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廿年操縵不知寒 壹曲淋漓世所參 是誰的詩

廿年操縵不知寒 壹曲淋漓世所參 是誰的詩

1、“廿年操縵不知寒壹曲淋漓世所參”是:現代著名篆刻家徐石橋的詩;2、全詩如下:廿年操縵不知寒,壹曲淋漓世所參。南國歸來添喜訊,新詞古調更誰諳。3、其中典故:公元1128年,45歲的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在青州的壹片大火中南渡,偏居金陵。壹日上街,見壹小女子攜琴賣身葬父。李清照不忍,盡其身上所有錢資救下小女,買下瑤琴。以後戰亂連連,李清照在奔走流落中,始終舍不得丟下這把琴。最終夫婦倆客死江南,這把琴也幾經輾轉,歷元、明、清三代,流入古都金陵的鼎盛世家中。最終這把琴為南京著名古琴家張正吟所得。張正吟是張大千的學生,妙手丹青,還壹生愛琴成癖,對琴藝造詣頗深。他得到此琴後,請好友、著名學者高二適先生賜筆,著名篆刻家徐石橋先生著刀,在琴上刻下了自己寫的壹首詩:“廿年操縵不知寒,壹曲淋漓世所參。南國歸來添喜訊,新詞古調更誰諳。”後來他傾其所有,又購得“碧霄佩”等三把有名的古琴。“文革”中,這位世家子弟,雖家徒四壁,吃飯都很困難,但就是不舍得賣掉古琴。有壹次,他實在忍受不了被批鬥,於是就到燕子礬去跳崖自殺,生死之間,他放不下自己的古琴,又從崖畔退了回來。張正吟晚年,將三把古琴分別送給了自己的三名古琴弟子,他們是古琴界鼎鼎大名的李禹賢、龔壹和馬傑。那把李清照彈奏過的後來更名為“正吟”的古琴給了龔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