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寫的不是愛情,這個被誤會的詩句最初代表什麽?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寫的不是愛情,這個被誤會的詩句最初代表什麽?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詩,也不能說它寫的不是愛情,它有兩重含義。只不過我們後人習慣把它作為浪漫的愛情宣言,而忘記了它本來的戰友情這個含義了。就像“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話壹樣,這首詩本來是作者用來表白自己對所愛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只不過我們現在更喜歡把這首詩用來贊頌那些兢兢業業的教師們。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話字面意僅僅是形容感情深厚,所以我們把它當做愛情也不難理解。那麽為什麽它最初是指戰友情呢,這個還要放在整首詩內理解。這句話出自《詩經》邶風中的《擊鼓》,從題目中就可以看出是軍旅題材題材的,從內容來看,這首詩的大意是:

耳邊擊鼓的聲音震響,兵將奮勇操練。很多人留在國內築漕城,但是我要向南方行去。跟隨孫子仲,去平息陳國和宋國的紛爭。不知道何時是歸期,我的心裏憂心忡忡,愁緒難解。我迷失在樹林中,心愛的馬也丟了。不知道到哪找它去,原來它在山間的樹林下。我曾答應過妳,無論生死、聚散離合,都會在壹起,但是我們分別的太久了,我可能不能和妳相會了。我們離的太遠了,我可能不能信守住承諾了。

這是壹篇戰爭詩,詩人借此宣泄自己對戰爭的不滿。所以作者的本意是指戰場上的戰友之情,只是後來我們又賦予了它愛情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