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的畫畫還要寫詩句。
敕勒歌詩配畫怎麽畫?
1、首先在畫面中畫壹個雙層方形圓角邊框。
2、然後在畫面中畫兩只小羊和壹只小牛,還可以畫壹些簡筆的小蒙古包做裝飾。
3、畫出高低不平的草地和山包,然後畫出草叢和小草,畫面左側畫壹棵樹的壹部分。
4、接下來就可以開始上色啦,將地面、草地、小草和樹冠塗成深淺不壹的綠色。
5、將蒙古包的頂部塗成藍色,小牛塗成褐色和淺棕色,小羊塗成棕色和白色,邊框邊緣塗成淺棕色。
6、最後在邊框裏寫上古詩《敕勒歌》,這樣壹幅好看的敕勒歌詩配畫就完成啦。
作品賞析:
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敕勒川,陰山下”,詩歌壹開頭就以高亢的音調,吟詠出北方的自然特點,無遮無攔,高遠遼闊。這簡潔的六個字,格調雄闊宏放,透顯出敕勒民族雄強有力的性格。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這兩句承上面的背景而來,極言畫面之壯闊,天野之恢宏。同時,抓住了這壹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歌者以如椽之筆勾畫了壹幅北國風貌圖。“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天”、“野”兩句承上,且描繪筆法上略有疊沓,蘊涵著詠嘆抒情的情調。
作者運用疊詞的形式,極力突出天空之蒼闊、遼遠,原野之碧綠、無垠。這兩句顯現出遊牧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風吹草低見牛羊”這最後壹句是全文的點睛之筆,描繪出壹幅殷實富足、其樂融融的景象。
這首歌具有鮮明的遊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濃郁的草原氣息。從語言到意境可謂渾然天成,它質直樸素、意韻真淳。語言無晦澀難懂之句,淺近明快、酣暢淋漓地抒寫了遊牧民族驍勇善戰、彪悍豪邁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