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是六年級下冊學的,位於《六年級語文下冊(部編版)》的第壹單元第三課。
原詩: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譯文:
暮春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東風吹拂著皇城中的柳樹。傍晚漢宮傳送蠟燭賞賜王侯近臣,裊裊的輕煙飄散到天子寵臣的家中。
作者:唐·韓翃
詩歌賞析
此詩捕捉寒食節皇宮傳蠟,輕煙裊裊,直入五侯宦官家中的場景,寫出宦官炙手可熱的權勢,卻又不失寒食春城的獨立審美意義,或者說,前者加深了後者的內涵深度,後者加強了前者的藝術感染力。
清人吳喬《圍爐詩話》評此詩:唐之亡國,由於宦官握兵,實代宗授之以柄。此詩在德宗建中初,只“五侯”二字見意,唐詩之通於《春秋》者也。清人管世銘《讀雪山房雜著》評:韓君平“春城無處不飛花”,只說侯家富貴,而對面之寥落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