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出自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出自

譯文:

所以沒有壹小步壹小步的積累,就不能到達千裏之外那麽遠,沒有小河流的匯聚,就形成不了大江大海。

原文: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出自:先秦荀子的《勸學》,《勸學》全篇都在描寫學習的優勢,鼓勵後人積極學習,熱愛學習。突出說明學習的重要性,此二句用在生活中,意在鼓勵我們做事情要註重點滴的積累,從小做起,積少成多。

就像走路壹樣,壹步壹步來,總能走得很遠,路程再遠,只要堅持不懈地往前走就終能夠到達,壹條條小的河流匯聚在壹起也能形成大海,學習或做事都是在點滴中積累而得的。

擴展資料

《勸學》是戰國時期思想家、文學家荀子創作的壹篇論說文,是《荀子》壹書的首篇。文章較系統地論述了學習的理論和方法,分別從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態度以及學習的內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論說了有關學習的問題。

全文可分四段,第壹段闡明學習的重要性,第二段講正確的學習態度,第三段講學習的內容,第四段講學習應當善始善終。全文說理深入,結構嚴謹,代表了先秦論說文成熟階段的水平。

創作背景

戰國時期,奴隸制度進壹步崩潰,封建制度逐步形成,歷史經歷著劃時代的變革。許多思想家從不同的立場和角度出發,對當時的社會變革發表各自的主張,並逐漸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別,歷史上稱之為“諸子百家”。

諸子百家紛紛著書立說,宣傳自己的主張,批評別人,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荀子是戰國後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認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但人們可以用主觀努力去認識它,順應它,運用它。為了揭示後天學習的重要意義,他創作了《勸學》壹文。

百度百科-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