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古代哪個詩人最專情

古代哪個詩人最專情

這樣說吧,只要是妳認為的寫情詩的詩人,都沒有壹個專情的,比方說什麽杜牧、溫庭鈞、柳永、蘇軾這些,都是非常多情的,也正是多情博愛的心理才造就了他們的才華,但這不能簡單地解讀為因為花心所以有才華,這裏面的因果更復雜,舉個例子,桃花雕謝本是很正常的事情,意味著將有果實結出,可多情的詩人們見到難免生出見物傷情的心境,見桃花如此,見風塵女子也是如此,風塵女子大多苦命,為生活和命運所迫,比如杜牧就寫過“十年壹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還有蘇軾也是有好幾個老婆,還有壹個晏殊也是喜歡流連於勾欄紅巷,還有那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去巫山不是雲”的元稹就更不用說了,見壹個喜歡壹個,這邊剛發完誓,那邊就喜歡上了另壹個。

其實導致詩人多情的原因,除了因為他們多情博愛,更容易體察女人心思外,還有壹個原因是時代背景原因,在古代重男輕女,所以男的都可以娶好幾個老婆,貞潔是女人對男人而言,沒有男人要忠於女人的觀念,這樣壹來就不會有道德上的約束和規範,男人們尋花問柳也就成了平常之事。

而且在古代的風流場所,壹般都是富人和文人雅士才會去,這在大多數影視裏都有體現,聽曲喝花酒在古代文人界是壹種風雅之事。

其實真正專情的文人,是不會把心思用在兒女情長之上,更不會寫很多的情詩,比方說唐宋八大家中的王安石,壹輩子只有壹個老婆。即便身居壹人之上萬人之上的宰相之位,也從來沒有納過妾,他壹輩子的夢想就是想通過自己的變法改變大宋朝積貧積弱的局面,只可惜沒能完全成功。

還有壹個就是杜甫了,杜甫壹輩子也只有壹個老婆,從他遺留的壹千多篇詩作中我們可看出,詩聖壹輩子都在為國家命運擔憂,年輕時的夢想是“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聖人之所以是聖人,是因為能教化萬民,遺澤萬代,兒女情長不值得他們浪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家國之危,社稷之劫重重的壓在這些有抱負的文人身上,他們哪有時間去兒女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