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關於俯視的詩句

關於俯視的詩句

1. 關於俯視的詩詞

《望嶽》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註解:

1、岱宗:泰山別名岱,居五嶽之首,故又名岱宗。

2、鐘:賦予、集中。

3、決:裂開。

4、淩:躍上。

韻譯:

泰山呵,妳究竟有多麽宏偉壯麗?

妳既挺拔蒼翠,又橫跨齊魯兩地。

造物者給妳,集中了瑰麗和神奇,

妳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層層雲氣升騰,令人胸懷蕩滌,

看歸鳥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壹日,我總要登上妳的絕頂,

把周圍矮小的群山們,壹覽無遺!

評析:

杜甫“望嶽”詩***三首,這壹首是寫望東嶽泰山的。詩以“望”入題,贊嘆東嶽,謳歌造化。希望淩頂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壯誌。

開首兩句,寫泰山的高峻偉大,先寫對它的仰慕,再寫它橫跨齊魯兩地的壯偉。三、四句寫近望,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寫遙望,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心胸為之蕩滌。最後兩句寫望嶽而生登臨峰頂之意願。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之雄心,顯示出他堅韌不拔的性格和遠大的政治抱負。“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

《登鸛雀樓》

作者: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註解:

1、鸛雀樓:在今山西省蒲縣西南,傳說鸛雀經常棲息於此。

韻譯: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沈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湧奔流。

若想把千裏的風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壹層城樓。

評析:

這是壹首登高望遠詩。寥寥數語,把景色寫得浩瀚壯闊,氣魄雄渾,放眼宇宙之無限,寓寄哲理之深沈。詩的兩聯皆用對仗,而且對得順乎自然,氣勢充沛,浩大無邊,渾然天成。“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被作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銘,遺芳千古。

2. 黃河頌俯瞰全景的詩句是什麽

黃河大合唱)黃河頌 光未然(朗誦詞)啊,朋友!黃河以它英雄的氣魄,出現在亞洲的原野;它表現出我們民族的精神:偉大而又堅強!這裏,我們向著黃河,唱出我們的贊歌.(歌詞)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金(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從昆侖山下奔向黃海之邊,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啊!黃河!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從妳這兒發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妳的身邊扮演!啊!黃河!妳是偉大堅強,像壹個巨人出現在亞洲平原之上,用妳那英雄的體魄築成我們民族的屏障.啊!黃河!妳壹瀉萬丈,浩浩蕩蕩,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將要在妳的哺育下發揚滋長!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將要學習妳的榜樣,像妳壹樣的偉大堅強!像妳壹樣的偉大堅強。

3. 俯視世間萬物的姿態,睥睨天下的句子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天為帳幕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伸長腿,恐把江山壹腳穿。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十步殺壹人,千裏不留行。

《七殺詩》

天生萬物以養民,民無壹善可報天。

殺殺殺殺殺殺殺! 不忠之人曰可殺!

不孝之人曰可殺! 不仁之人曰可殺!

不義之人曰可殺! 不禮不智不信人,

大西王曰殺殺殺! 我生不為逐鹿來,

都門懶築黃金臺,狀元百官都如狗,

總是刀下觳觫材。傳令麾下四王子,

破城不須封刀匕。山頭代天樹此碑,

逆天之人立死跪亦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