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周初,以今山東郯城壹帶為中心(出土有徐國遺址),建立徐國,在東夷中最為強大,春秋時為楚國所敗,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被吳國吞並。
據《元和姓纂》及《通誌.氏族略》所載,徐氏為顓頊,臯陶之後。夏禹時封伯益之子若木於徐國。從若木至徐偃王***三十二世。徐偃王攻周,被周穆王及造父擊敗。
後又封徐偃王子宗為徐子。春秋時,徐國被吳滅後,徐子的遺族以原國名「徐」為氏。 二:清代滿族姓氏舒穆祿氏改為徐氏,如徐元夢,為滿洲正白旗人。
名人:
1、徐偃王
徐偃王,嬴姓徐氏,名誕,是西周時徐國第32代國君。徐國統轄今淮、泗壹帶。建都下邳(今更名為睢寧縣古邳鎮)。
周穆王末年,徐君偃好行仁義,前來歸順的東夷國家有四十多個。周穆王巡視各國,聽聞徐君威德日遠,遣楚國襲其不備,大破之,殺偃王。其子遂北徙彭城,百姓從之者數萬。?
《後漢書·東夷傳》稱:“地方五百裏”,向他朝貢的“三十有六國”。曾聯合九夷伐周。穆王因其勢大,承認其為東方霸主。後為楚所敗。在戰爭與和平之間選擇了仁義避戰。
其事載《竹書紀年》、《後漢書》、《屍子》、《博物誌》、《路史》諸書。《屍子》謂:“徐偃王有筋而無骨。”《博物誌》謂:“徐君宮人有娠而生卵,以為不祥,棄之水濱。
孤獨母有犬鵠蒼,獵於水濱,得所棄卵,銜以來歸。孤獨母以為異,覆暖之,遂孵成兒。生時正偃,故以為名。”
徐偃王僭越“伯”位而稱“王”之後,實質上即是與周王(天子)分庭抗禮。作為徐國的代表人物,徐偃王當之無愧是徐國文明史的奠基人、開拓者和領袖人物。
2、徐達
徐達(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鐘離(今安徽鳳陽市)人。明朝開國軍事統帥,徐達出身農家。元朝末年,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為淮西二十四將之壹。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陽湖之戰中大敗陳友諒。次年,被任命為左相國。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麾師攻取淮東,並於兩年後攻克平江,滅張士誠。
旋即出任征虜大將軍,與副將常遇春壹同揮師北伐,推翻元朝的統治。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滅亡元朝。
此後連年出兵,打擊元朝殘余勢力,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國公。他為人謹慎,善於治軍,戎馬壹生,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勛。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達去世。追封中山王,謚號“武寧”,賜葬鐘山之陰,禦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為明朝開國第壹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
3、徐悲鴻
徐悲鴻(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漢族,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市屺亭鎮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
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後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於傳統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準確把握。
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與張書旗、柳子谷三人被稱為畫壇的“金陵三傑”。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於世。
徐悲鴻被尊稱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他主張發展“傳統中國畫”的改良,立足中國現代寫實主義美術,提出了近代國畫之頹廢背景下的《中國畫改良論》。
1953年9月26日,徐悲鴻因腦溢血病逝,享年58歲。按照徐悲鴻的遺願,夫人廖靜文女士將他的作品1200余件。
他壹生節衣縮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書畫家的作品1200余件,圖書、畫冊、碑帖等1萬余件, 全部捐獻給國家。
4、徐敬業
徐敬業,曹州離狐(今山東菏澤)人,唐朝官員、將領。司空李勣之孫,梓州刺史李震之子,因父早死,直接承襲祖父英國公爵位。徐敬業是唐睿宗時反太後武則天臨朝稱制而起事的領導者。
徐敬業從小善於騎射,有才智。因父早死,直接承襲了祖父的英國公爵位,曾任眉州刺史,後坐事被眨為柳州司馬。武後廢帝唐中宗為廬陵王,立李旦為帝。
後李旦上表請辭,由武後臨朝稱制。徐敬業與其弟徐敬猷、唐之奇、杜求仁、駱賓王等人,在則天順聖皇後光宅元年(684年)九月起兵於揚州,徐敬業自稱為匡復府大將軍,領揚州大都督。
以勤王救國、匡扶盧陵王李顯復位為名出師,由駱賓王寫了著名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以號召天下。徐敬業徐誌摩的士卒很快增至十多萬人。
武後剝奪徐敬業賜姓,遣梁郡公李孝逸為主帥,魏元忠為副帥統兵三十萬征討。徐敬業手下魏思溫建議直攻東都洛陽,而薛璋則勸先南進常州、潤州(今江蘇鎮江)。
徐敬業聽從薛璋意見,先南渡長江攻陷潤州,再北向與李孝逸戰於高郵,徐敬業初戰獲勝,但久戰兵疲,十壹月,李孝逸以火攻大敗徐敬業軍,徐敬業逃往潤州,為部下所殺,內亂遂平。
唐貞元十七年(801年)吐蕃軍到唐朝鹽州時,吐蕃軍中有將徐舍人,自稱徐敬業後人,不忘本國,並將包括僧人延素在內的俘虜千百人全部放歸。
5、徐誌摩
徐誌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嘉興海寧硤石人,現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學英國時改名誌摩。
曾經用過的筆名有南湖、詩哲、海谷、谷、大兵、雲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
1915年畢業於杭州壹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 1918年赴美國克拉克大學學習銀行學。十個月即告畢業,獲學士學位,得壹等榮譽獎。
同年,轉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院,進經濟系。 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
奠定其浪漫主義詩風。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26年任光華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前身)。
大夏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教授。1930年辭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職務。
應胡適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飛機失事罹難。代表作品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壹夜》。
百度百科-徐氏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