交的?

 (快幫小兔揉揉)幼兒自由對小兔講講安慰的話

 C是誰扔的香蕉皮?

 D那,香蕉皮應該扔那?

 快把小猴叫出來對他說(小猴,不要亂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裏)幼兒學說。

 木偶表演

 現在小猴怎樣了?(不亂扔垃圾了)

 3、分糖幼兒每人壹顆觀察是否有幼兒將糖紙扔到地上

 (三)結束部分

 不早了,我們開汽車回家了

 音遊《汽車開來了》。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不亂扔垃圾》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發展寶寶語言能力和說話的興趣。

 2、讓寶寶知道不亂扔垃圾以及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幹

 活動過程:

 壹、導入部分:

 1、老師:“寶寶想到哪裏去玩?媽媽帶妳去。”寶寶們自由說說。

 2、律動——開汽車。老師和寶寶們邊開汽車邊自由講講看到了什麽。

 3、老師:“公園到了,我們到草地上坐會”。

 二、情景表演:

 1、老師:“寶寶們猜猜,今天有什麽小動物到公園裏玩?”讓寶寶們自由講講各種動物。

 2、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氣真好,到公園去玩玩。這個香蕉真好吃”(吃 完香蕉後隨手壹扔)

 b、小兔:“公園真好玩,唉呦!誰扔的香蕉皮呀?”挨摔了壹跤。

 提問:“小兔怎麽了?怎麽摔交的?(快幫小兔揉揉)。” 啟發寶寶們對小兔講講安慰的話。“是誰扔的香蕉皮?香蕉皮應該扔哪裏?”

 老師帶寶寶學說:“不要亂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裏”。

 木偶表演:不亂扔垃圾了

 3、分糖活動: 分給寶寶們每人壹顆 糖,觀察是否有將糖紙扔到地上。

 三、結束部分

 老師:“不早了,我們開汽車回家了。”音樂——汽車開來了。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不亂扔垃圾》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區別出小動物的行為哪種是對的,哪種是錯的。

 2、幼兒知道不亂扔垃圾以及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 課件

 2、 木偶(小兔,小猴)

 3、 糖若幹

 活動過程:

 壹、 導入部分:

 1、 今天老師帶寶寶去公園玩,妳們快坐上我的汽車吧!(放音樂:開著我的汽車)

 2、 壹路和幼兒說說公園裏的景色:公園裏可真美呀,綠的樹,紅的花還有可愛的小動物。公園到了,我們快在公園的小椅子上坐會兒吧!

 二、木偶表演

 1、 “妳們猜,哪個小動物也來跟小朋友壹起玩了?”(出示小猴)“今天天氣真好,我也到公園和小朋友壹起玩了,走累了,讓我坐下吃個香蕉吧”(吃完將香蕉皮亂扔)(出示小兔)“公園真好玩,這麽多小朋友,哎喲,這是誰扔的香蕉皮,害我摔了壹跤,嗚嗚。

 2、 提問:“小兔怎麽啦?怎麽摔跤的?”我們安慰壹下小兔吧,妳們說壹句安慰小兔的話。

 3、 小猴真不乖,亂扔香蕉皮,我們壹起讓小猴撿起來:小猴,快把香蕉皮撿起來。小猴說:“好的,我來撿。”

 4、 我們壹起來看看小猴會把香蕉皮扔到哪兒去?

 三、課件欣賞

 1、 這個小猴真淘氣,他先香蕉皮扔在哪裏呀?(讓幼兒學說:別扔別扔,會把╳╳弄臟的)

 2、 如果妳是小猴,妳把香蕉皮扔在哪裏?

 3、 總結:香蕉皮要扔在垃圾箱,別的垃圾也要扔在垃圾箱,我們要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

 四、分發糖果:

 分給每個寶寶壹顆糖果,觀察有無亂扔垃圾現象。

 五、結束活動

 我們壹起檢查下操場上有沒有亂扔的垃圾。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不亂扔垃圾》 篇4

 活動目標:

 1、在遊戲的情景中,激發幼兒說話的興趣。

 2、通過活動懂得不亂扔垃圾。

 活動準備:

 小兔,小猴圖片,糖若幹

 重點:知道不亂丟垃圾,做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活動過程:

 壹、我們出去玩

 1、寶寶:妳想到那裏去玩?媽媽帶妳去(幼兒自由講)。

 2、今天公園有小動物在玩,我們去公園玩。

 二、公園裏的小動物。

 1、小朋友猜猜,今天會有什麽小動物在公園裏玩?幼兒自由講各種動物。

 教師邊出示圖片邊表演:

 小猴“今天,天氣真好,到公園去玩,這個香蕉真好吃”(吃香蕉,隨手壹扔)小兔“公園真好玩,唉呦!誰扔的香蕉皮呀?摔交。

 提問:

 A、小兔怎麽了?

 B、怎麽會摔交的?(快幫小兔揉揉)引導幼兒對小兔講講安慰的話。

 C、是誰扔的香蕉皮?

 D、那,香蕉皮應該扔那?快把小猴叫出來對他說(小猴,不要亂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裏)幼兒學說。現在小猴怎樣了?(不亂扔垃圾了)

 2、分糖幼兒每人壹顆觀察是否有幼兒將糖紙扔到地上。如有孩子丟地上,教師以小猴的身份提示孩子把糖紙撿起放垃圾桶。

 三、回家

 不早了,我們開汽車回家了。教師和幼兒壹起做開汽車動作繞活動室走壹圈結束。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不亂扔垃圾》 篇5

 設計意圖:

 1、通過活動,使幼兒在了解了什麽樣的垃圾是可以重新利用的,來建立和鞏固初步的環保意識。

 2、能在討論中理解怎麽做是對的,怎麽做是不對的。

 3、通過實踐活動,進壹步加深環保是需要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的。

 活動目標:

 1、懂得什麽是生活垃圾,它會汙染環境,不利人們的健康。

 2、知道不要亂扔垃圾,保持環境的清潔,感受清潔環境的美。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活動準備:

 1、尋找小區內清潔和骯臟的不同環境。

 2、裝垃圾的塑料帶若幹只。

 活動過程:

 壹、引導幼兒討論,引出話題。

 1、說說有哪些生活垃圾。(廚房裏的蛋殼、菜葉,瓜皮果殼,吃下來的肉骨頭、魚刺,紙屑、糖紙等。)

 2、引導幼兒談自己的感受。

 二、討論:不亂扔垃圾。

 1、妳家裏把垃圾丟在哪裏?

 2、妳在馬路上看見有香蕉皮之類的垃圾會怎麽做?

 3、妳和爸爸媽媽出去玩,要是有垃圾了怎麽做的?

 4、要是在輪船、公交車上有垃圾了,妳是怎麽處理垃圾的?

 5、幼兒討論後請個別幼兒回答,並請別的幼兒補充。

 三、組織幼兒實踐活動。

 壹起去找找哪裏有垃圾,將垃圾撿到塑料帶子裏,然後扔到垃圾桶裏。

 四、回活動室,洗手。教師簡單評價,加深環保意識。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不亂扔垃圾》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果皮、紙屑應該放在垃圾箱內,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

 2、有初步愛護環境的意識。

 3、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公園背景、小猴、小兔、香蕉皮的圖畫。

 2、玩具香蕉、糖果紙。

 3、有關環境的圖片。PPT

 活動過程:

 1、演說"逛公園"。

 (今天天氣真好,有壹只小猴子到公園裏玩,玩了壹會它累了,於是從背包裏拿出壹只香蕉吃,吃完以後它把香蕉皮扔在了草地上。這時又有壹只小兔子在逛公園,它感到餓了,吃點東西吧,就從口袋中拿出了壹顆糖來吃,它吃完以後把糖果紙扔進了垃圾桶裏面。)問:

 ①小猴和小兔在吃完東西以後,分別把垃圾扔在了什麽地方?

 ②他們誰做的對?

 2、看圖片。

 看圖片前問:如果小朋友們都像小猴這樣亂扔垃圾會怎麽樣?(會臟,會不好看,會臭,會不衛生,會影響身體健康,)下面老師帶妳們看壹些圖片,看壹看亂扔垃圾會怎麽樣。(跟剛剛妳們說的`壹樣,結合圖片再說細節,好看的地方變得不漂亮了,吸引蚊蟲。)看圖片後問:妳們平時出去玩的時候是怎麽做的?如果遇到別人亂扔垃圾妳會怎麽做?

 3、討論:如果身邊沒有垃圾筒,垃圾還可以放在那裏?(垃圾袋,小紙盒,塑料小桶,小盒子)

 4、總結:以後我們不論在哪裏,去哪玩,都不能亂扔垃圾,要把垃圾扔進垃圾桶裏,在幹凈的環境裏可以讓我們心情愉快,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環境,愛護好我們的地球,做壹個不亂扔垃圾的環保小衛士。現在我想帶小朋友們在幼兒園裏找壹找,有沒有被亂扔的垃圾,我們去把它撿起來,扔進垃圾桶。

 反思:

 班裏有意識的孩子不但自己能做得很好,還能提醒別的小朋友扔垃圾,如果哪個小朋友沒有將垃圾扔到垃圾箱,有的孩子救自己替他撿起來,有的就壹直追著那個孩子叫他把垃圾重新扔進去,從這壹點也看到了,孩子的確有能力,我們要相信孩子!

 小百科:垃圾是不被需要或無用的固體、流體物質。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處理是壹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常見的做法是收集後送往堆填區進行填埋處理,或是用焚化爐焚化。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不亂扔垃圾》 篇7

 目的要求

 1、初步懂得保持周圍環境整潔的重要性。

 2、養成不亂扔垃圾的文明習慣。

 準備教育掛圖,《不亂扔垃圾》

 內容與指導

 1、教師出示掛圖《不亂扔垃圾》引導幼兒觀察圖中的內容,猜壹猜:小女孩吃完西瓜,會把習慣皮扔到哪裏?

 2、教師請幼兒繼續觀察畫面的內容,說壹說:小孩子為什麽摔倒了?後來他怎麽樣做?(西瓜皮,把它扔到了了垃圾箱不亂扔了)

 3、教師引導幼兒實地觀察並討論:怎麽樣做才能是我們的教室幼兒園都幹凈、整潔呢?

 師:小朋友想壹想我們要怎麽做呢?(不亂丟垃圾)。

 4、教師請幼兒傾聽《窗外的垃圾》讓幼兒更加知道亂丟垃圾)是破換環境的行為是不文明的習慣。

 (1)師:小朋友們?聽完故事妳們都聽到了什麽?故事裏都有誰啊?誰把肉丟到窗外了?分別都丟了什麽?

 (2)教師和幼兒壹起回憶故事。

 小雞小狗小猴兔住在壹起,他們開始都亂扔垃圾把吃完的東西都丟到窗戶外面去,不久發出難聞的味道,原來是他們丟垃圾,

 (3)他們把垃圾清掃幹凈後,馬路上都變得很幹凈,空氣也好多了。

 5、活動總結:小朋友們!那以後妳們要不要丟垃圾拉?小朋友亂丟垃圾摔交了,小動物們亂丟垃圾空氣很難聞了。那我們是不是不能那樣做。要把垃圾啊都丟的丟垃圾的垃圾箱裏對不對!做壹個文明的乖孩子。

 6、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孩子們不能夠時時刻刻的想到環境保護,如果有更加吸引他的東西擺在他面前,多數的孩子就會把果皮紙屑丟在壹旁,針對此問題,我們又開展了此次活動,活動後,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夠做得很好了,但能有壹部分孩子自己主動地去扔垃圾了,應該說效果還是不錯。

 其實孩子不把垃圾扔到垃圾箱並不是他懶惰不去扔,尤其是托班的孩子,而是環保的概念在他們的小小心靈中還沒有定位、沒有記住,孩子們的亂丟垃圾現象多數是無意識的,老師就是在孩子這個模糊的意識下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處理問題。

 現在,班裏有意識的孩子不但自己能做得很好,還能提醒別的小朋友扔垃圾,如果哪個小朋友沒有將垃圾扔到垃圾箱,有的孩子救自己替他撿起來,有的就壹直追著那個孩子叫他把垃圾重新扔進去,從這壹點也看到了,孩子的確有能力,我們要相信孩子!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不亂扔垃圾》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應該註意保持環境的整潔、衛生。

 2、養成不亂扔垃圾的習慣。

 3、嘗試動手制作垃圾箱。

 活動準備:

 1、準備制作垃圾箱所需的材料,如硬紙板、小紙箱等。

 2、準備教育掛圖《主題活動·我們愛地球·窗外的垃圾》。

 活動過程:

 1、看圖講述。

 A、逐壹出示教育掛圖《窗外的垃圾》,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B、引導幼兒觀察並講出樓房裏住著誰,他們打開窗子做什麽;大家聞到臭味後,小猴子、小貓、小狗是怎樣做的,小白兔又是怎樣做的;最後小猴子、小貓、小狗是怎樣改正錯誤的。

 2、交流討論。

 A、啟發幼兒結合日常生活,與同伴說壹說,議壹議周圍人亂扔垃圾的現象。

 B、引導幼兒思考:如何解決垃圾亂扔的問題?

 3、制作垃圾箱。

 A、啟發幼兒談論日常生活中垃圾怎樣處理,激發幼兒制作垃圾箱的興趣。

 B、提供硬紙板、小紙箱、紙盒、彩色紙等材料,鼓勵幼兒自選材料、夥伴、合作制作或裝飾垃圾箱。

 C、教師與幼兒***同選出幾個制作得比較好的垃圾箱放在活動角,供幼兒放垃圾。

 活動延伸:

 1、組織幼兒戴上塑膠手套,利用自制的垃圾箱,到幼兒園周圍拾垃圾。提醒幼兒要註意安全和衛生,主要撿紙張、塑料袋、易拉罐,並將撿到的垃圾分類放到公***垃圾桶中。要求幼兒拾完垃圾後,壹定要認真洗手。

 2、教師與家長***同督促幼兒平時不亂垃圾,看到別人亂扔垃圾後要及時給予糾正。在日積月累中逐漸養成幼兒自覺維護公***衛生的良好習慣。

 3、建議家長以身作則,不亂扔垃圾,做幼兒的榜樣。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不亂扔垃圾》 篇9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垃圾會汙染環境,滋生病毒與蚊蠅,危害人類健康。

 2、教育幼兒從小愛護環境衛生,培養幼兒把垃圾丟進垃圾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垃圾堆圖片

 活動過程:

 壹、讓幼兒了解垃圾會汙染環境,滋生病毒與蚊蠅,危害人們健康。

 1、教師放置垃圾桶在教室:

 教師:

 小朋友來聞聞有什麽氣味?(臭味)妳知道難聞的氣味中從哪裏來的?(垃圾桶)

 2、教師:小朋友聞到很難聞的氣味有什麽感覺?(難受)

 3、出示垃圾堆圖片:

 小朋友看看垃圾堆上有什麽在到處飛、到處爬?(蒼蠅、蚊子、老鼠、蟑螂)

 幼兒議論後,教師告訴幼兒:

 垃圾堆上有蒼蠅、蚊子、老鼠、蟑螂,它們會傳染各種疾病;還有各種病毒、細菌、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二、知道生活垃圾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丟棄的各種廢品,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註意愛護環境,把垃圾丟到垃圾桶裏。

 1、教師:

 小朋友知道這些垃圾是從哪裏來的?我們來看看垃圾中有哪些東西?

 教師用鉗子鉗出垃圾中的不同東西,讓幼兒逐壹說出其名稱:果皮、菜葉、塑料袋、包裝盒等。

 2、教師小結:

 人們日常生活中不要的、丟棄的東西就變成了垃圾,垃圾就丟在規定的地方,如垃圾桶內,由環保工人統壹送到垃圾站,再集中處理,這樣就不會影響環境衛生了。

 3、培養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教師:

 我們從小要講衛生,自己不要亂扔垃圾,督促他人不要亂丟垃圾,今天就來當幼兒園的環保小衛士,跟著老師來檢查幼兒園裏是否有亂扔的垃圾,把墻角、樹下的垃圾用火鉗鉗到塑料袋中,再扔到垃圾筒裏。

 教師帶領幼兒到幼兒園裏各個角落檢查。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不亂扔垃圾》 篇10

 活動目標

 1、樂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激發“幼兒園是我家”的意識。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亂扔垃圾照片、圖片。

 活動過程

 壹、組織幼兒觀看DVD

 1、觀看整潔、美麗的幼兒園

 2、滿地垃圾的校園 讓幼兒查看地面上有什麽,教師清掃地面。

 討論:小朋友往口袋裏撿垃圾,他做得對嗎?有什麽害處?應該怎樣做?

 小結:不對,有壹些鋒利的垃圾會紮傷小朋友的身體,還會弄臟小朋友的衣服和小手。

 妳看到亂堆放垃圾堆會有什麽表現?

 二、幼兒討論,大膽表達自己的的想法。

 幼兒討論:有了垃圾應怎麽辦?垃圾的"家"在哪裏?

 三、組織幼兒撿垃圾。

 四、總結,教育幼兒擔負起小主人的職責,愛護幼兒園。

 活動反思

 孩子們不能夠時時刻刻的想到環境保護,如果有更加吸引他的東西擺在他面前,多數的孩子就會把果皮紙屑丟在壹旁,針對此問題,我們又開展了此次活動,活動後,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夠做得很好了,但能有壹部分孩子自己主動地去扔垃圾了,應該說效果還是不錯。

 其實孩子不把垃圾扔到垃圾箱並不是他懶惰不去扔,尤其是小班的孩子,而是環保的概念在他們的小小心靈中還沒有定位、沒有記住,孩子們的亂丟垃圾現象多數是無意識的,老師就是在孩子這個模糊的意識下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處理問題。

 現在,班裏有意識的孩子不但自己能做得很好,還能提醒別的小朋友扔垃圾,如果哪個小朋友沒有將垃圾扔到垃圾箱,有的孩子救自己替他撿起來,有的就壹直追著那個孩子叫他把垃圾重新扔進去,從這壹點也看到了,孩子的確有能力,我們要相信孩子!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不亂扔垃圾》 篇11

 設計意圖:

 在圍繞我園探索性主題“我是桃園小主人”的實施過程中我和孩子們在園內觀察散步時發現在幼兒園的草地上、小樹林裏、大型玩具下有各種各樣的垃圾,糖紙、橘子皮、吃剩下的包裝袋、香煙頭等。孩子們對此現象提出了自己的問題:“這裏垃圾怎麽會這麽多?”“這些垃圾都是哪裏來的?”

 《指南》中提出教師應善於將幼兒在壹日活動中自發生成的具有發展價值、***同興趣的熱點及時捕捉住,與預設活動的內容有機結合,並在實施過程中關註幼兒即時生成的內容,給以適度的回應。

 我感到幼兒提出的這壹問題很有價值,它能引發孩子有關的很多想法,因而適時調整計劃,與孩子們壹起展開討論。通過討論,促進孩子實現經驗的互動,知道作為桃園的壹份子,我們都有責任關心桃園的整潔,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並延伸至提醒大家壹起來保護幼兒園的環境,讓我們桃園幼兒園更加美麗、更加整潔。讓孩子在這種經驗互動中,思維得到發展。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圖片,樂意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2、初步激發“我是桃幼小主人”的意識。

 活動準備:

 電腦、有關資料、圖片

 重點指導:

 1、觀看圖片:整潔的操場、教室等

 問:這是什麽地方?

 妳喜歡嗎?

 為什麽?

 (心情舒暢、給人以美的享受……)

 老師小結。

 2、觀看圖片:有垃圾的操場、教室等

 問:這裏都是什麽?

 怎麽會有這麽多垃圾的?

 妳看了,覺得怎麽樣?

 (看見了難受、玩得不開心)

 老師小結。

 3、問:我們應該怎麽做呢?

 幼兒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

 (把垃圾撿起來,扔到垃圾筒裏。

 做不亂扔垃圾的標記,掛在各處。

 看見亂仍垃圾的行為及時提醒、勸止……)

 師:我們這些小主人真棒,讓我們壹起行動起來吧!

 使我們的幼兒園更加整潔,更加美麗。

 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根據二期課改的精神,把表達與表現有機的進行整合,為孩子們創設了條件,使孩子們成為學習的主人,樹立了以“兒童發展為本”的理念,尊重孩子,把孩子們自己發現的問題交由孩子們自己解決,大家各抒己見,采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表達表現自己的認識,讓孩子與老師,孩子與孩子,孩子與環境發生互動,互相學習,互相感染,真正發揮了幼兒學習主人的作用,使孩子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