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
意象就是(物)象與(情)意的組合。即詩中的形象,它不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詩中所寫的景和物,還包含了作者的情思。詩歌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單壹的,有的是多個的。
如蘇軾的《蔔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詞人的悵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鴻”、“寒枝”等意象來表達的。王維《竹裏館》“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由“竹林”、“孤琴”、“長嘯”、“明月”等構成了清幽絕俗的意境。白居易《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江花”、“江水”兩個意象就足以說明白居易的快樂生活。再如柳永的《雨霖鈴·寒蟬淒切》“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中,通過“楊柳”、“曉風”、“殘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傳達出來的是傷別情懷。
意境
意境是詩人的主觀情思與客觀景物相交融而創造出來的渾然壹體的藝術境界。詩歌創作離不開意象,意象的選擇只是第壹步,是詩的基礎;組合意象創造出“意與境諧”的詩的藝術境界才是目的。意境與意象在本質上有壹定的聯系,它們都是主觀與客觀統壹的產物,都是情與物的結合體。但它們又有區別:從形式上看,意象與詞句相關,意境則與全篇對應。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這首詩有如下意象:黃鶴樓、煙花、孤帆、長江等。這些意象組合起來便成了壹幅融情於境的畫面:詩中沒有直抒對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過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邊若有所失的詩人形象,表達送別友人的深情摯意。字面上句句寫景,實際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謂壹切景語皆情語。再如賀鑄《青玉案》中“壹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這三個意象組成壹個整體,藝術地回答了“試問閑愁都幾許?”它不是三個意象的簡單相加,而是形成了壹個感人的藝術境界:閑愁像無邊無際的如煙青草,似狂飛亂舞的滿城飛絮,若淒清迷茫的黃梅時雨。
壹般來說,詩像不像詩,有無詩味,主要看意象;詩美不美,有無意蘊,主要則看意境。由詩味到詩美,實際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過程。離開了意象,就無以談意境。因此,在詩詞中,起點是意象,終點卻是意境。
常見意象的寓意
古詩中的意象,壹般有相對固定的寓意,如“梅”是“孤獨”、“寂寞”、“孤芳自賞”、“高潔偉岸”的代名詞;“蟬”是“惜時光”、“痛別離”、“苦遠遊”、“感身世”的同義語。
花草樹木類
花開:希望、青春、人生的燦爛。
花落:雕零失意人生、事業的挫折。
菊:隱逸、高潔、脫俗。
梅:傲雪、堅強、不屈不撓。
蘭:高潔。
牡丹:富貴美好。
草:生命力強、生生不息。
禾黍:黍離之悲(國家的今盛昔衰)。
綠葉:生命力、希望、活力。
黃葉:雕零、成熟、美人遲暮。
松柏:傲岸堅強、生命力。
竹:氣節、積極向上。
梧桐:淒苦。
柳:送別、傷感、春天的美好。
飛禽走獸類
子規:悲慘、淒惻。
猿猴:哀傷、淒厲。
鴻鴿:理想、追求。
魚:自由、愜意。
(孤)雁:孤獨、思鄉、消息。
鷹:剛勁、自由、事業的成功。
狗、雞:生活氣息、田園生活。
(瘦)馬:奔騰、追求、漂泊。
烏鴉:小人、俗客、庸夫。
沙鷗:飄零、傷感。
風霜雨雪類
海:遼闊、力量、氣勢。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洶湧:人生的兇險、江湖的詭譎。
江水:時光的流逝。
煙霧:情感的朦朧、慘淡。
小雨:春景、希望、生機。
暴雨:殘酷、熱情。
春風:曠達、歡愉、希望。
東風:春天、美好。
西風:落寞,惆悵、衰敗。
狂風:作亂。
霜:人生易老、社會環境惡劣。
雪:純潔美好、環境的惡劣。
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雲:遊子飄泊。
天陰:壓抑、愁苦、寂寞。
天晴:歡愉、光明。
顏色器物類
白:純潔、無瑕、喪事。
紅:熱情、奔放、青春、喜事。
綠:希望、活力、和平。
藍:高雅、憂郁。
黃:溫暖、平和。
紫:高貴、神秘。
黑:黑暗、絕望、莊重、神秘。
玉:高潔、脫俗。
珍珠:美麗、無瑕。
簪纓(冠):官位、名望。
其它類
酒:歡悅、得意、失意、愁苦。
英雄:追慕、自愧、自嘆。
小人:鄙夷、明誌、自省、鞭撻。
古跡:懷舊明誌、昔盛今衰、衰敗蕭條。
破曉:初現希望。
深夜:愁思、懷舊。
鄉村:思歸厭俗、田園風光、生活氣息、純樸美好、安逸寧靜。
草原:遼闊、人的胸襟。
城市(市井):繁榮、熱鬧、富貴、奢華。
仙境:飄逸、美妙、潔凈、忘塵厭俗。
月亮:人生的圓滿、缺憾、思鄉、思親。
朝陽:希望、朝氣、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