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英雄感嘆的詩句 1.有那些 感嘆古代英雄的 精美句子
郭敦顒回答:
司馬遷《史記?荊軻》: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壹去兮不得還!
劉邦《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項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嶽飛《滿江紅》: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文天祥《正氣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
2.描寫英雄的詩句
正氣歌
南宋·文天祥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壹壹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
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是氣所磅礴,凜然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
磋余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
鼎鑊甘如餡,求之不可得。
陰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驥同壹皂,雞棲鳳凰食。
壹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
豈有他謬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憂,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
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作者小傳:文天祥(1236~1282) 字宋瑞,二字履善,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寶佑四年(1256)舉進士第壹。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長驅東下,文於家鄉起兵抗元。次年,臨安被圍,除右丞相兼樞密使,奉命往敵營議和,因堅決抗爭被拘,後得以脫逃,轉戰於贛、閩、嶺等地,兵敗被俘,堅貞不屈,就義於大都(今北京)。能詩,前期受江湖派影響,詩風平庸,後期多表現愛國精神之作。存詞不多,筆觸有力,感情強烈,表現了作者威武不屈的英勇氣概,震憾人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文天祥《正氣歌》中,他所列舉的“時窮節乃見,壹壹垂丹青”的幾個忠臣烈士,其中有“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顏常山舌”是指顏杲卿舌斷仍噴血罵賊的壯烈事跡,而“張睢陽齒”,則講得是唐將張巡固守睢陽,以身徇義的浩然正氣。
張巡,鄧州南陽人。史書稱其“博通群書,曉戰陣法。氣誌高邁,略細節不以庸俗合,時人叵知也。”開元末年,他考中進士,顯然是個文武雙全的材料。先為清河縣令,政績斐然。任滿還長安,有人勸他巴結壹下當朝顯貴楊國忠。張巡嗤之以鼻:“此人掌權絕非國家福祥之兆,怎能去攀附他呢。”不久,又被調往真源當縣令,到任後就立即捕殺當地土豪華南金,威振方,人民敬戴。
參考資料:
3.描寫英雄人物的詩句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壹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譯文 北方的風光,千裏冰封凍,萬裏雪花飄。
望長城內外,只剩下無邊無際白茫茫壹片;寬廣的黃河上下,頓時失去了滔滔水勢。山嶺好像銀白色的蟒蛇在飛舞,高原好像蠟白色的巨象在奔馳,它們都想試壹試與天老爺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時候,看紅艷艷的陽光和白皚皚的冰雪交相輝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十分媚嬌,引得無數英雄競相傾倒。
只可惜秦始皇、漢武帝,略差文學才華;唐太宗、宋太祖,稍遜文治功勞。壹代上天驕寵的兒子成吉思汗,只知道彎弓射大雕。
這些人物全都過去了,數壹數英雄豪傑,還要看今天的人們。註釋 “原”指高原,即秦晉高原。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和宋太祖。 風騷:本指辭藻。
這裏用來概括廣義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內。原指《詩經》裏的《國風》和《楚辭》裏的《離騷》天驕:天之驕子的省略語。
漢朝人稱匈奴單於為天之驕子,後來稱歷史上北方某些少數民族君主為天驕 成吉思汗:建立了橫跨歐亞的大帝國的蒙古征服者。 射雕:《史記·李廣傳》稱匈奴善射者為“射雕者”。
題解壹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毛澤東從延安飛重慶,同國民黨進行了四十三天的談判。其間柳亞子屢有詩贈毛,十月七日,毛書此詞回贈。
隨即發表在重慶《新華日報》上,轟動壹時。 作法這詞的“成吉思汗”和《十六字令》的“離天三尺三”,壹個不是漢名,壹個是直接引用民謠,都不必拘守平仄。
1936年2月,毛澤東同誌率領紅軍長征部隊勝利到達陜北清澗縣袁家溝,準備渡河東征,開赴抗日前線。為了視察地形,毛澤東同誌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當“千裏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現在他眼前時,不禁感慨萬千,詩興大發,欣然命筆,寫下了這壹首豪放之詞《沁園春·雪》。
鑒賞 雪,冰清玉潔,是情趣的寄托,是人格的化身。 自古以來,騷人墨客,多以雪為題;詩壇文苑,多有詠雪之作。
毛澤東對雪也有特殊興趣,時有詠雪的佳詞麗句。但專章壹嘆三唱,本篇卻首推第壹。
不獨如此,本篇還是毛澤東最早傳世的壹首,也是引起唱和、爭論最多最大的壹首。最根本的是,這首詞是毛澤東詩情才智第壹次充分的展露,也是毛澤東豐富、崇高的精神世界第壹次藝術的顯現。
集如此眾多之第壹於壹身,這首詞自然就舉足輕重、眾望所歸了。 “有第壹等襟抱,第壹等學識,斯有第壹等真詩。”
(清沈德潛『說詩碎語』)。毛澤東此詞,是古今詠雪詩詞之絕唱,其胸襟氣魄的雄偉浩闊,真可謂“橫絕六合,掃空萬古”(宋劉克莊《辛稼軒集序》)。
這首詞上片大筆揮灑,寫北方雪景;下片縱橫議論,評古今人物。上下渾融壹氣,構成了壹個博大浩瀚的時空世界,鑄就了壹個完美獨特的藝術整體,表現出壹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開篇高唱而入,起筆不凡,總栝大半個中國的嚴冬雪景。詩人詠雪,眼光不僅僅停留在雪上,而是通過學來寫祖國壯闊的山河,評述祖國悠久的歷史,這就所見者大、所論者深。
第壹句,劈頭統攝歌詠的地域對象,壹筆囊括了半個中國。二、三句描寫特征,點出題目。
“千裏”“萬裏”,承“北國”兩字,從地下天上交錯展開,極寫範圍廣蒙深透;“冰封”“雪飄”承“風光”兩字,壹靜壹動互相映襯,勾畫嚴冬的威猛雄奇。寥寥十二個字,構成了壹幅包舉天地、雄渾壹氣的畫面,為下文的展開描寫提供了巨大的藝術空間,而且豪情激蕩,籠罩全篇。
接下來七句,用“望”字領起,分三層遞出,具體描繪畫卷上的冰封、雪飄的各個側面,進壹步抒寫豪邁、激昂的情懷。妳看:南北縱橫,“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是壹片茫茫無邊的積雪,呼應了“萬裏雪飄”;東西環顧,“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是壹派寒威凜凜的堅冰,回應了“千裏冰封”;上下遠眺,則“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群山、高原是那麽生氣勃勃,充滿活力,好像正“舞”向雲霄,“馳”向天際,要跟雪雲高壓的天公壹比高下!這七句大筆如椽,寫盡了東西、南北、上下、內外,筆力千鈞。
這七句,大處落墨,專寫大河、長城,點染了中華民族千古文明的歷史縱深感。“欲與天公試比高”,更給本無生氣的景物,賦予頑強的生命力和競爭意識。
這是人格化的雪景,更是個性化的詩意。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統壹,客體風景與主體心境相交融,只有毛澤東才有此高招!詩人將眼前景象和聯翩浮想交織起來,選取象征中華民族的長城和黃河縱橫入畫,從色彩(銀、蠟)、形貌(蛇、象)、動作(舞、馳、比)等各個側面描寫山原,突出地刻畫了祖國山河的偉大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北國風光”的壯麗奇觀。
同時,通過這種傳神的藝術描寫,也抒發了自己對祖國山河無限熱愛的激情,喚起了讀者強烈的民族。
4.誰有感嘆英雄的好詞好句啊
運籌決算有神功,二虎還須遜壹龍。初出便能垂偉績,自應分鼎在孤窮。
傷人餓虎縛體寬,董卓丁原血未幹。玄德既知能啖父,爭如留取害曹瞞?
勉從虎穴暫趨身,說破英雄驚殺人。巧借聞雷來掩飾,隨機應變信如神。
束兵秣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帶中。撞破鐵籠逃虎豹,頓開金鎖走蛟龍。
當時手足似瓜分,信斷音稀杳不聞。今日君臣重聚義,正如龍虎會風雲。
曹公屈指從頭數:天下英雄獨使君。髀肉復生猶感嘆,爭教寰字不三分?
老去花殘春日暮,宦遊偶至檀溪路;停驂遙望獨徘徊,眼前零落飄紅絮。
暗想鹹陽火德衰,龍爭虎鬥交相持;襄陽會上王孫飲,坐中玄德身將危。
逃生獨出西門道,背後追兵復將到。壹川煙水漲檀溪,急叱征騎往前跳。
馬蹄蹄碎青玻璃,天風響處金鞭揮。耳畔但聞千騎走,波中忽見雙龍飛。
西川獨霸真英主,坐下龍駒兩相遇。檀溪溪水自東流,龍駒英主今何處!
臨流三嘆心欲酸,斜陽寂寂照空山;三分鼎足渾如夢,蹤跡空留在世間。
曹操軍中飛虎出,趙雲懷內小龍眠。無由撫慰忠臣意,故把親兒擲馬前。
寶劍落時山石斷,金環響處火光生,兩朝旺氣皆天數。從此乾坤鼎足成。
吳蜀成婚此水潯,明珠步障屋黃金。誰知壹女輕天下,欲易劉郎鼎峙心。
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翠華想像空山外,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武侯祠屋長鄰近,壹體君臣祭祀同。
贊嘆曹操詩:
曹操奸雄世所誇,曾將呂氏殺全家。如今闔戶逢人殺,天理循環報不差。
十萬貔貅十萬心,壹人號令眾難禁。拔刀割發權為首,方見曹瞞詐術深 。
籲嗟帝胄勢孤窮,全仗分兵劫寨功。爭奈牙旗折有兆,老天何故縱奸雄?
曹操奸雄不可當,壹時詭計中周郎。蔡張賣主求生計,誰料今朝劍下亡!
三馬同槽事可疑,不知已植晉根基。曹瞞空有奸雄略,豈識朝中司馬師?
鄴則鄴城水漳水,定有異人從此起:雄謀韻事與文心,君臣兄弟而父子;
英雄未有俗胸中,出沒豈隨人眼底?功首罪魁非兩人,遺臭流芳本壹身;
文章有神霸有氣,豈能茍爾化為群?橫流築臺距太行,氣與理勢相低昂;
安有斯人不作逆,小不為霸大不王?霸王降作兒女鳴,無可奈何中不平;
向帳明知非有益,分香未可謂無情。嗚呼!
古人作事無巨細,寂寞豪華皆有意;書生輕議冢中人,冢中笑爾書生氣!
5.形容“英雄”的詩句有哪些
1.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宋代:蘇軾《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
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 門前的溪水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啊!
2.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宋代: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我痛飲美酒,心胸開闊,膽氣更為豪壯,(雖然)兩鬢微微發白,(但)這又有何妨?什麽時候皇帝會派人下來,就像漢文帝派遣馮唐去雲中赦免魏尚的罪(壹樣信任我)呢?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就像滿月壹樣,朝著西北瞄望,射向西夏軍隊。
3.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宋代: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春風微涼,將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頭初晴的斜陽卻應時相迎。回頭望壹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回去吧,對我來說,既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
4.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宋代:蘇軾《蝶戀花·春景》
春天將盡,百花雕零,杏樹上已經長出了青澀的果實。燕子飛過天空,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不要擔心,到處都可見茂盛的芳草。
5.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宋代: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寒食節過後,酒醒反而因思鄉而嘆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鄉了,姑且點上新火來烹煮壹杯剛采的新茶,作詩醉酒都要趁年華尚在啊。
6. 萬裏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宋代:蘇軾《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妳從遙遠的地方歸來卻看起來更加年輕了,笑容依舊,笑顏裏好像還帶著嶺南梅花的清香;我問妳:“嶺南的風土應該不是很好吧?”妳卻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鄉。”
7. 東武望余杭,雲海天涯兩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宋代:蘇軾《南鄉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
東武和余杭兩地相望,但見遠隔天涯雲海茫茫。不知什麽時候才能功成名就,衣錦還鄉,到那時我與妳同笑長醉三萬場。
8.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宋代:蘇軾《和董傳留別》
考試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們誇耀,詔書上如鴉的黑字新寫著俺的名字。
9.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唐代:李白《將進酒》
每個人的出生都壹定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黃金千兩(就算)壹揮而盡,它也還是能夠再得來。
10.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唐代:李白《行路難·其壹》
相信總有壹天,能乘長風破萬裏浪; 高高掛起雲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6.關於“英雄”的詩歌 (不少於10句)
問候朋友。
朱啟南是落淚的英雄。
英雄不是不掉眼淚,但壹般不會在大庭廣眾之下掉眼淚。在大庭廣眾落淚的英雄,是真誠的英雄,是多情的英雄,是細膩的英雄……
無意對奧運冠軍作什麽評價,但朱啟南的眼淚勾起了自己的英雄情結。
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
英雄者,有淩雲之壯誌,氣吞山河之勢,腹納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肩扛正義,救黎民於水火,解百姓於倒懸……
提起英雄,馬上想起大漠戈壁,狂沙萬裏,三尺長劍,堅毅冷峻;
想起遼闊南疆,敗草沒膝,長河落日,豪壯滄桑。
英雄不怒,怒必天崩雲裂;
英雄不泣,泣定情到深處。
英雄技藝超群。
霸王項羽“身高八尺,力能扛鼎”。巨鹿之戰,破釜沈舟,“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壹還心”,“楚戰士無不以壹當十”,迫使秦軍投降。垓下之戰,四面楚歌,“無顏見江東父老”,發出“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感嘆,自刎於烏江邊。
英雄死也要死的壯烈。
英雄忠義。
諸葛亮壹介布衣,躬耕南陽,茍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但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只為書寫壹個“忠”字。
關雲長千裏走單騎,華容道捉放曹,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敗走麥城,只為描述壹個“義”字。杜甫詩贊蜀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羅貫中贊雲長,“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
英雄胸懷天下。
1044年,範仲淹降官知嶽州,歌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的豪言。
1283年,元軍占領臨安,伯顏企圖利用文天祥的聲望收拾殘局,文天祥誓死不屈,“天下事有興有衰。國亡受戮,歷代皆有。我不能保護父母,難道還能教別人背叛父母嗎?”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語。
1898年,譚嗣同北京被捕,獄中留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絕唱,昂首挺胸英勇就義,使“戊戌六君子”永遠銘記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