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有關兔的詩句,具體如下:
1、定知玉兔非常圓,化作霜風九月寒。——宋代·蘇軾《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
譯文:準曉得今晚的月亮非常團聚,江潮欲來秋風已帶著九月的清寒。
賞析:第壹首開頭兩句“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首句點明中秋。這壹年中秋,適逢睛朗,所以作者預知月亮會很圓,心情也倍加欣喜。次句寫晴秋的夜晚,風裏帶有霜氣,雖在仲秋,因地近錢塘江入海之口,已有九月的寒意。
2、涼簪墜發春眠重,玉兔煴香柳如夢。——唐代·溫庭筠《春愁曲》
譯文:在春寒中發簪也帶著涼意,床角的兔形小薰爐裏香料暗燃,覆蓋在煙幕中的柳樹給人以如夢似幻之感。
賞析:在寫了啞啞而下的珠簾之後,第三至八句描繪了美人空床獨眠的畫面。先描寫室內環境,再出現了睡夢中的女人的形象,其情景給人壹種淒清的感覺。不僅意境較為隱晦,語言亦時有生硬拗澀之處,與其詞之圓融自然有別。
3、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沈浮?——宋代·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
譯文:月從海底經過,會水的蝦蟆不用擔憂,可是那玉兔何曾學會遊泳呢?
賞析:作者在發問中,將神話傳說中的嫦娥、玉兔、蟾蜂、廣寒宮等巧妙地編織進去。忽而天上,忽而海忽而人間,忽而月宮。
創造出豐富絢爛、神奇多姿的浪漫主義藝術形象,使人在對神秘宇宙的探中,索思考中,同時得到了美的藝術享受,不失為壹篇詠月、送月佳制。
4、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唐代·李賀《李憑箜篌引》
譯文:月宮中吳剛被樂聲吸收,徹夜不眠在桂樹下逗留;桂樹下的兔子也佇立傾聽,不顧露珠斜飛寒颼颼!
賞析:結末兩句改用靜物,作進壹步烘托:成天伐桂、勞累不堪的吳剛倚著桂樹,久久地立在那兒,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壹旁,任憑深夜的露水不停地灑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濕,也不肯離去。
這些飽含思想感情的優美形象,深深印在讀者心中,就像皎潔的月亮投影於水,顯得幽深渺遠,逗人情思,發人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