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乞巧節手抄報資料

乞巧節手抄報資料

乞巧節手抄報,乞巧節也稱為七夕節,是我們國家的情人節,在古代,乞巧節是壹個可以媲美春節的大節,人們在這壹天都有著各種各樣的風土習俗,讓我們壹起來了解壹下我們中國的情人節吧。 1 乞巧節手抄報:乞巧的介紹

 乞巧,是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少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

 七夕乞巧,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鬥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壹習俗在中國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壹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裏,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

 人們從七月初壹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壹。

 在漢朝,婦女把壹種小型蜘蛛(古稱果子)放在壹個盒子中,以其織網疏密為巧拙之征。到唐朝時,則將蜘蛛放在瓜上。而到了宋元時期,則視水中針影占拙巧。細長則巧,散則拙。

 如今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結網於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而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壹枚銅錢、壹根針和壹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裏,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壹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有些地方的乞巧節的活動,帶有競賽的性質,類似古代鬥巧的風俗。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悖悖、烙巧果子、還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湯的習俗,壹般在七月初壹將谷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該地的兒童特別重視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就是鬥巧風俗的演變。而牧童則會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傳說七夕是牛的生日)。

 諸城、滕州、鄒城壹帶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膠東,魯西南等地傳說這天喜鵲極少,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

 5 乞巧節手抄報,乞巧節也稱為七夕節,是我們國家的情人節,在古代,乞巧節是壹個可以媲美春節的大節,人們在這壹天都有著各種各樣的風土習俗,讓我們壹起來了解壹下我們中國的情人節吧。 2 乞巧節手抄報:乞巧節的各地習俗

 甘肅習俗

 甘肅乞巧主要分布於隴南禮縣、西和壹代。“乞巧”是向神靈討要智慧的意思,乞是乞討,巧則是心靈手巧,有巧思妙想,其實質是說有智慧。乞巧是壹個流傳甚廣,歷史悠久的古老民俗。自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由於極左和現代文明的雙重沖擊,這壹古老民俗在全國已經基本絕跡。

 羊皮扇鼓舞

 位於甘肅省隴南市北端的西和縣,有著悠久的歷史。七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形成了深邃厚重的文化積澱,使西和縣積累了壹大批豐富的文化藝術遺產,乞巧、山歌、春倌、羊皮扇鼓舞、耍社火等民俗文化活動,鄉土氣息濃郁,地方特色鮮明,傳承多年,久盛不衰,正是在這種氛圍中,乞巧風俗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春倌“說春”中國西和乞巧女兒節從每年農歷六月三十晚上開始,壹直持續到七月初七晚上,時間長達七天八夜,是持續時間最長的民俗活動之壹。整個活動分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娛巧、蔔巧、送巧七個環節。每壹環節均有歌舞相伴,又有幾個富有特征性的儀式,因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詞、曲譜、舞蹈形式以及與農耕文明相關的崇拜儀式,還有與生活相關的紡織女工、服飾、道具、供果制作等。其活動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參與人數之多、民俗程式保留之完整,在全國絕無僅有。

 浙江習俗

 如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這壹天用面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若穿好的,就稱為“得巧”。或者捕蜘蛛壹只,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還有說法為中午捕蜘蛛)

 而在紹興農村,這壹夜會有許多少女壹個人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

 為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願望,在浙江金華壹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壹只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在廣西西部,傳說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此水名“雙七水”,人們在這天雞鳴時,爭先恐後地去河邊取水,取回後用新甕盛起來,待日後使用。

 廣州習俗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制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裏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壹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壹切都安排好後,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

 拜仙之後,姑娘們手執彩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壹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七夕之後,姑娘們將所制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福建習俗

 在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嘗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壹個上香爐。壹般是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女人們不僅乞巧,還有乞子、乞壽、乞美和乞愛情的。而後,大家壹邊吃水果,飲茶聊天,壹邊玩乞巧遊戲,乞巧遊戲有兩種:壹種是“蔔巧”,即用蔔具問自己是巧是笨;另壹種是賽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的稱“輸巧”,“輸巧”者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小禮物送給得巧者。

 有的地區還組織“七姐會”,各地區的“七姐會”聚集在宗鄉會館擺下各式各樣鮮艷的香案,遙祭牛郎織女,“香案”都是紙糊的,案上擺滿鮮花、水果、胭脂粉、紙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繡等,琳瑯滿目。不同地區的“七姐會”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誰的制作精巧。今天,這類活動已為人遺忘,只有極少數的`宗鄉會館還在這個節日設香案,拜祭牛郎織女。香案壹般在七月初七就備妥,傍晚時分開始向織女乞巧。

 5 乞巧節手抄報,乞巧節也稱為七夕節,是我們國家的情人節,在古代,乞巧節是壹個可以媲美春節的大節,人們在這壹天都有著各種各樣的風土習俗,讓我們壹起來了解壹下我們中國的情人節吧。 3 乞巧節手抄報:七夕民間習俗

 七夕是中國古代年輕女性最為重視的節日,有著如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曬書曬衣、拜織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誕等七夕習俗。

 1、喜蛛應巧

 也是較早的壹種乞巧方式,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時。

 2、投針驗巧

 明《帝京景物略》說:“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征矣。”

 3、拜織女

 “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的朋友或鄰裏們約好聯合舉辦。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齋戒壹天,沐浴停當,準時都到主辦的家裏來,於案前焚香禮拜後,大家壹起圍坐在桌前,壹面吃花生、瓜子,壹面朝著織女星,默念自己的心事。

 4、吃巧果

 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5、七姐誕

 廣州舊時過七巧節非常熱鬧。姑娘們預先備好各種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紙、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種花果、仕女、器物、宮室模型等物。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裏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

 6、婦女洗發

 婦女七夕洗發,也是特別的習俗。在湖南、江浙壹帶都有此記載。女性在這天沐發,也就有了特殊意義,代表用銀河裏的聖水凈發,必可獲得織女神的護佑。還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5 乞巧節手抄報,乞巧節也稱為七夕節,是我們國家的情人節,在古代,乞巧節是壹個可以媲美春節的大節,人們在這壹天都有著各種各樣的風土習俗,讓我們壹起來了解壹下我們中國的情人節吧。 4 乞巧節手抄報:牛郎織女的傳說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壹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壹 。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裏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幹很多的活,壹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牛郎獨自壹人趕著牛進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這時,有位須發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後,笑著對他說:“別難過,在伏牛山裏有壹頭病倒的老牛,妳去好好餵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妳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於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壹捆捆草,壹連餵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擡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壹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壹個月,白天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年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後,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後,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法相救,嫂子最後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壹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壹起下凡遊戲,在河裏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壹男壹女兩個孩子,壹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壹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壹揮,壹道波濤洶湧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擡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壹年壹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5 乞巧節手抄報,乞巧節也稱為七夕節,是我們國家的情人節,在古代,乞巧節是壹個可以媲美春節的大節,人們在這壹天都有著各種各樣的風土習俗,讓我們壹起來了解壹下我們中國的情人節吧。 5 乞巧節手抄報:乞巧節的詩句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金風玉露壹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 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 林傑《乞巧》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 杜牧《秋夕》

 臥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 —— 盧摯《沈醉東風·七夕》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 林傑《乞巧》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 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 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相逢壹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 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 李商隱《馬嵬·其二》

 喜鵲橋成催鳳駕。 —— 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 徐凝《七夕》

 壹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 徐凝《七夕》

 風輕惟響佩,日薄不嫣花。 —— 李商隱《壬申七夕》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 李商隱《辛未七夕》

 千裏暮雲平,南樓催上燭,晚來晴。 —— 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 —— 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 —— 範成大《鵲橋仙·七夕》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 孟浩然《他鄉七夕》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 李賀《七夕》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 —— 姚燮《韓莊閘舟中七夕》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 李賀《七夕》

 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壹鉤。 —— 德容《七夕二首·其壹》

 無半點閑愁去處,問三生醉夢何如。 —— 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