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無須、不必。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處告別。這兩句詩意思是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出自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白話譯文雄偉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衛,透過那風雲煙霧遙望著五津。
和妳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沈。
只要在世上還有妳這個知己,縱使遠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鄰。
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
創作背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長安的時候寫的。“少府”,是唐朝對縣尉的通稱。姓杜的少府將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長安相送,臨別時贈送給他這首送別詩。
唐代詩人王勃介紹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詩人。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初唐四傑",王勃為四傑之首。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