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多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壹股股的“西洋風”也開始鋪天蓋地席卷而來,不僅漢語裏多了很多的音譯詞,例如“摩登”,“可樂”等等。過西洋節也成了卷過上下所追逐的時尚風氣,就拿眼下的聖誕節來說,各家店鋪把小店裝飾的五彩斑斕,各種搞促銷活動接踵而至,各大高校呢,就開始準備各式各樣精彩的活動,情侶們紛紛上街,學生們歡天喜地。這些現象通通都反映了西方文化強大的滲透力。那麽西洋文化是什麽時候開始向中國開始滲透的呢?它的魅力究竟在何處呢?為什麽中國人那麽熱衷於過西洋節呢?下文我們來分析壹下。
其實西洋文化對中國文化的的影響在漢代就開始了,當時的羅馬帝國就與中國的東漢王朝開始了交往,這種交往的途徑就是通過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到了唐代以後,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就更加的頻繁,最重要的壹個標誌就是***的傳入,當時***在中國稱作“景教”,教徒壹度發展到數十萬人,這是西方文化對中國文化的第壹次大規模的滲透。但到了唐朝晚期,軍閥混戰,***在中國的發展逐漸走向了沒落。第二次滲透,是元朝。當時因為蒙古帝國的影響力,大批的西方傳教士湧入中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馬可波羅,他的《東方聞見錄》在西方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中國成為西方垂涎的伊甸園從此開始。第三次滲透是在明末清初,時值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時期。西方傳教士進入中國傳教,並開始向中國推廣西方的壹些先進技術及先進理念,著名的有利瑪竇,湯若望等,可惜當時中國的統治者並沒有註意到這些人所傳達的東西,中國繼續沈眠在天朝上國的迷夢中。等到了第四次滲透,已經是鴉片戰爭以後了,中國開始遭到西方列強的入侵,中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四次的滲透初期仍是外國人通過傳教向中國人灌輸西方的宗教哲學經濟政治思想,但到了後期,壹批批愛國青年成為了傳播西方民主科學思想的主力軍。第五次大規模滲透就是在改革開放後了,大量的西方文化湧入中國,深深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中國人開始喝可樂了,中國人開始關註好萊塢了,中國人喜歡上NBA了,中國人愛上過洋節了,中國人的水平要用英語來衡量了,可見,第五次滲透的影響力大大超過了前四次的滲透,因為,它已經徹徹底底的征服了這個民族。
[ 轉自鐵血社區 / ]
那麽西方文化的魅力究竟在何處呢?為什麽能夠如此迅速的就征服了中國這個擁有五千年文明的國度?我認為有有兩方面的原因,壹是我們自身的原因,二才是外部文化的原因。為什麽說我們自身的原因是第壹位呢。我們還是要從歷史方面來看。鴉片戰爭以後,中國人開始分化為三個派別,壹個是保守派,壹個是激進派,壹個是中間派。保守派主張壹成不變,繼續走老路子;激進派主張全盤西化,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落後的根源;中間派則認為單純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就能強國禦侮。壹開始中間派掌權,開始推行所謂的“洋務運動”,但隨著甲午戰爭的失敗,證明中間派不足以改變中國現狀。於是激進派開始上臺,發動了所謂的辛亥革命及新文化運動,中國的傳統文化被逐漸唾棄。新中國成立後,又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階級鬥爭階段,特別是文革時期,對傳統文化的破壞尤為嚴重。由於長期對傳統文化及傳統節日的輕視,使中國人普遍存在文化上的精神空缺及文化滿足上的空虛。恰好改革開放以後,西方文化那種多樣性及多彩性,彌補了中國人長期壓抑的文化需求,所以普遍被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人所接受,並迅速擴展開來。從西方文化自身的原因來說,西方文化是壹種非常講究的文化,特別是文藝復興以後,給中世紀昏暗的文化註入了多姿多彩,優雅的元素,於是誕生了莎士比亞,達芬奇等壹大批天才文藝作者。並且西方文化宗教氣氛濃厚,所以又給西方文化披上了壹層神聖神秘的外衣。這些原因都給嚴重缺乏文化寄托的中國人強大的新鮮感。正是由於以上種種原因,造就了中國目前洋文化流行的局面。
那麽我們應該怎麽來面對這股越來越激烈的“洋流”呢?有些人認為應該全盤抵制洋文化,去年不是有十幾個名牌高校的博士聯名抵制聖誕節麽,就是全盤抵制的具體表現。壹些國家就非常的註重自己的本國文化,對外來文化有很強的抵制情緒,比如法國,法國人對於英語的滲透傷透了腦筋,並且經常制造壹些法語詞匯來取代英語的單詞。但是大部分人對洋文化的湧入還是抱著理解寬容的態度。中華文化本來就是壹個在不斷融合中產生的文化,所以文化的包容性是中華文化的壹大特點。舉個例子,外國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很少有國家境內流行著數種宗教而不發生沖突。中國就不壹樣,境內有佛教,***教,道教,並且教派也不是單壹的,就拿佛教來說,既有禪宗又有密宗,但中國就沒有出現教派沖突。還有,中國人信仰也有很大的包容性,即信菩薩又信神仙,信仰的雜糅壹個很明顯的證據就是《西遊記》裏道教神仙系統與佛教神仙系統的交流。這在外國的文學作品裏是極其少見的。所以包容性使中華文化最大的特點。所以我認為,面對滾滾而來的洋流,我們應該包容接受,但是我們也不能忘記我們自己富有特色的傳統文化,在保存傳統文化和對待西洋文化上,日本人就做的非常好,因此我們應該像日本學習如何保護本國的傳統文化。近些年來,韓國利用中國對傳統文化的忽視,將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申報為韓國的文化遺產,這對中國人民來說是壹個極大的恥辱,所以我們在接受洋文化時不能舍本逐末,讓我們五千年燦爛的文化在我們手裏旁落他家。振興民族文化才是我們現在最大的責任所在。
20世紀西方文學對於以往文化和文學的壓縮以及對於未來文化和文學的開拓 ,在很大程度上為中國作出了現代性文學與文化模式的參照。 2 0世紀西方文學對中國文化和文學的影響主要發生在兩方面 :壹方面是對於中國人性品質與社會文化結構的沖擊和改造 ,另壹方面是對於中國古典審美觀念的改造。延伸至 2 0世紀後期 ,西方對於文學的文化性困惑和思考 ,對中國文學和文化產生了富於整體性的和反思性的啟示。文學單壹的歷史傾向和文學單壹的文化品質在現代文化語境中遭到破壞 ,它將使人們從文化的整體角度來接受外國文學的影響 ,以思考 2 0世紀中國歷史提供給我們的文化形象
這個應該更適合妳的需要
壹、從文學到歷史的重疊
對於中國文化現代性與外國文學關系的思考,引出了中國文學和文化以及中國社會現代化進程中的壹系列問題。現代性本身相對於傳統性而言,但它意味著很多悖論,它既有內在因素,又有外在因素,既是現實的,又是歷史的,既是現代的,又是古典的。中國文學的現代性融合了中國的傳統文化與西方的文化。對外國文學的翻譯、介紹、研究、批評,本身就是壹種文化改寫,它經過了專門性和職業性以及不同人文精神的過濾,被中國文學作品模仿後而再次被改寫。西方文學的現代性主題,在中國文學中可能完全被加以改寫。這種對現代性的改寫產生了中國文學自己的現代性,如李金發象征主義詩歌與先鋒歷史小說的中國式追求和古典化內容描寫。直接作為文化因素介入中國文學、社會、文化和歷史的外國文學,與被模仿而改寫的外國文學作品,都對中國的文化和歷史產生了影響,而它們自己又是這種文化歷史的壹種表現。
現代性對於世界和中國來說,都是壹個凝縮的人類形象、久遠的歷史進程,因為現代性並不是與歷史和傳統完全割裂、孤獨地突然產生的,它是將人類幾千年的追求壓縮在壹個特定時空中而爆發出來的。現代性在20世紀才成為中國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在古典時代,中國社會並沒有西方那種幾百年的前現代時期,中國的現代性是在西方現代性形象的刺激下才產生的。西方文學的現代性行程,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促進了中國文學的現代化行程,它使中國文學避免了無謂的錯誤代價,並縮短了時間行程,同時在空間上極大豐富了中國文學的擴張性變異。西方文學在20世紀對於以往文學的壓縮和對於未來文學的開拓,在很大程度上為中國的文學與文化模式作出了現代性的參照,使中國文學不必花費過多代價就獲取了對自己有益的經驗。20世紀文化交流與對話的情境,使中國文學有了獲取外國文學和文化經驗的可能和機遇,進而轉換為壹種歷史動力,反過來又在歷史中發揮人的本質性作用,以促進中國現代化的過程和中國歷史的跨越。
我們可在中國20世紀的整個歷史中發生的重大歷史轉變、藝術轉變、人性變異和文化尋求中,發現西方文學不斷出現的身影,尤其在20世紀晚期愈益見出它的濃重。20世紀西方文學對中國文學的影響主要發生在兩方面:壹方面是對於中國人性品質和社會文化結構的沖擊和改造,另壹方面是對於中國古典審美觀念的改造。前壹方面與中國古典文學的言誌載道性質相壹致,在這種變化中傳達西方文明的信息是主要的,後壹方面則與中國古典文學性質不相壹致,它展示了壹種與社會歷史相分離的純粹的藝術審美化詩學觀念,而非中國古典的人倫政治化詩學觀念。
受到外國文學直接影響的20世紀中國文學發端,緊密地與中國歷史進程、中國社會變化、中國文化思想、中國國民靈魂結合在壹起,並誕生了中國20世紀的歷史功利化文學傳統。西方文學在中國最早的出現,追隨著鴉片戰爭的煙雲飄來。20世紀初,在中國最早、最多介紹的,是批判現實主義。鄧世昌和官兵們的身影,隨著北洋水師的鐵甲艦轟然沈沒在黃海的滔滔巨浪中時,人們企盼著堅硬的鐵甲艦和沈雄的大炮轟鳴來護衛國門,但那時這壹切都沒有,於是出現了文化救國的聲音。中國古典士人認識到,甲午海戰的失敗,不僅是政治和軍事的失敗,更主要的是文化的失敗,於是他們主動打破文化封閉和文化自戀情緒,企圖改革,於是出現了近代的小說界革命和詩界革命。戊戌維新的失敗,使中國文化人進壹步認識到,要救國,首先要用文化救人的靈魂和品質,魯迅“救救孩子”的吶喊,便產生了中國第壹篇模仿西方人性聲音的白話小說,郭沫若摧毀舊世界和舊靈魂的自焚烈火,開創了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壹代詩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外國文學的直接影響。中國文學的主流發展始終與中國現代社會的變動形影相隨,在戰爭與革命的背景中隨時能夠擇取那些對於中國現實最需要、與中國社會具有最直接現實關系的外國文學作品。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國文學中,針對文革期間對人性的摧殘和破壞,強烈凸現的是受到西方文學影響的人性和人道主義精神,同時也有大量偏重於人道主義的外國作品被重新介紹或強調。
這說明,中國的人性精神從20世紀初魯迅的作品呼喚西方人性精神,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已能與西方人性精神產生應和。這種人性精神的被喚起和主要表現,都由文學作為主體來完成,或者轉移為中國文學作品,或者由西方文學作品直接表達。這種文學中的人性現象的轉換和流程,表明了西方文學對於中國社會和歷史發展的巨大影響,成為中國歷史發展的隱性動力之壹。
那種追求純粹藝術審美化立場的外國文學思潮和作品,則從另壹方面影響了中國歷史的現代性行程。可以說,整個20世紀中沒有西方這種藝術哲學的影響,沒有大批對於這種審美立場的接受、思考、追隨、實施和改變者,便沒有中國的真正文學和文化現代化行程,也不會使大批中國人的生存觀念和藝術欣賞趣味同時得到改變。
二、純粹審美身影的呼喚
西方文學的現代性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並不是對中國已有文學、文化和社會傳統的絕對對抗和排斥,而是讓中國現實與西方文學、中國文學與西方文學產生交流和對話,以融入並影響中國文化和文學的現代進程,使中國文學在歷史以及自身的現代性中得到解放,由載道言誌的單壹文化審美意識而變換出文學審美獨立性和藝術自主性的傾向。
中國文學壹開始就確立了壹種載道傳統的文化審美意識,沒有西方那種尋求藝術自立和以純粹的藝術內容來尋求審美境界的傳統,中國古典文學的所有重要作品,除了極個別的作家,如屈原、李白的部分作品外,幾乎全部是以其文化內容來確立其審美境界的。這種中國古典的文化審美立場迫使中國文學的主流傳統只能在有限的藝術空間加以變化。中國古典文學家,首先是壹個古典文化人,應具有憂國憂民的使命情懷,而不是獨立藝術化的審美情懷。中國古典文人的文化與藝術壹體化品質的獨特,在於涉及到世俗權力問題,即報國救民就要出將入相,千古風流。而這與西方的傳統又不壹致,西方的藝術家,自古希臘到文藝復興,再到現代,壹直就是相對獨立的,他可以不涉及權力體制而成為壹個獨立、自由的藝術創造者。中國古典文學的美學傳統和文人品質,限制了中國文學的再創造可能。因此,中國文學始終以詩歌為主要文學樣式,詩歌便於士大夫及時述懷詠誌,並且由於文人與權力體制的密切關系,古典文人隨時因官位的升貶而使命運沈浮,詩歌也便於表達這種生命情懷和生存境遇的變化。中國古典文學壹直以詩歌為主體,“天不變,道亦不變”,文學的載道言誌本質不變,但在壹次次詩歌變體的轉換中進行不同的表現:詩經楚辭、漢魏詩賦、唐詩宋詞、散曲雜劇,每種詩體都將壹種形式推向絕對成熟後,便封鎖了自己繼續發展的道路,使後人對這種詩體再也無法逾越,不得不尋求詩體的再壹次變化,多種文學形式的出現,尤其是小說的出現,是明清以後的事,並且不能作為主流文學登堂入室,文人士大夫視為正宗文學作品的,仍是詩歌。嚴格地講,郭沫若開創的現代詩風,仍然延續著這樣壹種傳統,古典詩詞的形式變成了白話詩的形式是其最大的變化,而其以文化立審美意境的詩歌意識,仍然具有古典性質。
文學形式的流變或不變,標誌了壹種文學審美觀念的變化。西方文學,壹方面主流文學對於文學樣式的采用並沒有絕對的惟壹性,在其文學發展的流程中,不斷地變化出多種形式,如古希臘戲劇和神話、史詩、騎士抒情詩、市民小說等;另壹方面,任何壹種文學形式並沒有絕對的成熟性,因而總在不斷的豐富和變化中,形成了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多元並存甚至狂歡化的局面。
正是西方審美觀念的影響,帶動了中國文學在現、當代的根本變化。對於文學來說,如果東西方人類文化與歷史、文學與歷史的關系具有相似性,那麽最重要的區別和特性便體現在文學的審美傳統和形式上。因此,西方文學如果和西方其他文化成果壹樣影響了中國歷史進程,那麽最重要的不在於西方文學攜帶的思想信息,而在於其對於中國文學形式和審美觀念的改變。當然,文學的形式與內容是壹體化的,也正因為這樣,西方文學作品對於中國文學作品的影響,對於中國人審美需求的影響,才真正影響到了中國的思想和文化進程,並進而影響了中國的歷史和社會進程。這正是文學作為藝術的特性,它可能是先使人得到藝術享受和審美接受,然後才進壹步進行精神提升和靈魂飛越。究竟藝術品的形式和內容哪個先影響了人們,這可能是藝術心理學永遠說不清的問題。但無論如何,文學作品的形式特征和美學表現,是其對人產生影響的根本所在,也是其在人類歷史中享有特殊文化存在的理由。因此,實際上,西方文學作品在20世紀的中國歷史進程中,產生了巨大的社會作用和歷史影響,它不但直接影響了人們的實際生存行為,而且通過對中國文學的改變,對中國人美學和藝術觀念的改變,再次轉移為現代中國歷史發展的潛在資源。
20世紀20年代,李金發受到法國象征主義和印象派繪畫以及文藝復興浪漫精神的影響,在中國寫出了具有濃烈象征主義氣息的詩,這些詩與當時中國詩壇以現實為詩的風氣形成了對抗,它追求生命的審美表現和理想境界,追求在藝術形式上十分精致的、純粹的抒情表現。接下來的徐誌摩、戴望舒的現代詩派和後來的“九葉詩人”,也都具有這種傾向。這種追求藝術和生命的純粹審美統壹的傾向,在20世紀晚期的中國先鋒小說中得到了壹次爆發。先鋒小說家們受到當代西方註重形式和審美的作家的啟示和鼓舞,追求壹種形式主義小說,力圖使靈魂提升、理想追求和生命現實同時在小說中變成壹種浪漫化和審美化的實現。
從李金發的象征詩對中國審美原則的沖擊,到先鋒小說將西方審美原則在小說中毫無顧忌地加以實現,標誌了西方文學對於中國人的審美觀念和生存觀念的同時改變。審美觀念從根本上講與生命觀念是壹體化的,文學作品是生命的藝術實現和靈魂的美學提升。當具有西方文學明顯影響的文學作品被改編為電影時,美學觀念已轉換為生命觀念在大眾媒介中得到壹次驗證。大批的中國百姓中只有很少壹部分能真正從審美和生命觀念上去接受這樣壹些電影,但這些電影中流露出來的明顯的西方生命意識和社會意識,例如弗洛依德主義在《菊豆》中的表演,還是和西方的生存觀念與文明態度產生了具有普遍性可能的應合。
三、文化性文學形象的訴說
20世紀後期西方對文學的文化性困惑和思考,對於中國的文學和文化賦以了整體性和反思性的啟示。文學單壹的歷史傾向和文學單壹的文化品質在現代文化語境中遭到破壞,將涉及到文學的基本歷史傾向和文學表現的基本品質與文化的關系。
由於20世紀人文學科各個領域爆破性的突進、延伸和擴展,歷史文明產生難以預見的深度和邊緣化連接,整個人類文化形成了壹個龐大的系統。這個系統中的任何壹個子系統或個別部分都與其他部分和個子系統區別開來,同時又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在這樣壹種文化語境中的文學,得到了壹種前所未有的文化擴張,形成了文化性文學的種種解釋和趨向。產生於這樣語境中的西方文學,具有文化的豐富性和延展性。由於文化性文學的形成,西方文學19世紀和20世紀上半葉由意義追問的單向性轉換為多向性,但都集中於對人的生命、生存和境遇進行文化性追問,而不是進行單純的歷史性或思想史式的追問。這種文學的文化性思考和解釋,必然影響到中國文學和文化。
當我們不孤立地看待中國文學、文化和社會的理代性時,便自然會發現它是處於壹個自我系統和龐大文化結構中。中國文化、歷史過程中的外國文學和20世紀中國文學,都是在整個人類的歷史過程和文化結構之中。中國文學的現代性,當然也是在中國歷史的現代性和人類文化的現代性之中。
文學的文化性,可以從文學內部來反觀整個文化形象,也可以從文學與其他文化樣式、藝術樣式的關系中去考察文學的意義。從文化層面提倡多元、互動、整體的文學,對於將進入21世紀的中國社會和文化,具有壹種宏觀性的歷史作用,它將使人們從文化的整體角度來接受外國文學和外國文學對中國文學的影響,以思考20世紀中國歷史提供給我們的文化形象,思考和發現21世紀對中國社會和文化的要求與可能,思考和發展人類文化整體的歷史性過程,反觀文化對文學的種種影響和作用。
從文化性文學視角看,壹個時代的文學座落於文化之中,壹個時代的文化是壹個有區別的整體,各個被區別的部分之間會相互對話、交錯、滲透,但壹個時代的文學更註重的是文學與其他文化部落的聯系。整個外國文學,尤其是歐美文學整體,對於20世紀中國文化的斷代景觀已經形成了影響,融滲於20世紀中國文化中,而不僅僅是20世紀中國文學中。每壹個普通的中國人也許沒有意識到,如今中國的世俗文化、精英文化意識和生命觀念,很大程度上來自於西方文學作品的影響,西方文學作品所帶來的文化精神,壹點壹滴地滲入並傳遞到中國人的生命意識和文化觀念中,例如,魯迅最早以小說表現的啟蒙精神與世紀晚期的某些文學作品人文精神的高揚、20年代張資平對於愛欲與文明沖突的書寫與林白等對個人愛欲轉化為生命感覺的書寫,最早都發生於西方文學作品,而中國人慢慢已適應了這樣壹種生命觀念和它的文學書寫。
外國文學對於中國文學、文化和社會,從最初對現實直接施加的外在影響,到後來對文學作品的形式和結構的內在影響;從單獨的文學評價,到成批成套的文本譯介;從零星的作品研究,到對文學流派和思潮的研究,再到對不同西方現代文化思想的介紹與引進,終於在20世紀晚期形成了對中國文學和文化的龐大籠罩和戰略性影響,使中國文學與外國文學的關系轉換成壹種文化性整體控制、多元互動的關系。西方文學引發的文化性文學將文學置放於宏大的文化結構整體中,來觀察和激發文學的文化作用,但其根本基點仍在於文學本身獨自的各種特性上,如果忽視文學本身的特性,便無法真正激勵文學的文化作用。
文學的文化作用來源於西方現代文學研究中所產生的各種文化方法,也產生於現代西方文學作品的文化意義追尋。所謂文化性文學,主要由兩方面意義構成:壹是對於文學意義的文化闡釋和文學主題自身意義的文化性。本質上,文學的文化性意義,是古典性文學主題的文化性擴充和延展。對於文學意義的闡釋,則是古典式歐洲闡釋方法的豐富、擴大和變異,尤其是多種文化方法所產生的文學作品意義的悖論性和邊緣性,形成了20世紀晚期外國文學的奇異景觀,在中國則要加以中國傳統的闡釋方法和概念。二是多種文化方法的刺激,產生了文學的新方法,新藝術特征和新表現空間,這些新文學樣品往往是反傳統的,它們的主要意義對於人類來說,也許不在於經典性的文學豐富,而是啟示性的文學豐富,例如阿蘭·羅伯-格裏耶的畫面式手法,博爾赫斯的迷宮式手法、托馬斯·品欽的片斷性手法、庫爾特·馮尼格特的科幻式手法等等,而電子技術對於文學作品的影響不論正面和負面都是難以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