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妳只關心李廣射石的箭,我卻關心他手上的弓

妳只關心李廣射石的箭,我卻關心他手上的弓

李廣,漢朝赫赫有名的“飛將軍”,若他

在現在,也是軍中壹個耀眼的人物

先來欣賞壹首唐代詩人盧綸的詩吧,這首詩是專門贊揚李廣的。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這首詩用來表現李廣的力量驚人,能把箭射進石頭中。

“中石沒鏃(zu)”這個成語就來源於此。

箭能射進石頭,除了李廣臂力驚人外,他佩戴的弓應該也是限量版。

俗話說“好馬配好鞍”,名將理當配良弓,何況李廣本來就是神箭手呢。

話不多說,我們就從壹些故事中來揣測弓的重量,並且認識幾種良弓。

在《三國演義》中蜀漢名將黃忠能開二石力之弓,百發百中。戰長沙時他本可以射殺關羽,幸二人都是義士,英雄惜英雄怎生下得了手。

壹石相當於現代的多少斤?

我們來算壹下。“石”是古代的重量單位。《漢書·律歷誌上》:“權者,銖、兩、斤、鈞、石也……五權之制,以義立之,以物鈞之。”

《中國古代度量衡圖集》記漢壹兩為15.6g,(漢朝時壹斤等於16兩),壹斤即249.6g。漢代,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所以,壹石等於60公斤,即120斤29952g約合29.95kg。因此漢代壹石約59.9斤。二石就是119.8斤。這樣算出來,黃忠也是力大無窮啊。

這張弓背在現代人身上,再騎著馬,估計又累又怕,更別提還舉弓射箭了。

武俠迷們壹定對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傳》不陌生,作品裏提到“射雕”,“射雕”是北方遊牧民族的至高榮耀,能夠彎弓射雕的無不是響當當的漢子。

作品裏有壹段這樣描述:郭靖半跪在草原上,擡起壹張重達二百斤的鐵弓,彎弓引箭弓如滿月,松手的瞬間箭就像流星壹樣射穿了大雕的脖子,這壹箭在射中第壹頭大雕後余力未消,竟射中了第二只大雕的肚子,如此精湛的箭法頓時迎來壹片喝彩。

我們從這兩個故事裏可以推測壹下,古代那些箭術高超的人,臂力都是非常人所及,否則壹張弓就能把人壓趴下。我們普通人,就乖乖地跪拜吧。

相傳,黃忠的弓,李廣的弓也不是普通的弓,是傳世名弓,我們也來扒壹扒。黃忠用的弓叫萬石弓,用的是比鋼鐵還要堅硬但非常輕的紫檀木制作而成的弓。

而李廣的弓叫靈寶弓。相傳靈寶弓輕巧,拉滿弓射出的羽箭卻可在百步內裂石。

古代比較出名的弓還有龍舌弓,相傳是呂布所用,還有商朝後羿用的落日弓,項羽用的霸王弓,北宋時期的遊子弓,神臂弓,成吉思汗用的射雕神弓等等。

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搜搜詳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