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楓橋夜泊簡筆畫

楓橋夜泊簡筆畫

楓橋夜泊簡筆畫畫法如下:

楓橋夜泊這首詩的配畫,首先我們要在右下角畫上壹艘小船,然後在船艙中畫上壹位詩人,船頭畫上壹盞燈,船後畫上壹棵大樹,並在遠處畫出雲朵和月亮,先給小船塗棕色,詩人塗深藍色,大樹塗棕色,湖面塗藍色,月亮塗淺黃色,寫出主題詩,楓橋夜泊詩配畫就完成啦!

《楓橋夜泊》全文及翻譯:

詩人張繼作客江南,路經蘇州,秋夜船泊於楓橋,壹首意境雋永、千古不朽的名作——《楓橋夜泊》誕生了。

原文:

楓橋夜泊(朝代:唐代)

作者: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譯文:

月已落下,烏鴉仍然在啼叫著,暮色朦朧漫天霜色。江邊楓樹與船上漁火,難抵我獨自壹人傍愁而眠。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的寒山古寺,半夜裏敲響的鐘聲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裏。

註釋:

楓橋:在今蘇州市閶門外。此詩題目也作《夜泊楓橋》。

夜泊:夜間把船停靠在岸邊。

江楓:寒山寺旁邊的兩座橋“江村橋”和“楓橋”的名稱。楓橋也叫封橋 。據《大清壹統誌》記載,橋原本不叫楓橋,這裏原來是水路交通要道,是往來船只停泊的碼頭,由於唐以前水匪倭寇經常進犯,故當時每到夜晚都要將橋封鎖起來,以策安全,因而起名叫封橋。

姑蘇:蘇州的別稱,因城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楓橋附近,始建於南朝梁代。相傳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蘇州市西楓橋鎮。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楓橋寺;另壹種說法,“寒山”乃泛指肅寒之山,非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