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不如相忘於江湖的全句和出處。

不如相忘於江湖的全句和出處。

出自《莊子·內篇·大宗師》:

“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為父,而身猶愛之,而況其卓乎,人特以有君為愈乎己,而身猶死之,而況其真乎?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呵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譯文:

死生是天命,人世有夜晝的永恒是自然。人對此不能參與其中,這都是事物的常情。那人只把天當作父親,還終身很愛戴它,何況那卓越的真人呢?人們只認為國君勝過自己,還終身很情願為他去死,何況那真人呢??

水源幹枯了,魚兒壹起在陸地上,用濕氣互相呼吸,用口沫互相沾濕,還不如在江湖裏互相忘掉。與其稱頌堯而譴責桀,不如把兩者忘掉來歸化那道。

天地賦予形體讓我承受,賦予生命讓我勞累,賦予衰老讓我安逸,賦予死亡讓我安息。所以把自己活著看作是樂事,也就是把自己死去看作是樂事了。

擴展資料: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體現莊子的“深情”:

相濡以沫,因為彼此需要;相忘江湖,因為不再執著。相遇壹笑,已是有緣;莫逆於心,更需珍惜!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不論是因以訛傳訛,機緣巧合,還是無意間的美麗錯誤,總之白話文含義的這個句子深得人心,也是完全符合現代行文習慣的佳句。

愛情男女,患難兄弟,因為各種原因無法相守或相處,都會拿出這壹句來留給彼此。帶著壹份傷感,帶著無限惋惜,帶著絲絲無奈,卻又只能假裝豪邁的告誡告訴彼此“相濡以沫,相忘於江湖。”

《大宗師》以義名篇,“大宗師”的“大”就是老子的“強為之名曰大”的“大”。大在這裏指道。“宗”就是老子說的“為萬物之宗”的“宗”,即是萬物的主宰。“師”是天地萬物所效法。所以,《大宗師》是莊子對老子道的思想的發揮,其主旨是講道是世界萬物的主宰,這是莊子的本體論。?

作者:

莊子,姓莊,名周,字子休(亦說子沐),宋國蒙人,先祖是宋國君主宋戴公。他是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

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