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原文解讀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原文解讀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沈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依杖自嘆息。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題解

選自《杜少陵集詳註》。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世稱杜少陵。祖籍襄陽(今湖北省),出生於鞏縣(今河南省)。唐代大詩人。杜審言之孫。七歲即能寫詩。二十歲後,南遊吳、越,北遊齊、趙。天寶三年,在洛陽與李白相識。此間所寫《望嶽》、《房兵曹胡馬》、《畫鷹》等詩,顯示出青年時期的氣概與抱負。天寶五年赴長安應試,因權奸李林甫作祟,不第。在困居長安近十年中,無法施展才能。眼見朝 *** 敗和人民疾苦,憂憤地寫下了《兵車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等著名詩篇。安祿山陷長安後,他流離失所,為叛軍所俘,後逃至鳳翔,被肅宗任為左拾遺。期間所作《春望》、《羌村》、《北征》等不朽詩篇。此時,賊亂未平,朝廷為擴充兵源,濫向民間征發。他在去華州任所途中,目擊此種慘景,寫出了傑出的新樂府組詩“三吏”(《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標誌著他的現實主義詩歌創作已達到高峰。不久,棄官而去,客秦州,寓同谷,後至成都定居,築草堂於浣花溪畔。隨後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職,官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故有“杜工部”之稱。《秦州雜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為這壹時期的代表作。嚴武去世後,遂攜家出蜀,漂泊湘、鄂壹帶,作有《秋興八首》等詩。後病逝於赴郴州途中(湖南耒陽)。杜甫詩抒寫個人情懷,往往緊密結合時事,同情人民的苦難,思想深厚,境界開闊,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的社會生活,展現出唐王朝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後世譽為“詩史”。亦被尊為“詩聖”。在藝術上,成就極高。其詩眾體兼備,尤以古體、律詩見長。五古、七古,鋪陳展敘,抒懷議論,氣勢宏偉;五律、七律,韻律嚴謹,對仗工整,形象鮮明,成為唐代律詩的楷模。其詩風格多樣,而以沈郁頓挫為主。在文學史上,他把現實主義傳統推向了壹個更高更成熟的階段,對後世文學創作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與李白齊名,世稱“李杜”。有《杜工部集》。

乾元三年(760),安史之亂未平,杜甫由陜西漂泊來到成都。此時,杜甫沒有官職,生活困苦,在友人的資助下,於西郊浣花溪畔建築草堂,前後營建年余,總算有了壹個棲身之所。次年秋天八月,不料壹陣狂風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壹夜暴雨,濕透了屋內的衣被。漫漫長夜,詩人難眠,百感交集。詩人由己身之苦,想到廣大人民的疾苦,不禁產生了“安得廣廈千萬間……”的宏願,寫下了膾炙人口、影響深遠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茅屋”,即成都草堂。“歌”,詩體。

解讀

全詩分四段。第壹段(至“下者飄轉沈塘坳”),風破茅屋,茅灑江郊。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八月秋高氣爽,突然狂風怒號,卷去我屋上壹層又壹層茅草。〕

起勢迅猛。上句寫“風”,風是“秋”風,是八月秋高氣爽的季節,從高處遠處刮來的狂風。“怒號”,把秋風擬人化,似憤怒地吼叫,形象地寫出了風聲的淒厲,風勢的強勁猛烈。“風怒號”三字,音響宏亮,讀之如聞秋風咆哮。下句寫風卷屋上茅草。詩人在友人的資助下,好不容易蓋了這座茅屋,暫且棲身,剛剛定居下來,秋風卻故意同他作對似的,怒吼而來。茅草質輕,“怒號”的狂風“卷”去“三重”。“卷”字,準確地寫出了秋風的狂暴。“三重”,強調了秋風的威力,壹層又壹層地把茅草卷走,生動地表現了狂風破屋的聲勢,受害的嚴重。此時,詩人身歷其境,怎不萬分焦急?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沈塘坳。”〔茅草飛過江去飄灑在江邊,有的掛結在高大的樹梢之上,有的隨風旋轉沈進了水塘。〕

這句中的“飛”字,緊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沒有落在屋旁,隨風“飛”走了。詩句用了“飛”、“渡”、“灑”三個動詞,把狂風卷走的茅草,滿天“飛”舞,“渡”過了草堂邊的浣花溪,“灑”在了江邊的情景,描繪得生動逼真。詩人向高處看,有的茅草掛結在高大的樹梢之上,想夠,也夠不下來;詩人向低處看,有的茅草隨風飄揚旋轉,沈進了水塘裏,想撈,也撈不上來。茅草卷走後七零八落的紛亂狀態描述得具體而又真實,意在突出所遭自然災害的不幸。“卷”、“飛”、“渡”、“灑”、“掛罥”、“飄轉”,壹個接壹個的動作,繪成了壹幅鮮明的畫圖,而且每壹個動作牽動著詩人的視線,撥動著詩人的心弦。面對這種景況,詩人的心境真像“風卷茅草”壹般的煩亂。這又怎能不激起我們讀者在情感上的***鳴呢!

第二段(至“歸來依杖自嘆息”),群童抱茅,唇舌喊焦。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依杖自嘆息。”〔南村的壹群頑童欺負我年老力衰,竟忍心這樣當著面搶我的東西,公然抱著茅草跑進竹林裏去,我喊得口燥舌幹他們也全不理睬,回家來我依著手杖唉聲嘆氣心中不快。〕

這是對前壹節的補充,前節寫“灑江郊”的茅草無法收回,是否還有落在地上可以收回的呢?有。這裏, *** 了“南村群童”“抱茅入竹”的插曲,使詩歌的情節曲折,畫面生動,氣氛活躍,生活氣息濃厚,也便於對詩中人物心理、形象進行刻畫。“南村”,表明相距極近。附近村的壹群頑皮孩子,看“我老無力”,不僅不予同情,反而“欺我”,壹個“欺”字,流露了詩人極為不滿的情緒。如果詩人不是“老無力”,而是年輕力壯,自然不會受這樣的“欺”。這群頑童竟然忍心這樣“對面”做起搶劫之事來,公然抱著茅草跑進竹林而去。這是日常口頭戲語中隨便說的“盜賊”,並非是作者對孩子的痛罵。後句的“公然”,扣合前句的“對面”。“忍能”二句,把“欺”的程度作了具體細致的刻畫。詩人多想把這些茅草討回,以修補茅屋,暫遮風雨。作者聲嘶力竭地呼喊,喊得“唇焦口燥”,也都枉然,“群童”全不理睬,毫無效果。詩人如果不是十分窮困,就不會對狂風卷走茅草那麽心疼;“群童”如果不是十分窮困,也不會冒著大風抱那些並不值錢的茅草。這就為結尾埋下了伏筆。作者無可奈何,回到家來,依著拐杖,自嘆心中的不悅。詩人“嘆息”什麽?詩人苦心經營借以安身的茅屋,毀於壹陣風暴,怎不嘆息?茅屋的茅草,被風卷走,被頑童搶走,散失殆盡,將以何物補修,困難重重,怎不嘆息,作者在“自嘆息”時,分明是聯想到類似處境的無數窮人。“歸來依杖”,當然,出門也是“依杖”。“依杖”這壹細節,突出地表現了詩人“老無力”的形象,怎不喚起讀者的深切同情。

第三段(至“長夜沾濕何由徹”),長夜沾濕,盼望天亮。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壹會兒大風停息,烏雲濃如墨色,秋日的天空時近傍晚就更加昏黑。〕

這兩句,用飽蘸濃墨的筆渲染出暗淡愁悲的氛圍,從而烘托出詩人暗淡愁苦的心境。前文集中筆力寫“風”,暴風吹來了滿天雲,狂風大作,烏雲翻滾。這句重在寫“雲”,雲是“墨色”的,黑沈沈的雨雲。“俄頃”,壹會兒,“風定”,風停了。後句寫“天色”,“秋天漠漠”,秋季的天空,“漠漠”,烏雲密布。“向昏黑”,漸近黃昏,天色陰沈,灰蒙蒙壹片,籠罩著大地。大雨欲來,雨雲重重地壓了下來,壓在了詩人的頭上、心上,使作者再次面臨著嚴重的威脅。

描繪了壹幅暴雨欲來的景象,烘托出詩人愈來愈沈重的心情。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被子蓋了多年,沒有壹絲暖氣,冷得簡直像鐵,嬌兒凍得睡不安穩,把被裏也蹬破了。〕

這兩句詩,沒有窮困生活體驗的作者是寫不出來的。寫詩人的“布衾”,即布質的被子,因使用“多年”,棉絮已經板結,表裏已經破舊,壹蓋上身,沒有壹點軟暖的感覺,冰冷似鐵,極不舒服。“布衾”已失去了保暖作用,嬌兒難以入睡。“惡臥”,睡相不好,把被裏早已蹬裂了,大洞小孔,破爛不堪。壹個比喻,壹個細節描寫,反映了詩人家境的貧困,潦倒,心境的不快,寒酸。

“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床頭打濕了,到處漏雨,室內沒有壹塊幹燥的地方,雨腳密密麻麻,徹夜不停。〕

此時,夜已降臨,由晝入夜,人已就寢;此時,由風而雨,雨已大作,由屋外到屋內,屋漏雨打,人難入眠。“床頭屋漏”,床頭處漏雨,最易被人發覺,對人的幹擾也最大,又怎能入眠?詩人多想在屋內尋壹不漏之處啊,但狂風“卷”走了“屋上三重茅”,後果出現了,整個屋內“無幹處”,又向哪裏躲藏呢?“雨腳”,像線條似的雨絲,從屋頂垂下,如麻桿,沒完沒斷,壹直不停。真是“屋外大下,屋內小下;屋外不下,屋內還滴答”。通宵達旦,徹夜無眠,實是難熬!這是詩人辛酸生活的寫照。

成都的八月,天氣並不“冷”,那麽,為什麽說“布衾多年冷似鐵”呢?因為“床頭屋漏無幹處”,所以才感到“冷”。壹個“冷”字,把前後文串聯了起來。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自從經過安史之亂,我就憂國憂民少睡眠,如今長夜漫漫,輾轉受苦,何時才能挨到天明!〕

到處躲雨,不能入眠的詩人,此時想到:“自經喪亂少睡眠”,回憶自安史之亂以來的流離顛沛的經歷,因為憂國憂民就壹直失眠。更何況此時面對此景,“長夜”漫漫,“屋漏”,濕冷,布衾“似鐵”。“何由徹”,何時挨到天亮呢?“徹”,天曉。此與前文的“未斷絕”相照應,表現了詩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長夜沾濕何由徹”,語義雙關,意味深長。詩人從眼前,憶過去,望將來;從自己,想到人民,想到國家,不都在“風雨”之中嗎?如此深重的災難,何時才能結束?詩人飽受“風雨”之苦,因而他憎恨“風雨”,他厭惡“長夜”,渴望“天明”早早到來,這是詩人的崇高的思想,善良的願望。

詩人由個人的艱苦處境聯想到廣大人民的類似處境,自然地過渡到詩的結尾。

第四段(至詩末),舍己為人,境界崇高。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怎麽才能有寬敞高大的房子千間萬間,把天下貧寒的人都庇護起來,使他們都有安身之處,都展開歡笑的容顏,即使風狂雨驟,也能穩如泰山呢?〕

在夜雨煎熬中的詩人,此時想的是什麽呢?想的不是個人的苦樂,不是個人小家庭如何蓋上幾間新房,壹家老小安逸度日。詩人關心的是“天下寒士”,天下的貧寒之人,都陷於日日夜夜的風和雨的苦境之中。理想和願望在痛苦中產生,從現實進入幻想,詩人迫切地希望:“安得廣廈千萬間”,“安得”,怎麽能得到,“廣廈”,寬敞高大的房子(晴日,窗明幾凈;雨日,遮風避雨;夏日,清涼;冬日,和暖)“千萬間”。“大庇”,廣泛地庇護,遮蔽,使得“天下寒士”都有安身之所。“風雨不動”,即使遇到風狂雨暴的惡劣天氣,“廣廈”巋然不動,穩如大山。那時,“天下寒士”“俱歡顏”,都歡天喜地,笑逐顏開。當然,詩人也在這千萬張笑顏之中盡情地歡笑了。

這裏,前後用七字句,中間用九字句,句句蟬聯而下,構成了鏗鏘有力的節奏,充分表現了詩人從“床頭屋漏無幹處”、“長夜沾濕何由徹”的痛苦生活體驗中,迸發出來的 *** 和希望。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啊,什麽時候眼前能高高地出現“廣廈千萬間”,即是只有我的草房被風雨摧垮,以致受凍而死也心甘情願!〕

壹聲“嗚呼”,表現了詩人情緒的激蕩。作者備受“長夜沾濕”之苦,以急切的心情呼出:那理想中的“千萬間”“廣廈”,什麽時候在眼前高高地出現呢?理想倘能變為現實,“吾廬獨破”,寧願我的茅屋單單被風雨所破,以致受凍而死,我也心滿意足的!詩人由己之苦,推想到“天下寒士”之苦的思想境界,已是很可貴的了,而今詩人又由“推己及人”提升到“舍己為人”的思想高峰。詩人的偉大的人格,博大的胸懷,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心靈,在這閃光的詩句中得到了有力鮮明的表現。

結句,抒發了詩人憂國憂民和舍己為人的思想感情,是詩的主題的深化,確為“點睛”之筆。在狂風驟雨襲擊的秋夜,詩人心裏翻騰著的不僅是“吾廬獨破”,而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這種憂國憂民的感情和迫切要求變革現實的崇高理想,千百年來壹直激勵著讀者的心。

綜述

這首詩敘寫了詩人茅屋被秋風所破,被秋雨襲擊,壹家人遭受雨淋的痛苦。表現了作者把個人疾苦與廣大人民的疾苦聯系起來,由個人受凍,而希望“天下寒士”都能住上“廣廈”的寬廣胸懷,抒發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詩歌圍繞中心,選取安排材料,在寫實的基礎上抒發感情,突出主旨。詩以秋風、秋雨為線索,寫了風破茅屋、茅灑江郊、頑童抱茅、嬌兒惡臥、床頭屋漏、長夜沾濕等情節,層層深入地描寫詩人的困境,以及作者在這困境中思想感情產生與發展的過程。末段,推己及人,直抒胸臆,揭示主題。全詩由困苦的現實進到理想的境界,完全符合詩人感情發展的規律。詩歌層次清晰,主題鮮明。

語言質樸、通俗、鮮明,富有表現力。寫動態用:卷、飛、渡、灑、掛罥、飄轉、沈、欺、抱、入、呼、依、臥、踏、裂、得、見、破;寫景色用:高、墨色、漠漠、昏黑;寫聲音用:怒號、嘆息;比喻用:冷似鐵、雨腳如麻、安如山。詩歌運用樸素通俗的語言,更好地表現了詩人的真情實感。

歌行體,長短句兼用,打破了七言的束縛,有散有韻,散韻交錯,自由活潑,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與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