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坐在風箏尾巴上拴著的筐裏,用蕭吹奏那淒婉哀怨的楚歌。天空,蕭聲嗚咽,如泣如訴;地上,漢軍隨聲唱和,淒清蒼涼。項羽和虞姬在帳中聽到四面楚歌聲陣陣傳來:
九月秋涼兮 四野飛霜 日月征戰兮 終歸劉邦
白發老母兮 盼斷肝腸 妻子何堪兮 獨守空房
弟兄想見兮 跺足拭掌 姐妹思念兮 雨淚千行
故交好友兮 登門看望 窗兄窗弟兮 問短問長
何不思故兮 各奔家鄉 居家團圓兮 永得安康
項羽夜聞四面楚歌,加之天上傳來的簫聲,奏的也是楚調楚韻,不由大吃壹驚,心想完了,劉邦的兵大多是關中人,韓信的兵大多是齊、趙地人,漢軍中哪有這麽多的人會唱楚歌?難道是劉邦真的攻下西楚了嗎?他壓根兒沒想到背叛他投奔劉邦的淮南王英布帶領的九江兵馬,臨近漢水是會唱楚歌的。
營房外的竹林,壹條山溪歡快地流過,全然不理會塵世間的煩惱和痛苦。李定國的簫聲,分外嗚咽,帶著哀傷,帶著淒涼,回蕩在山谷。這次他沒有吹嶽飛的《滿江紅》,吹的是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壹曲終了,余音裊裊,卻是李定國重重地嘆息。
夕陽殘照,風沙彌漫,遼闊曠野,簫聲嗚咽。低沈、渾厚、悠遠、蒼涼,哭泣於無聲處,極盡憂傷!夜清冷;簫聲嗚咽,訴不盡人間的悲歡離合。那是壹聲聲無奈的嘆息,穿透時空,沈重的敲打著心扉,悲涼從每個毛孔深入骨髓。琵琶,叮叮咚咚、錚錚琮琮,彈響漫天的寂寥。簫聲依舊嗚咽,惆悵正慢慢浸透我的心田,夜不成寐……
有壹天夜裏,弄玉在鳳樓憑窗遠望,但見天凈雲空,月照如鏡,弄玉惜此良辰美景,讓侍兒焚香壹炷,取下碧玉笙,臨窗吹奏。笙聲婉轉清越,響徹天際。此時,夜風習習,月色溶溶,忽然東方天空似有樂聲飄來與玉笙和鳴,其聲若隱若現,若遠若近,弄玉心生奇怪,就停止吹笙而靜心聆聽,那空中的樂聲也就停止,而余音依然裊裊不絕。弄玉臨窗迎風,惘然若有所失,壹直到月亮偏西,香炷然盡,這才將玉笙置於床頭,悵然入睡。
剛入夢鄉,就見東南方向,天門洞開,五色霞光,照耀如晝。壹位羽冠鶴的俊美男子,騎著彩鳳,自天空徐徐而降。待落在鳳臺之上,弄玉急忙迎上前去,只聽那男子說:“我是太華山的主人,上天命我與妳締結姻緣,相會之日在今年八月十五,至時我會如約前來。”說完,那男子從腰間解下壹支赤色的玉簫,依欄吹奏,那只彩鳳也伴隨著樂聲翩翩起舞,舒頸長鳴。鳳聲簫聲和諧如壹,抑揚頓挫,聲聲入耳。美妙的樂曲使弄玉如癡如醉,神魂顛倒,不覺問道:“何曲如此美妙?”男子回答說,“此為‘華山第壹弄’也。”天亮後,弄玉把夢中情景告知父王,穆公就派朝臣百裏孟明以公主所描述的夢中男子的形象,到華山尋訪。
百裏孟明來到華山,有壹樵夫告訴他說,華山中峰明星崖有壹位隱士,每天晚上都依巖吹簫,簫聲悅耳動聽,響徹天尋,美妙的曲調能使百鳥和鳴,鳳凰聲舞,也許,他正是妳要尋訪的人。
百裏孟明來到明星崖下,果然見壹人,羽冠鶴,玉貌丹唇,神態超凡脫俗,氣度瀟灑文雅。孟明連忙上前施禮叩問姓名,那人回答說:“姓蕭名史。”並問:“君是何人,到此何事?”孟明回答說:“我是秦國右庶長,復姓百裏,名視,字孟明。我主為愛女擇婿,必欲通音律者為配,聞君精於音樂,便受公主之命,前來迎君百宮壹會。”
孟明引導蕭史入宮拜見穆公。蕭史說:“臣山野匹夫,不知禮法,願聽從君王教誨。”穆公見蕭史舉止不凡,壹言壹行,皆有離塵絕俗之韻,心中先有三分歡喜,得知蕭史善於品簫,便爭於心神領會。
蕭史取出紫玉簫壹支,其簫玉色晶潤,赤光照耀,炫人眼目。奏第壹曲,清風習習而來;奏第二曲,彩雲四合;奏第三曲,只見白鶴成對,翔舞空中孔雀數雙,棲集殿前。壹時百鳥和鳴,經時方散。穆公直驚得目瞪口呆,忙請女兒簾後窺視。弄玉告訴父王,此人正是夢中之人。於是秦穆公便令左右服侍蕭史沐浴潔體,更換新衣,當即送至鳳樓,與弄玉成婚。此夜月圓於上,人圓於下,夫妻情投意合,美滿無比。
2.描寫女子吹蕭的古風句子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軾《赤壁賦》
譯文
有壹天夜裏,弄玉在鳳樓憑窗遠望,但見天凈雲空,月照如鏡,弄玉惜此良辰美景,讓侍兒焚香壹炷,取下碧玉笙,臨窗吹奏。笙聲婉轉清越,響徹天際。此時,夜風習習,月色溶溶,忽然東方天空似有樂聲飄來與玉笙和鳴,其聲若隱若現,若遠若近,弄玉心生奇怪,就停止吹笙而靜心聆聽,那空中的樂聲也就停止,而余音依然裊裊不絕。弄玉臨窗迎風,惘然若有所失,壹直到月亮偏西,香炷然盡,這才將玉笙置於床頭,悵然入睡。
剛入夢鄉,就見東南方向,天門洞開,五色霞光,照耀如晝。壹位羽冠鶴的俊美男子,騎著彩鳳,自天空徐徐而降。待落在鳳臺之上,弄玉急忙迎上前去,只聽那男子說:“我是太華山的主人,上天命我與妳締結姻緣,相會之日在今年八月十五,至時我會如約前來。”說完,那男子從腰間解下壹支赤色的玉簫,依欄吹奏,那只彩鳳也伴隨著樂聲翩翩起舞,舒頸長鳴。鳳聲簫聲和諧如壹,抑揚頓挫,聲聲入耳。美妙的樂曲使弄玉如癡如醉,神魂顛倒,不覺問道:“何曲如此美妙?”男子回答說,“此為‘華山第壹弄’也。”天亮後,弄玉把夢中情景告知父王,穆公就派朝臣百裏孟明以公主所描述的夢中男子的形象,到華山尋訪。
百裏孟明來到華山,有壹樵夫告訴他說,華山中峰明星崖有壹位隱士,每天晚上都依巖吹簫,簫聲悅耳動聽,響徹天尋,美妙的曲調能使百鳥和鳴,鳳凰聲舞,也許,他正是妳要尋訪的人。
百裏孟明來到明星崖下,果然見壹人,羽冠鶴,玉貌丹唇,神態超凡脫俗,氣度瀟灑文雅。孟明連忙上前施禮叩問姓名,那人回答說:“姓蕭名史。”並問:“君是何人,到此何事?”孟明回答說:“我是秦國右庶長,復姓百裏,名視,字孟明。我主為愛女擇婿,必欲通音律者為配,聞君精於音樂,便受公主之命,前來迎君百宮壹會。”
孟明引導蕭史入宮拜見穆公。蕭史說:“臣山野匹夫,不知禮法,願聽從君王教誨。”穆公見蕭史舉止不凡,壹言壹行,皆有離塵絕俗之韻,心中先有三分歡喜,得知蕭史善於品簫,便爭於心神領會。
蕭史取出紫玉簫壹支,其簫玉色晶潤,赤光照耀,炫人眼目。奏第壹曲,清風習習而來;奏第二曲,彩雲四合;奏第三曲,只見白鶴成對,翔舞空中孔雀數雙,棲集殿前。壹時百鳥和鳴,經時方散。穆公直驚得目瞪口呆,忙請女兒簾後窺視。弄玉告訴父王,此人正是夢中之人。於是秦穆公便令左右服侍蕭史沐浴潔體,更換新衣,當即送至鳳樓,與弄玉成婚。此夜月圓於上,人圓於下,夫妻情投意合,美滿無比。
3.描寫女子吹簫的古風句子有哪些關於女子吹簫的詩句:
1、吹簫聲斷——宋 辛棄疾 《滿江紅·敲碎離愁》
2、夜涼閑撚彩簫吹——宋 晏幾道 《浣溪沙》
3、短簫吹落殘梅——宋 晏幾道 《清平樂·春雲綠處》
4、玉簫吹遍煙花路——宋 晏幾道 《虞美人·玉簫吹遍煙花路》
5、短簫吹落殘梅——宋 晏幾道 《清平樂·春雲綠處》
6、夜涼閑撚彩簫吹——宋 晏幾道 《浣溪沙》
7、我欲吹簫明月下——宋 張孝祥 《浣溪沙》
8、簫吹想平生——宋 無名氏 《導引·祥符盛際》
9、得吹簫侶——宋 無名氏 《沁園春·姑射瓊仙》
10、秦樓聲斷吹簫侶——宋 嶽珂 《滿江紅·小院深深》
自古以來,簫這種樂器頗受人們喜愛,尤其是文人騷客更是對其青睞有加。詞人借簫抒情,以簫述誌,也用簫來比喻自己的知己和理想。在詞的意境之中,詞人或借簫書寫盛世華章,或以簫嘆兒女情長,或借簫抒憂思惆悵;在感情基調方面,簫聲悲涼幽咽,多表達淒愴哀怨的心理感受。
壹、“簫”在詞中作為壹個音樂意象出現在這種情況下,簫僅僅是作為壹種樂器,詞人借以抒發自己的情思,簫充當著壹種載體的角色。
1. 從簫的形狀方面來看,宋詞中的簫有如下的名稱:“鳳簫”“簫鳳”“雙鳳簫”“洞簫”“短簫”等等。
相傳簫為舜所造,因其形狀參差而像鳳翼,故有“鳳簫”之稱,[1]而諸如“鳳凰簫”“簫鳳”“雙鳳簫”之類的名稱,當為“鳳簫”名稱之衍生。“洞簫”“短簫”則是就其形制而言的。關於“鳳簫”,如柳永的“揚州曾是追遊地,酒臺花徑仍存。鳳簫依舊月中聞”(《臨江仙鳴珂碎撼都門曉》);關於“簫鳳”,如吳文英的“酥瑩雲容夜暖。伴蘭翹清瘦,簫鳳柔婉”(《解語花門橫皺碧》);關於“洞簫”,如劉克莊的“憶坡公、洞簫聽罷,劃然長嘯”(《賀新郎行樂尤宜少》)。
2. 從簫的材質方面來看,宋詞中的簫有如下的名稱:“玉簫”“紫玉簫”“瓊簫”“紫簫”“玉參差”等等。其中,“玉簫”這壹意象出現的頻率相當大,這或許是因為古人以玉比德,以高貴的玉和古雅的簫相配,更添壹種高遠古樸的意境。
關於“玉簫”,如張炎的“無限羈愁分付、玉簫寒”(《虞美人黃金誰解教歌舞》);關於“紫玉簫”,如蘇軾的“明朝酒醒知何處,腸斷雲間紫玉簫”(《鷓鴣天笑拈紅梅亸翠翹》);關於“瓊簫”,如蔣捷的“瓊簫夜夜挾愁吹。梅花知不知”(《阮郎歸雪飛燈背雁聲低》);關於“紫簫”,如賀鑄的“紫簫閑撚度新聲,有人偷倚闌幹掐”(《江南曲·踏莎行小苑浴蘭》);關於“玉參差”,如盧祖臯的“雙籠金約腕,獨把玉參差”(《臨江仙洞府堂深花氣滿)。
參考資料
愛學術:
4.描寫女子吹蕭的古風句子關於女子吹簫的詩句: 1、吹簫聲斷——宋 辛棄疾 《滿江紅·敲碎離愁》2、夜涼閑撚彩簫吹——宋 晏幾道 《浣溪沙》3、短簫吹落殘梅——宋 晏幾道 《清平樂·春雲綠處》4、玉簫吹遍煙花路——宋 晏幾道 《虞美人·玉簫吹遍煙花路》5、短簫吹落殘梅——宋 晏幾道 《清平樂·春雲綠處》6、夜涼閑撚彩簫吹——宋 晏幾道 《浣溪沙》7、我欲吹簫明月下——宋 張孝祥 《浣溪沙》8、簫吹想平生——宋 無名氏 《導引·祥符盛際》9、得吹簫侶——宋 無名氏 《沁園春·姑射瓊仙》10、秦樓聲斷吹簫侶——宋 嶽珂 《滿江紅·小院深深》自古以來,簫這種樂器頗受人們喜愛,尤其是文人騷客更是對其青睞有加。
詞人借簫抒情,以簫述誌,也用簫來比喻自己的知己和理想。在詞的意境之中,詞人或借簫書寫盛世華章,或以簫嘆兒女情長,或借簫抒憂思惆悵;在感情基調方面,簫聲悲涼幽咽,多表達淒愴哀怨的心理感受。
壹、“簫”在詞中作為壹個音樂意象出現在這種情況下,簫僅僅是作為壹種樂器,詞人借以抒發自己的情思,簫充當著壹種載體的角色。從簫的形狀方面來看,宋詞中的簫有如下的名稱:“鳳簫”“簫鳳”“雙鳳簫”“洞簫”“短簫”等等。
相傳簫為舜所造,因其形狀參差而像鳳翼,故有“鳳簫”之稱,[1]而諸如“鳳凰簫”“簫鳳”“雙鳳簫”之類的名稱,當為“鳳簫”名稱之衍生。“洞簫”“短簫”則是就其形制而言的。
關於“鳳簫”,如柳永的“揚州曾是追遊地,酒臺花徑仍存。鳳簫依舊月中聞”(《臨江仙鳴珂碎撼都門曉》);關於“簫鳳”,如吳文英的“酥瑩雲容夜暖。
伴蘭翹清瘦,簫鳳柔婉”(《解語花門橫皺碧》);關於“洞簫”,如劉克莊的“憶坡公、洞簫聽罷,劃然長嘯”(《賀新郎行樂尤宜少》)。2. 從簫的材質方面來看,宋詞中的簫有如下的名稱:“玉簫”“紫玉簫”“瓊簫”“紫簫”“玉參差”等等。
其中,“玉簫”這壹意象出現的頻率相當大,這或許是因為古人以玉比德,以高貴的玉和古雅的簫相配,更添壹種高遠古樸的意境。關於“玉簫”,如張炎的“無限羈愁分付、玉簫寒”(《虞美人黃金誰解教歌舞》);關於“紫玉簫”,如蘇軾的“明朝酒醒知何處,腸斷雲間紫玉簫”(《鷓鴣天笑拈紅梅亸翠翹》);關於“瓊簫”,如蔣捷的“瓊簫夜夜挾愁吹。
梅花知不知”(《阮郎歸雪飛燈背雁聲低》);關於“紫簫”,如賀鑄的“紫簫閑撚度新聲,有人偷倚闌幹掐”(《江南曲·踏莎行小苑浴蘭》);關於“玉參差”,如盧祖臯的“雙籠金約腕,獨把玉參差”(《臨江仙洞府堂深花氣滿)。參考資料愛學術:。
5.描寫女子吹簫的古風句子有哪些關於女子吹簫的詩句: 1、吹簫聲斷——宋 辛棄疾 《滿江紅·敲碎離愁》2、夜涼閑撚彩簫吹——宋 晏幾道 《浣溪沙》3、短簫吹落殘梅——宋 晏幾道 《清平樂·春雲綠處》4、玉簫吹遍煙花路——宋 晏幾道 《虞美人·玉簫吹遍煙花路》5、短簫吹落殘梅——宋 晏幾道 《清平樂·春雲綠處》6、夜涼閑撚彩簫吹——宋 晏幾道 《浣溪沙》7、我欲吹簫明月下——宋 張孝祥 《浣溪沙》8、簫吹想平生——宋 無名氏 《導引·祥符盛際》9、得吹簫侶——宋 無名氏 《沁園春·姑射瓊仙》10、秦樓聲斷吹簫侶——宋 嶽珂 《滿江紅·小院深深》自古以來,簫這種樂器頗受人們喜愛,尤其是文人騷客更是對其青睞有加。
詞人借簫抒情,以簫述誌,也用簫來比喻自己的知己和理想。在詞的意境之中,詞人或借簫書寫盛世華章,或以簫嘆兒女情長,或借簫抒憂思惆悵;在感情基調方面,簫聲悲涼幽咽,多表達淒愴哀怨的心理感受。
壹、“簫”在詞中作為壹個音樂意象出現在這種情況下,簫僅僅是作為壹種樂器,詞人借以抒發自己的情思,簫充當著壹種載體的角色。從簫的形狀方面來看,宋詞中的簫有如下的名稱:“鳳簫”“簫鳳”“雙鳳簫”“洞簫”“短簫”等等。
相傳簫為舜所造,因其形狀參差而像鳳翼,故有“鳳簫”之稱,[1]而諸如“鳳凰簫”“簫鳳”“雙鳳簫”之類的名稱,當為“鳳簫”名稱之衍生。“洞簫”“短簫”則是就其形制而言的。
關於“鳳簫”,如柳永的“揚州曾是追遊地,酒臺花徑仍存。鳳簫依舊月中聞”(《臨江仙鳴珂碎撼都門曉》);關於“簫鳳”,如吳文英的“酥瑩雲容夜暖。
伴蘭翹清瘦,簫鳳柔婉”(《解語花門橫皺碧》);關於“洞簫”,如劉克莊的“憶坡公、洞簫聽罷,劃然長嘯”(《賀新郎行樂尤宜少》)。2. 從簫的材質方面來看,宋詞中的簫有如下的名稱:“玉簫”“紫玉簫”“瓊簫”“紫簫”“玉參差”等等。
其中,“玉簫”這壹意象出現的頻率相當大,這或許是因為古人以玉比德,以高貴的玉和古雅的簫相配,更添壹種高遠古樸的意境。關於“玉簫”,如張炎的“無限羈愁分付、玉簫寒”(《虞美人黃金誰解教歌舞》);關於“紫玉簫”,如蘇軾的“明朝酒醒知何處,腸斷雲間紫玉簫”(《鷓鴣天笑拈紅梅亸翠翹》);關於“瓊簫”,如蔣捷的“瓊簫夜夜挾愁吹。
梅花知不知”(《阮郎歸雪飛燈背雁聲低》);關於“紫簫”,如賀鑄的“紫簫閑撚度新聲,有人偷倚闌幹掐”(《江南曲·踏莎行小苑浴蘭》);關於“玉參差”,如盧祖臯的“雙籠金約腕,獨把玉參差”(《臨江仙洞府堂深花氣滿)。參考資料愛學術:。
6.古詩中描寫吹簫的詩句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蘇軾《赤壁賦》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風驂不駕纓,翼人立中庭。
簫管且停吹,展我敘離情。漢樂府《七日夜女歌》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
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
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休休! 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
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 應念我、終日凝眸。
凝眸處,從今又添,壹段新愁。 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掩銀屏,垂翠袖。
何處吹簫,脈脈情微逗。 納蘭容若《鬢雲松令》。
7.關於吹簫的詩句有哪些寄揚州韓綽判官 唐代: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雕。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綺懷 清代:黃景仁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墻入望遙。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後蕉。 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 宋代:李清照 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壹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
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
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壹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滿江紅·敲碎離愁 宋代:辛棄疾 敲碎離愁,紗窗外、風搖翠竹。人去後、吹簫聲斷,倚樓人獨。
滿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但試將壹紙寄來書,從頭讀。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時足?滴羅襟點點,淚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楊只礙離人目。
最苦是、立盡月黃昏,闌幹曲。過垂虹 宋代:姜夔 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
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8.關於吹簫的詩句寄揚州韓綽判官 唐代: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雕。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綺懷 清代:黃景仁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墻入望遙。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後蕉。 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 宋代:李清照 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壹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
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
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壹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滿江紅·敲碎離愁 宋代:辛棄疾 敲碎離愁,紗窗外、風搖翠竹。人去後、吹簫聲斷,倚樓人獨。
滿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但試將壹紙寄來書,從頭讀。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時足?滴羅襟點點,淚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楊只礙離人目。
最苦是、立盡月黃昏,闌幹曲。過垂虹 宋代:姜夔 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
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