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
小燕子,吱吱吱。
面對房主竊細語。
不吃妳谷子。不吃妳糜子。
在妳房檐下抱壹窩兒子。
2.《喜鵲傳信》
花喜鵲,站樹杈。
開口叫,喳喳叫。
妳媽帶了個花針紮。
繡花針,花衣線。
繡個荷包妳媽看。
3.《針》
稀奇古怪牛。
耳朵大過頭。
頭在前頭走。
耳朵在後頭。
4.《九九歌》
頭九二九,關門閉口。
三九四九,凍破碴口。
五九六九,精尻子娃娃拍手。
七九鴨子八九雁,九九耬鏵滿地躥。
5.《小孩羞羞》
羞羞,把臉摳。
摳個壕壕種豆豆。
羞羞,把臉摳。
埋臉躲進懷裏頭。
羞羞,把臉摳。
妳說浪浪他(她)伸手。
6.《蜘蛛》
先修十字路,
後修轉花臺;
老爺當堂坐,
吃頭自己來。
7.《灰斑鳩》
咕咕等,咕咕等,
姑姑出門急匆匆。
侄女呼喚姑姑等,
忘了耳環和手巾。
嗓子喊啞不回音,
咕咕等,枉操心。 ?
擴展資料。
民間短篇詩歌。
包括抒情性的民歌與民謠。 歌﹑謠分稱﹐最早見於《詩經·園有桃》:"心之懮矣﹐我歌且謠。
"關於歌與謠的不同﹐主要有兩種解釋:"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毛詩故訓傳》)﹔"有章曲曰歌﹐無章曲曰謠"(《韓詩章句》)。
壹般說來﹐歌因為配樂和受曲譜制約﹐歌詞有與之相適應的句法章法結構﹐節奏壹般比較徐緩。謠不配樂﹐沒有固定曲調﹐取吟誦方式﹐章句格式比較自由﹐節奏壹般比較緊促。
古人對歌與謠﹐也常聯用﹐統稱為"歌謠"﹐簡稱"民間歌謠"為"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