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熱度還是和下午的熱度壹樣。打開門,站在月亮中間。
竹樹深蟲鳴,不是風。
做出贊賞的評論
“追涼”就是找涼,取涼。比起“求”和“取”,“追”更能表達對“爽”的渴望。杜甫“憶往事,求清涼,故繞池邊樹”(羌村三曲之二)
意義可見壹斑。但這首詩在藝術處理上獨樹壹幟:拋開酷暑難耐的感覺,只著眼於“乘涼”,用淡淡的幾筆勾勒出壹幅夏夜乘涼的畫面,包括皎潔的月光、茂密的樹蔭、搖曳的竹林、悠揚的蟲鳴和作者靜靜站立的身影。
第壹句話看似直截了當,其實有壹層曲折:中午太陽暴曬,是壹天中最熱的時刻。現在“夜熱”和“午後熱”差不多,可想而知“夜熱”很嚴重。這樣才能畫出詩人月下獨立的形象。“開門”,指出作者當時在房間裏。可能他已經上床了,但是因為晚上比較熱,輾轉反側很難入睡,被迫出去乘涼。“明月”指的是月色皎潔的三月五日夜晚。這樣看來,作者的“獨立”目的,應該說既是“乘涼”,也是“賞月”。追涼可宜膚,賞月可得快靈。難怪他要獨立,要堅持。
第三句是對周圍環境的壹點感觸:竹林幽深,樹蔭茂密,蟲鳴。“竹深樹密”,可見其寧靜;“蟲鳴”,妳可以看到它的安靜——只有它的安靜,才能讓“蟲鳴”的聲音清晰。詩人身處其中,忽然涼了,於是引出了“有時涼但不是風”的真實而微妙的體驗。“不是風”,點出了所謂的涼意。這只是壹個晴朗的夜晚,而且是寂靜中的涼爽,而不是涼爽的夜風。範成大《坐廟自六月七夜乘涼》詩也說:“風從何處來?寺亭微寒。貴氣不動,早景森在征。”雖然我問的是風從哪裏來的,但既然鬼氣不動,可見並沒有真正的風,廟亭的“涼意”也不過是寂靜而生。人們通常說“心靜氣爽”,道理也差不多。因此,樊氏實際上可以讀這首詩。
顯然,在沈默中保持冷靜是作者的興趣所在,但這種興趣並沒有被直接指出。沒有“不是風”這個詞,讀者很可能會把“涼”和“風”聯系在壹起。陳艷《詩史燚詩話》早就指出:“後三個字遮起來,必是猜什麽風,不知是不是真的。”然而,這首詩的妙處恰恰就在這裏。作者故意到最後才給讀者露出本意的線索——既然明確不是風,善神的讀者應該想到靜與涼的因果關系;那麽,要記住的是,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月光、竹林、樹蔭、蟲鳴,不過是為揭示沈默中的淡然這壹原理的伏筆。這樣自然比直接說出原意更有詩意。或許這就是《詩》《詩話》所推崇的“淺意深意,直意曲意”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