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古代關於任用人的詩句

古代關於任用人的詩句

1.收集關於古代將領的詩詞歌賦

嶽飛詞選

嶽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出身貧寒,二十歲應募為“敢戰士”,身經百戰,屢建奇功,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將。紹興十年(1140)統率嶽家軍大破金兵於郾城,進軍朱仙鎮,準備渡河收復中原失地。但朝廷執行投降政策,勒令其退兵。後被趙構、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嶽飛流傳下來的作品不多,但都是充滿愛國激情的佳作。有《嶽武穆集》,為後人所編。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裏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滿江紅

寫懷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滿江紅

登黃鶴樓有感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

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裏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請纓提銳旅,壹鞭直渡清河路!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

2.古代有關生死觀的詩句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註釋]1. 人傑:人中的豪傑。漢高祖曾稱贊開國功臣張良、蕭何、韓信是“人傑”。

2.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國殤》:“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3. 項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曾領導起義軍消滅秦軍主力,自立為西楚霸王。

後被劉邦打敗,突圍至烏江(在今安徽和縣),自刎而死。[今譯] 活著的當作人中的豪傑,死了也應是鬼中的英雄。

人們到現在還思念項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東。[解說] 這首詩起調高亢,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傑,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

愛國激情,溢於言表,在當時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但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但求茍且偷生。

因此,詩人想起了項羽。項羽突圍到烏江,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整齊鼓。

項羽自己覺得無臉見江東父老,便回身苦戰,殺死敵兵數百,然後自刎。詩人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

全詩僅二十個字,連用了三個典故,但無堆砌之弊,因為這都是詩人的心聲。如此慷慨雄健、擲地有聲的詩篇,出自女性之手,實在是壓倒須眉了。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壹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今譯 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苦辛,如今戰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周星。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裏的浮萍。

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下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壹片愛國的丹心映照汗青。

作者簡介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愛國詩人。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

南宋末,全力抗敵,兵敗被俘,始終不屈於元人的威逼利誘,最後從容就義。他後期的詩作主要記述了抗擊元兵的艱難歷程,表現了堅貞的民族氣節,慷慨悲壯,感人至深。

註釋 ①零丁洋:在今廣東中山南的珠江口。文天祥於宋末帝趙昺祥興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軍所俘,囚於零丁洋的戰船中,次年正月,元軍都元帥張弘範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堅守崖山的宋軍統帥張世傑。

於是,文天祥寫了這首詩。②“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為官以來的種種辛苦。

遭逢,遭遇到朝廷選拔;起壹經,指因精通某壹經籍而通過科舉考試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寶佑四年(1256)以進士第壹名及第。

③幹戈寥落:寥落意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間的戰事已經接近尾聲。

南宋亡於本年(1279),此時已無力反抗。四周星:周星即歲星,歲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環壹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

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詩時四十四歲,這裏四周星用整數。舊註多以“四周星”為文天祥1275年應詔勤王以來的四年,其實本詩前兩句應當合起來理解,是詩人對平生遭遇的回顧。

④“山河”句:指國家局勢和個人命運都已經難以挽回。⑤惶恐灘:在今江西萬安縣,水流湍急,為贛江十八灘之壹。

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敗,經惶恐灘退往福建。⑥“零丁”句:慨嘆當前處境以及自己的孤軍勇戰、孤立無援。

詩人被俘後,被囚禁於零丁洋的戰船中。⑦汗青:史冊。

紙張發明之前,用竹簡記事。制作竹簡時,須用火烤去竹汗(水分),故稱汗青。

賞析 這首詩是文天祥被俘後為誓死明誌而作。壹二句詩人回顧平生,但限於篇幅,在寫法上是舉出入仕和兵敗壹首壹尾兩件事以概其餘。

中間四句緊承“幹戈寥落”,明確表達了作者對當前局勢的認識:國家處於風雨飄搖中,亡國的悲劇已不可避免,個人命運就更難以說起。但面對這種巨變,詩人想到的卻不是個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遺憾兩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軍事上取得勝利,從而扭轉局面。

同時,也為自己的孤立無援感到格外痛心。我們從字裏行間不難感受到作者國破家亡的巨痛與自責、自嘆相交織的蒼涼心緒。

末二句則是身陷敵手的詩人對自身命運的壹種毫不猶豫的選擇。這使得前面的感慨、遺恨平添了壹種悲壯激昂的力量和底氣,表現出獨特的崇高美。

這既是詩人人格魅力的體現,也表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處遠遠超出了語言文字的範圍。

3.描寫古代名人的詩句

杜甫 《飲中八仙歌》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中眠。

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曲車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

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繡佛前,

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壹鬥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聖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鬥方卓然,高談闊論驚四筵。

《飲中八仙歌》是壹首別具壹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詩”。八個酒仙是同時代的人,又都在長安生活過,在嗜酒、豪放、曠達這些方面彼此相似。詩人以洗煉的語言,人物速寫的筆法,將他們寫進壹首詩裏,構成壹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圖。

八仙中首先出現的是賀知章。他是其中資格最老、年事最高的壹個。在長安,他曾“解金龜換酒為樂”(李白《對酒憶賀監序》)。詩中說他喝醉酒後,騎馬的姿態就象乘船那樣搖來晃去,醉眼朦朧,眼花繚亂,跌進井裏竟會在井裏熟睡不醒。相傳“阮鹹嘗醉,騎馬傾欹,人曰:‘個老子如乘船遊波浪中’”(明王嗣奭《杜臆》卷壹)。杜甫活用這壹典故,用誇張手法描摹賀知章酒後騎馬的醉態與醉意,彌漫著壹種諧謔滑稽與歡快的情調,維妙維肖地表現了他曠達縱逸的性格特征。

其次出現的人物是汝陽王李琎。他是唐玄宗的侄子,寵極壹時,所謂“主恩視遇頻”,“倍比骨肉親”(杜甫《贈太子太師汝陽郡王琎》),因此,他敢於飲酒三鬥才上朝拜見天子。他的嗜酒心理也與眾不同,路上看到

4.古代詩詞裏激勵人的句子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易經》 2、發奮忘食,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

———《論語》 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論語》 4、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大學》 5、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8、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9、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10、不鳴則已,壹鳴驚人。

——《史記·滑稽列傳》 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1、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史記·陳涉世家》 12、壹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後漢書·陳蕃傳》 13、有誌者,事竟成。———《後漢書·耿弇傳》 14、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國魏晉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6、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龜雖壽》 17、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8、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後出師表》 19、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 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 20、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將進酒》 21、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北宋神宗時期,王安石力主變法,反對因循保守,提出這壹著名的“三不足”論斷。

22、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 23、位卑未敢忘憂國。

———陸遊《病起書懷》 元明清: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 2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25、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顧憲成 26、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明日歌》 27、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顧炎武 28、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竹石》 29、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林則徐 30、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

5.古代詩歌中關於人才的詩句

論詩五絕 清 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滿江紅 魏了翁 逢著公卿,誰不道、人才難得。

須認取、天根壹點,幾曾休息。 未問人間多少士,壹門男子頭頭立。

只其間、如許廣文君,誰人識。 冠蓋會,漁樵席。

豪氣度,清標格。 要安排穩當,講帷詞掖。

蜀泮堂堂元不惡,猶嫌偏惠天西壁。 囑公卿、著眼看乾坤,搜人物。

雜詩 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壹格降人才。

出都留別諸公 康有為 天龍作騎萬靈從,獨立飛來縹緲峰。 懷抱芳馨蘭壹握,縱橫宙合霧千重。

眼中戰國成爭鹿,海內人才孰臥龍? 撫劍長號歸去也,千山風雨嘯青鋒。與菽園論詩兼寄任公孺博曼宣 康有為 壹代才人孰繡絲,萬千作者億千詩。

吟風弄月各自得,覆醬燒薪空爾悲。 正始如聞本風雅,麗葩無奈祖騷詞。

漢唐格律周人意,悱惻雄奇亦可思。將進酒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樂府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壹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壹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擬行路難十八首 六 鮑照 對案不能食,① 拔劍擊柱長嘆息。

丈夫生世能幾時? 安能疊燮垂羽翼?② 棄檄罷官去,③ 還家自休息。 朝出與親辭, 暮還在親惻。

弄兒床前戲, 看婦機中織。 自古聖賢盡貧賤, 何況我輩孤且直。

④註釋 ①本篇原列第六首,言孤直難容,只得退出仕途。這詩見出壹個才高、氣盛、敏感、自尊的詩人在貴族統治社會壓抑下的無可奈何之情。

6.描寫人心叵測的古代詩句

《天可度》

作者唐代白居易

天可度,

地可量,

唯有人心不可防。

但見丹誠赤如血,

誰知偽言巧似簧。

勸君掩鼻君莫掩,

使君夫婦為參商。

勸君掇蜂君莫掇,

使君父子成豺狼。

海底魚兮天上鳥,

高可射兮深可釣。

唯有人心相對時,

咫尺之間不能料。

君不見李義府之輩笑欣欣,

笑中有刀潛殺人。

陰陽神變皆可測,

不測人間笑是瞋。

擴展資料:

壹、譯文翻譯

度:測算。②量:丈量。《天可度》是《新樂府》五十首中的壹首,旨在“惡詐人也”。這兩句是說,天有多大可以測算,地有多長可以丈量,唯有人心之險惡難以預料,難以防備。這是白居易作為諫官(左拾遺)對官場狀況觀察後所作的藝術概括,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白居易在這裏說“天可度,地可量”的依據,大約源於《淮南子》“天文”和“地形”兩篇的下述兩段文字:“天有九野,九千九百九十九隅,去地五億萬裏。”“禹乃使太章步,自東極至於西極,二億三萬三千五百裏七十五步;使豎亥步,自北極至於南極,二億三萬三千五百裏七十五步。”這是中國古代學者和術士對天地大小遠近的認識。

二、寫作背景:

中年在官場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長別,世事從今口不開”,但仍寫了許多好詩,為百姓做過許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著紀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寫過壹些小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