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寫的是何朝何代國都的鹹陽的何種景象?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寫的是何朝何代國都的鹹陽的何種景象?

描寫作為秦漢兩代故都的鹹陽,如今綠蕪遍地,黃葉滿林,蟲鳥淒鳴的蕭條景象 。

詩句出自許渾的《鹹陽城東樓》,寫的是在鹹陽城頭登臨遠眺所引起的感慨.詩人表達的是登上鹹陽城樓,看到曾經秦代的都城與漢代京城長安只有壹河之隔,就自然聯想起秦宮漢苑,對唐皇朝前景的憂慮之意,

此詩用雲、日、風、雨層層推進,又以綠蕪、黃葉來渲染,勾勒出壹個蕭條淒涼的意境,借秦苑、漢宮的荒廢,抒發了對家國衰敗的無限感慨。

全詩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詩人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賦予抽象的感情以形體,在呈現自然之景的同時又體現豐富的生活經驗,以及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思考。景別致而淒美,情愁苦而悲愴,意蘊藉而蒼涼,境雄闊而高遠,神完氣足,為唐人登臨詩篇之佳作。

擴展資料:

此詩大約是許渾於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任監察禦史的時候所寫。此時大唐王朝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際,政治非常腐敗,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壹個秋天的傍晚,詩人登上鹹陽古城樓觀賞風景,即興寫下了這首七律。

尾聯作結,融情於景。詩人最後感慨道:羈旅過客還是不要索問當年秦漢興亡之事吧!我這次來故國鹹陽,連遺址都尋不著,只有渭水還像昔日壹樣長流不止而已。

“莫問”二字,並非勸誡之辭 ,實乃令人思索之語,它讓讀者從悲涼頹敗的自然景物中鉤沈歷史的教訓;壹個“流”字,則暗示出頹勢難救的痛惜之情。渭水無語東流的景象中,融鑄著詩人相思的憂愁和感古傷今的悲涼,委婉含蓄,令人傷感。

百度百科-鹹陽城東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