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求兩篇1000字作文,題材不限,快快快!!!!!,本人很急。

求兩篇1000字作文,題材不限,快快快!!!!!,本人很急。

與經典同行,為生命閱讀

——淺談中學詩歌教育

詩歌是壹種主情的文學體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練,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用豐富的想象、富有節奏感、韻律美的語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來抒發思想情感。詩歌是有節奏、有韻律並富有感情色彩的壹種語言藝術形式,在內容上最具有心靈性。形式上最富有審美意味,是文學的精華和靈魂。詩歌為人類提供了-個美麗的精神家園,是人的高尚的精神伴侶,在文學審美系統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孔子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他又說:“不學詩,無以言。”孔子是把學詩與生命聯系在壹起的。詩是生命中的壹部分,不可或缺。表現真實的情感,傳達真實的心靈,是詩歌生命的所在,靈魂的所在。所以,優秀的詩歌作品往往正是詩人對自然對生命對社會的深刻感悟和理性思考,是壹種人生的態度和生存方式。“知人論世”的讀書方法古人早就講過,作為學生如果通過讀懂詩人能了解生命洞悉人生,從而喚醒自己人生的價值的正確判斷,那麽,詩歌教學就成功了壹半。因此,我在現代詩歌單元的教學中,首先是以印發資料,學生自主查找信息,老師介紹等方式,讓學生了解壹些知名的現代詩人的生活和追求。並且通過課堂討論等,拉近學生和詩人和那個時代的距離。毛澤東的大胸襟大氣度,徐誌摩和新月詩派的深情與唯美,聞壹多的愛國熱血和執著,顧城的童心與迷惑,海子的純潔與抉擇……他們都代表了民族的精神和對生命詩性的理解。學生可以透過這些進行壹次對生活的審美對人性的反思。

朱光潛先生認為,讀詩“使人到處都可以覺到人生世相新鮮有趣,到處可以吸收維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2005年度詩人李偉業獲獎演說時說:“沒有生命元素就沒有詩。”我想,詩歌正是以它豐厚的人文特性潛移默化的敲擊著我們的心靈世界,對學生而言,學習詩歌無疑是對成長過程中的認知體系的壹次美的洗禮,對生命話題的壹次深切感悟。

語文課本中的優秀詩歌作品,處處閃爍著社會生活美和人的心靈美,所以,引導學生鑒賞詩歌的美,是培養他們感受美的能力的壹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詩人運用藝術化的語言不僅可以創造出壹個虛構的審美世界,而且,詩歌語言在本質上的虛幻想性常常能引發人們的無盡想象,從而領會詩中的精妙之處,感受詩中的語言美。通過鑒賞詩歌,調動和培養學生敏銳的審美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純正、高尚的審美趣味、性情得到陶冶,心靈得到美化。

那如何將詩歌之美傳遞給學生呢?

語言是詩歌的載體,而詩歌的語言所承載內容的濃度又超過了其它任何文學形式。古人雲:“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又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都是極有道理的,形象地說明了讀的重要性。語言僅僅靠老師講和分析是不能學好的。可是,我們現在的語文課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為什麽不多給點時間讓學生自己去讀,去體味,去揣摩呢?音樂美是詩歌區別於其他文學體裁的特質,在緩歌慢唱、密詠恬吟中把握詩的用韻,節拍,停頓,把握聲調的輕重緩急,字音的響沈強弱,語流的疾徐曲折,這就是詩歌的音樂美,古人“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歌詠之”。我們的詩歌教學也不能違背詩歌最本質的審美規律。學詩歌尤其要重視讀。

我把朗讀過程分為正確朗讀、流利朗讀和情感朗讀這三個梯度進行,每個梯度又可用分組朗讀、單人朗讀、齊讀、分配讀等方式進行。用美讀法來體味詩歌的“三美”,即音樂美、意境美和語言美。

文學是壹種多維的,復雜的,廣延性極強的事物。不過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最早研究文學的科學都叫“詩學”,“詩論”,即以對文學中最早發生的詩歌這壹類型的研究來統領對整個文學的研究,實際上是以部分代替整體。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其中壹個重要的環節就是詩詞歌賦的教育。

詩是壹種語詞凝練?結構跳躍,富有節奏和韻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達思想感情的文學體裁。詩可以分為抒情詩與敘事詩,格律詩與自由詩等。詩的基本特征是凝煉性,跳躍性,音樂性。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詩歌內容的把握不是壹個重點,而詩的格律和意境是壹個重點也是難點,體味詩情更是重中之重。在中學語文課本中學生接觸較多的是近體詩、詞和新詩

其次,引導學生溶自己的情感於詩作品,以獲得豐富的內心體驗。

詩是重情的,情感是詩的的生命和內核。因而在引導學生鑒賞詩歌美時,更應註意讓自己的身心溶進作品中,對待人的情感再體驗、再經歷,以獲得詩人豐富的內心世界。在教學中施行這壹方法時,必須註意“因詩而異”地去理解詩人在詩作中所包涵的思想感情,而不能由著自己的喜好,隨意進行闡釋。如鑒賞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時,老師可先介紹作者寫作時的背景是,詩人被流放,途中忽聞赦書,而放舟下江陵。接著引導童溶情於詩、反復誦讀.體會作者遇赦返鄉時喜悅的心情。其二,學生在鑒賞詩作時不能只是詩人原有情感的復述,教師在壹定程度上,要引導學生進行壹次再創造,讓學生以積極進取的精神,用自己感情經歷去消融詩人的感情經歷,使之成為自己感情歷史的壹部分。如上述李白的詩,因學生根本不曾被流放過,且不曾遊歷過三峽,教師便可以引導他們以各自的理解來“消溶”它,或從中感受高速前進的喜悅、或從中領略化驗為夷的快感……這種“溶情於詩”的創造,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審美效果。

再次,在充分理解詩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畫面想象,從中領會詩歌的意境美。

詩歌重抒情,而情感往往是跳躍、波動的,真正優秀的詩歌是句斷而意不斷,通過似斷非斷的變化,給欣賞者提供想象的空間。教師在引導學生鑒賞詩作時可以先通過背景介紹或詞句講解,讓學生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想象與聯想,把詩中有、無、隱、顯的空間填補起來,在腦中形成壹幅與詩歌內容相符的圖畫。讓詩中的意境過理解、想象、聯想,得到充分的還原、再現。如在鑒賞“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萊花稀”這壹詩句時,教師可先通過講解詩中出現的四個物象的特點,再讓學生依據詩中的描寫顏色的詞,對詩句進行想象,在頭腦中完成壹幅江南春天多姿多彩的圖畫,進而從感受作者帶給讀者的江南春天的喧鬧感覺。再如初中課本中出現的長篇詩歌《賣炭翁).也可用上述的方法,讓學生先想象出冰天雪地中拉署炭車的賣炭老人的形象,再進壹步通過聯想,充分感受這首詩的意境,並從中領會詩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在詩歌教學中註意引導學生鑒賞詩歌同類型的詩歌的不同感情基調,自然人境,或抑揚頓的美,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我國乃至世界燦爛的文化,或輕重張馳,力求通過心、口、耳並用詩文化,而且能讓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我的媽媽

想起媽媽,我有無數事情可說,反而不知如何開頭,只好遠遠的扯起。我長的據大家說是很像爸爸的,我自己倒不覺得,但我的頭發又粗又黑又多,這壹點毫無疑問的像媽媽。媽媽的頭發這幾年來掉的很厲害,但是看上去還是很濃密,這就是基數大的明證了。乾隆皇帝用純金造寶塔放他老媽的落發,連孝心都是金光閃閃的,我這樣的窮學生可學不起。人在外地上學,媽媽生日也無法回去煮壹碗長壽面,大概也就能寒假回家時給媽媽染染頭發。再早壹些的時候,我有時還承擔替媽媽拔白頭發的任務,後來拔不勝拔,就在方法上與時俱進了。雖然我媽抱怨我不熟練,染得太慢,但她還是表揚我染得很好。這麽說來簡直有些傷感,這完全不是我的本意,不知何以至此。其實我媽媽很顯年輕的,人家全不相信她有我這麽大的女兒,對於這壹點她在漫長的歲月裏曾經多次帶著不加掩飾的得意跟我和我爸轉述,我稍大後就懂得立即奉上諂媚的附和,不過我爸就不會像我這麽配合了。

我媽可不止是顯的年輕,雖然她經常在家喊:老了老了,並列舉各種證據,其實她的工作比年輕時還多還忙,人好像比年輕時還愛買愛穿新衣服。我爸就笑話說,“比女兒還愛打扮,*******(為尊者諱,此處略若幹說法)^_^”,不過我媽是不會理會的。每每上街歸來,不管多麽疲勞,總有精神把燈都打開,在鏡子前把新衣服試來試去,還要找出舊的搭配來搭配去,並對我賴在沙發上懶得去試衣服的行徑極度鄙視,逼我要向她學習,換衣服出來給她看。這也就罷了,如果上班回來非常高興,也多半是因為新衣服受到恭維贊美了,這種開心往往能持續好幾天!就是諂媚如我,也忍不住公開嘲笑她的虛榮。我媽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但是拒不承認,說:“我這是熱愛生活,不像妳們兩個懶惰無聊。”說實話,我經常覺得我媽是很好看的,但是這個感覺可能感情色彩太濃。不過既然我媽都能昧著良心說我是美女,那我自然也該投桃報李壹下。

寫到這裏,想起壹個童年印象來。我的童年過的非常混沌,只剩下些片斷而已。我記得我媽有壹件淡青色的絲綢襯衣,她穿著很好看,所以也常穿,後來越洗那青色就越淡的發白了。這個回憶的重點是,我小時候拉著媽媽的手,很喜歡偷偷把袖口上的那個扣子解開,把手伸進去摸她的手她的腕她的胳膊,那麽溫暖光滑豐腴,那種親昵的撫摸的感覺真好。有壹個印象就是她穿著這件青色的襯衣在街上走,我就又亂摸她,結果忘了她有沒有阻止我,只記得她當時另壹只手拎著給我買的糖。我也喜歡摸我外婆的手,她那時就已經老了,手上的皮松松的,觸感不同,可是也很好。我小時候的比較結果是:媽媽的胳膊摸著更有彈性,更舒服。現在我還是喜歡摸媽媽的胳膊,把臉湊上去小狗壹樣蹭來蹭去的,不過我有點兒不好意思,所以比較克制,不比小時候肆無忌憚了。但是我就不記得我媽怎麽溫柔的撫摸過我,肚子疼的時候媽媽會給我揉揉,但是平時她就只喜歡亂掐我捏我,還說“嗯,真結實。捏著也有成就感。”太邪惡了!

我媽年輕的時候特別瘦,大學時壹度連80斤都不到。壹直到結婚還是很瘦,我爸爸也很瘦,我小時候也不愛吃飯,很瘦。我媽說,我小時候我們壹家三口出去,人家的眼光都是充滿同情的。-_-b…汗。為了我小時候不愛吃飯,我媽可是操盡了心,每天都要挑著花樣做飯,為了吸引我吃飯,還把別的小朋友都叫到我家來請人家吃飯,希望造成大家搶的局面來促進我吃,各種開胃健食的藥更不知試了多少。好在我小學三四年紀以後就慢慢變得很能吃了,現在我就很結實啦!如今我也不瘦,我媽媽也已經不可抑制的變胖了,爸爸的腰也要控制不住了,哈哈。經常聽到我媽抱怨小肚子的問題,叫囂著要減肥,吃飯時要克制,要運動,真是此壹時彼壹時啊。

我媽除了虛榮,還小資無比。而且還是那種欲小資而不得的小資,這太致命了。多年來的愛看愛情片,讀言情小說,喜歡漂亮東西,長籲短嘆,傷春悲秋,顧影自憐,附庸風雅,種種表現,我簡直羞於描述,雖經我和我老爸無數冷嘲熱諷,熱情始終不改,庶幾可用“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形容。我媽這樣壹個敏感自戀並且酷愛抒情的女子,生不逢時,出身貧寒,錯過了成為小資的最佳季節和土壤,事實上只曾做過80年代所盛產的文學女青年。其實80年代那種宏大的理想主義氣質部分的與她的本性相違,所以最後她的文學女青年也做的比較業余。真是可惜了她對“優雅”“精致”“豐裕”“遠方”“多情”“藝術”種種詞語和它們背後所指向的壹切的迷戀。為人女兒,我本不該這麽刻薄,但是我媽是我見過的最可愛的偽小資,我對她的小資特質的親切和熱愛,是非為人女兒者體會不到的,所以我也就懶得表白了。

我的媽媽還很不講道理。這壹點在她和我爸吵架時表現的最為明顯,其他時候屬於偶爾露崢嶸型的。她的不講道理和虛榮小資壹樣,是絕對不屑於掩飾的。例如在她和我爸爭執的時候,我就必須站在她壹邊。小時候我還比較天真,還說:“我也得考慮妳們誰說的對,才能決定幫誰啊。”結果我的媽媽給我當頭壹棒:“我要是對,還要妳幫忙幹什麽!就是不管我對不對,妳都站在媽媽壹邊,才能見出妳和我親!”——醍醐灌頂,受教受教。從此我才明白人和人交往時,特別是和女孩子交往時,有時也要尊重人家不想講道理的權利。有的人對這壹點明白的很晚,這就是沒有家教或者領悟力太差的表現,因此吃虧那也是成長的代價了。我們家吵架的壹般過程是很程式化的:1,我媽發難(總歸是我爸做錯了什麽)——2,爭吵——3,冷戰若幹小時——4,我百般遊說我爸道歉(這時候要戰略性地忽略誰的錯比較多的問題),安撫我媽――5,我爸道歉,我媽擺架子,反復挑剔道歉的用詞用語,猶如壹個嚴苛的外交官6——我媽終於被我們兩個逗笑——7,做飯,吃飯,恢復正常――8,余震,偶爾還提起壹下表示不滿。這種場面我不知經歷了多次,所以遇到的時候全無害怕,偶爾厭煩,因為過程實在太相似了,結局壹望而知,只能壹邊默默感嘆他們兩個沒有創意,壹邊完成屬於自己的那部分使命。步驟5是幾乎永遠沒有例外的——大家都是學過概率論的人啊,妳們想想…算是作為本段段首句的支撐句好了。另壹點經驗就是爭論正義之所在有時是沒有意義的,放下無謂的爭執,在恰當的時候進行妥協,其理論依據在於收益大於成本,並被實踐證明是推動事情向好的方向發展,避免拖延使雙方受損的重要手段。這壹重要的思想有人要通過血淋淋的歷史事實或者冷冰冰的政治理論分析才能得到,還自以為是什麽獨得之秘,得意洋洋的講來講去。我可不相信他們是在沒有爭吵的家庭長大,所以不得不感嘆某些“學人”大概面對生活這壹偉大寶藏時缺乏理解力和總結力^_^。

上面提到步驟8——余震,這就是我媽另壹個特點,小氣小心眼的例證了。小心眼是我媽媽極少數平常就肯承認的缺點之壹。像“我就是不講道理”這種大實話,她就只肯在步驟5和6之間偶爾無心的說出。而虛榮和小資,她是不以之為恥的。據我媽自己供稱她是從小就很小心眼的,很容易和小朋友生氣,壹旦生氣就不理人家,巷子裏遇到時正眼也不看壹下,只斜斜的瞅著別處,差壹點要撞到墻上去。像這種事情,我可從來沒幹過。她要不是愛生氣,也不會和我爸發生那麽多次沒創意的爭吵了。而且吵架的時候言詞也很沒新意,還總愛把很久之前的舊帳翻出來,都快能整理出段子了,雖然我不敢建議她模塊化操作,但是對這種明顯落入下乘的吵架不知腹誹了多少次。我當然很少跟我媽爭執,幾乎只有聽訓的份兒,但是有時也難免解釋壹兩句。這種時候就形成壹種類爭吵的局面,顯然,從來都是以我低聲下氣的求和來結束的。生氣的時候不是沒想過從此不理她了,但是我從小就非常有理性,考慮壹下我能不能壹輩子不和媽媽說話呢?顯然不能也沒有必要。那麽堅持三個月不說,和堅持三天不說,和現在就去求和有什麽區別?難道能指望她主動示好嗎?所以我雖然很多時候並不認同她的意見,但是總是抱著委曲求全,大局為重的良好心態迅速打破僵持,在表面上放棄自己的看法。在這壹點上我比我爸爸要識時務的多。所以我媽承認自己在三點上不如我,不如我大度,不如我狠心,不如我有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