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新,1957年生於湖北均縣(現在丹江口市)。1978年入武漢大學中文系讀書。1982年畢業,分配到湖北鄖陽師專任教。1985年借調到北京《詩刊》社從事編輯工作,1990年離開。1992年去英國。1994年歸國,在北京教育學院中文系從事教學工作。出版的詩集有《紀念》(1985年)、《遊動懸崖》(1997年)等。
2.山那邊的海——關於《在山的那邊》(王家新)
《在山的那邊》是我在二十多年前寫下的壹首詩,那時我還是壹個從邊遠山區來到大學校園不久的大學生。因此,對我來說,重讀這首詩,猶如翻開封存多年的老相冊,重又看到了那個不無稚氣、卻讓人感嘆和懷念的早年的我。
顯然,《在山的那邊》起源於童年經驗。我生於湖北西北部山區的武當山下,父母為中小學老師,從小隨著父母的工作調動,在五六個地方生活過,但壹直沒有走出山裏的世界。世界對於幼年的我來說,就是放學後壹片寂靜的校園、山川中那道清澈的河流以及環抱著這壹切的無言的群山。
而我偏偏又是壹個耽於幻想、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的少年。詩的開頭兩句,正是我“小時候”的真實寫照。我想幾乎在每壹個人的童年和少年時期都有壹些“隱秘的想望”,而詩中的這種對“山那邊”的遙望和幻想,構成了我小時候特有的秘密,在今天看來,它還隱秘地影響到我的壹生。
但是,僅僅如此,還不足以構成壹首詩。於是,“海”在我的生活中並最終在這首詩中出現了。“海”的出現,恰好與“山”形成了對應,顯現出壹種詩的結構。這裏的“山”與“海”,可以從隱喻的意義上來讀解:山,壹個實際生活的世界,封閉、灰暗、壓抑;海,壹個想像性的世界,開闊、光亮、自由。海,是山川陸地的結束,另壹個世界的開始。海,從古到今,都是對人的自由天性、對人的想像力的召喚。而這些含義,在我年幼時都不可能意識到。我只是憑借著我那耽於幻想的天性在遙望山的那邊,在想像海的那壹片藍色。
然而,正如人們所知,這種對另壹個世界的幻想,在現實生活中是最易受到挫折的。可以說,任何“不務實際”的幻想,在“鐵青著臉”的現實面前,都有它破滅的壹天。我在自己的青少年時期壹再經歷過這樣的讓人的內心深受刺痛的時刻。然而,不可思議的是,幻想受挫,但那種理想主義的精神卻在生命中紮下了根來。它因在現實環境中受挫變得更為內在、也更為倔強了!詩的第二節所主要揭示的,就是這種對“海”的信念。也許是由於不屈的天性,也許是我在上初中時讀到的壹句格言“只要沿著江河走,就壹定能發現大海”,給了我這種信念。而這時的“海”這個童年時的夢也被提升到整個人生的層面來重新理解,它已和第壹節中的海有所不同,它已具有某種人生理想的象征色彩了。“是的,我曾壹次又壹次地失望過/當我爬上那壹座又壹座誘惑著我的山頂”,也許任何理想都是壹個誘惑的圈套,任何理想都可望而不可即,然而正是在這艱難曲折的求索過程中,人生被提升和充實,人生被賦予了希望和意義,“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壹次次漫濕了我枯幹的心靈……”
命運就這樣造就了我們這樣壹代。我們這壹代,生於五六十年代,從小受的是理想主義教育,經歷過“文革”和上山下鄉,在“文革”結束後又來到大學校園,有人稱我們為理想主義的壹代,又有人稱我們為幻滅的壹代。理想主義培養了我們的幻想和精神氣質,但我們也是為“理想”的虛妄付出過最慘重的代價的壹代。在我的同代人中,有許多人歷盡磨難而依然保持著理想主義的精神,但也有許多人到後來心如死灰,變得非常迷惘。正是基於對同代人的這種了解,我在這首詩的後來這樣寫道:“人們啊,請相信”,這是對我的同代人講話,但同時也是對我自身的激勵:相信人生存在著壹種更高的境界,相信在翻過無數座山後終會攀上這樣壹個峰頂,相信在歷盡磨難後那“最終的海”終會照亮我們的眼睛和生命……
今天重讀這首詩,我當然感到了它在藝術上的稚氣,因為詩歌指給我們的道路,其漫長和艱辛,都遠遠超出了我在年輕時的想像。在實際生活中,雖然我已無數次地見過我在童年時所向往的海,但是我心目中的那個“海”依然遙不可即。那麽,對於現在的我,什麽才是最重要的呢?依然是“信念”。如果我不能在壹個更高的層面上重新達到這種肯定,那就很難設想我在以後的生活中還會堅持下去。重讀《在山的那邊》,並遙望童年的方向,我再次感到了這壹點。
二、課文剖析
1.寫法精講
全詩分為兩部分。第壹部分,寫童年時候我的想望和困惑,其中的“山”和“海”就是現實中真實的“山”和“海”。第二部分,寫長大後我的拼搏和奮鬥,其中的“山”象征了困難,“海”象征了信念。
本詩的語言是非常凝練、形象而又有豐富內涵的。詩的第二節中,“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給我的幻想打了壹個零分”壹句非常形象,我本希望看見大海,結果好不容易爬上山頂,望見的依然是山,“我”真是大失所望,沮喪極了。詩人寫大山好像人生氣時那樣“鐵青著臉”,將大山擬人化了,表面上是寫山的顏色,實際是寫自己的心情難過,這樣寫既形象又生動。這也正體現出詩歌的語言特點:用形象的語言來表達詩人主觀的感受。正如杜甫的詩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感物傷懷的時候,看見美麗的花也像在流淚壹樣。再有詩的第五節中“壹顆從小飄來的種子,卻在我的心中紮下了深根”壹句有豐富的內涵,體現了詩歌含蓄的特點。飄來的東西是很輕的,為什麽會紮下深根呢?“種子”比喻媽媽給“我”的信念,然而童年的認識畢竟是膚淺的,所以說是飄來的。後來“我”不懈努力,這種信念就在“我”心中紮下了深根。理想的樹立也需要日積月累,像滴水穿石那樣才能讓它紮下深根。另有詩的第五節中“是的,我曾壹次又壹次的失望過,當我爬上那壹座座誘惑著我的山頂,但我又壹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壹句中的三個量詞用得凝練而又富有內涵,“壹次又壹次”強調了“我”失望的次數多;“又壹次次”強調了“我”的努力,不灰心;“壹座座”,說明“我”遇到的困難非常多。同時,這句詩給我們以啟示,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企圖壹舉成功,要能承受住失敗和挫折的打擊。跌倒後要能爬起來,只要堅持下去就壹定能成功。
2.重點精講
在朗讀訓練中品味揣摩語言。
在朗讀中,同學們可能會遇到這些問題。①為什麽說是“隱秘的想望”?詩人小時候想望山那邊的海,爬山是為了望見大海,這個想望並沒有告訴他人,所以說“隱秘”。②為什麽說:“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這是擬人手法。“我”爬上山頂,滿以為能夠看見大海了,望見的卻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喪,所以望見那邊的山,看起來就像“鐵青著臉”。山色是青的,只因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鐵青著臉在那裏怪我癡心妄想,笑我幼稚可愛。③“給我的幻想打了壹個零分”這壹句是什麽意思?我原以為壹座山的那邊就是大海,現在明白這是幻想,所謂“零分”就是說幻想全然落空。④“壹顆從小飄來的種子”比喻什麽?為什麽說是“飄來的”?比喻壹個信念,媽媽給我的信念,山那邊是海。媽媽是由我的癡想、疑問而說起這話的,這話也並非確指理想,所以說是飄來的。⑤“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壹次次漫濕了我枯幹的心靈……”這些詩句是什麽意思呢?詩人確信遠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實現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蕩,鼓舞著“我”不懈地奮鬥,就像聽到大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枯幹的心靈”比喻對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濕了我枯幹的心靈”,就是說,理想滋潤著心靈,使心靈不再枯幹,變得充實而有活力。⑥“在壹瞬間照亮妳的眼睛”蘊含著怎樣的意味和感情?先要想為什麽“照亮”,可以想見這“全新的世界”是光輝燦爛的。再想照亮前後的心情,能體會到那壹種驚喜,理想境界的實現使人興奮、驚喜。
3.難點精講
詩中所說的“海”是什麽呢?詩人說,“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是壹個全新的世界”。這就是說,“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
山那邊是海,這“山”不是壹座山,而是無數座山。爬上壹座山是非常吃力的,爬無數座山,那就更要歷盡艱險。這就是說,理想的實現是要歷盡千辛萬苦的。
壹方面因為渴望早日實現理想,壹方面因為對實現理想的艱巨性估計不足,以為爬上壹座山,就能看見大海,就能達到理想境界,可事實並非如此,就不免失望、沮喪。
“小時候,我常伏在窗口癡想/山那邊是什麽呢?”神往山那邊的新天地,是童年的遐想。“媽媽給我說過:海/哦,山那邊是海嗎?”這就是說,媽媽指點了理想,喚起了我的想望。然而童年的認識畢竟是膚淺的,以為壹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壹旦望不見海,望見的依然是山,於是大失所望。
長大了,詩人領悟了,媽媽所說的海,是信念凝成的海,海很遙遠,但是並非虛無縹緲。理想和信念,使人不畏長途跋涉,“壹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詩人把自己的人生感悟,把自己的堅定信念,告訴人們,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長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撓地堅持奮鬥,理想境界終將實現。
這首詩表達了壹種信念,表達了壹個哲理。詩人取象於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難,用爬山比喻艱苦奮鬥,意象壯闊,意蘊豐富。壹個“山”字,既可以指壹座山,也可以指無數座山,由壹個意境翻出壹個新的意境,詩意在跌宕中推進,感情也波瀾起伏,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學習這篇文章,首先應針對閱讀中的字詞障礙查字詞典予以解決。繼而整體感知文章的內容,感悟詩中的思想感情,探究詩中的“山”與“海”蘊含的意思。其次品味揣摩詩中的語言,了解詩歌語言生動、凝練、含蓄而又富有內涵的特點。最後,聯系自身生活,談談自己是否有與作者同樣的經歷和感受,從而起到感悟人生的目的。
1.詩歌:文學體裁的壹種,它要求以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地表達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壹定的節奏和韻律。
2.詩歌的特點:①詩歌的內容是社會生活最集中的反映。②詩歌有豐富的感情和想像。詩歌是直接抒發作者的感情,從感情上打動讀者的。③詩歌的語言是精煉的、形象的、音調和諧、節奏鮮明的。④詩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為單位,而是以行為單位的,分行的主要根據是節奏。
3.《在山的那邊》導讀(趙尋)
《在山的那邊》述說的,顯然與他自童年起就壹直伴隨他的挫折經驗以及在這種挫折中他的日見深沈的感悟和信念有關。然而,詩歌是壹種特殊的藝術,它要求詩人用“形象”而非簡單的、概念化的語言來處理他所反復體會的痛苦、激情、信仰和經驗。王家新沒有像很多人壹樣把他在生活中所遭受的折磨變成壹種憤懣的喧囂,而是從中體驗出所有的理想的破滅之苦,並把它轉化成壹種以“山”與“海”的對立為基本模式的沈思詩意。
從表面上來說,“山那邊還是山”這樣的發現,自然不過是“山那邊是海”壹類幼稚幻想的破滅。然而,“山”在詩中,是阻礙詩人通向他無比向往的“大海”的壹個屏障,是壹種阻礙他夢想實現的現實存在。所以,這種挫折也就喻示了詩人生活中所有的傷痛和失敗,它超越了具體的生活經歷而成為壹種普通性的情感經驗的象征。與之相對應,“海”則是那種永遠呼喚著我們出發的誘人的願望的象征:“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壹次次漫濕了我枯幹的心靈”。詩人相信,“妳終會攀上這樣壹座山頂/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這“海”,“是壹個全新的世界,在壹瞬間照亮妳的眼睛”!
從壹般的意義上來講,“山”與“海”的對立,往往是壹種無法打破的對立,正如另外壹位詩人在《山民》中所說,“他想,這輩子是走不出這裏的群山了/海是有的,但十分遙遠/所以沒等他走到那裏/就會死在半路上/死在山中”。可是,在王家新的這首詩中,“山”與“海”的對立,“山”對“海”的隔絕,因為壹個“壹次又壹次失望”卻壹次又壹次攀登,不停地翻越群山去追尋大海的倔強的“孩子(我)”的出現,而告克服。這“孩子”可以說正是那不屈的“信念”本身。這個山與海之間的“追夢者”,體現了我們內心“隱秘的想望”,更體現了壹代人在現實的重重磨難與對理想的苦苦堅持之間的精神歷程。
在藝術上,《在山的那邊》看似線條單純,卻又波瀾叠出,緊扣人心。詩人富有堅韌的信念,但他的語調並不總是高亢的。他沒有回避生活的真實,在詩歌的第壹部分,他甚至以壹個孩子的語調這樣寫道:“有壹天我終於爬上了那個山頂/可是,我卻幾乎是哭著回來了/在山的那邊,仍然是山/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給我的幻想打了壹個零分”。這些從負面描寫的挫折感,反過來從感官和情緒上增進了“山/海”對立的真實性,使詩歌得以在壹種強有力的沖突中,飽滿地完成了最後的“海”對“山”的逆轉。同時,這種情感的起落,也使全詩獲得了壹種恰當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