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才華橫溢的詩人溫庭筠,愛寫女性詩和經歷有關嗎?

才華橫溢的詩人溫庭筠,愛寫女性詩和經歷有關嗎?

溫庭筠是晚唐時期著名的大詩人及詞作家,他所創作的愛情詩與艷情詩在當時堪稱壹絕。他的詩歌作品因與同時代的李商隱齊名,所以被時人尊稱為“溫李”。作為“花間派”的創世鼻祖及首要詞人,與韋莊並稱為“溫韋”。

溫庭筠創作的詩歌以及詞作,文字精煉、辭藻華麗、情感婉約,對晚唐時期的詩歌以及詞作發展,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宋朝時期流行的“婉約派”詞作風格,就是沿襲並發展了溫庭筠“花間派”的詞作理念。

筆者認為讀遍唐朝時期創作的詩歌,我們不難發現“晚唐詩歌”,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成,還擁有初唐、中唐所不具備的思想深度和“意蘊”。這主要與晚唐社會混亂、政局動蕩有很大關系。

由於晚唐時期的政治逐漸走向崩潰,社會的各個方面已經不復盛唐時期的繁榮。再加上連年戰亂、民不聊生,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也逐漸雕敝,這對於性格敏感、情感細膩而又豐富的晚唐詩人來說,既是壹種不幸也是壹種幸運。

不幸是因為家國不寧的大背景之下,讓很多詩人都因此而受到牽連。溫庭筠的人生經歷中,就曾受到過社會環境變化的影響。如果從幸運的角度來講,那就是為晚唐詩人提供了大量的詩詞創作素材,也因此讓他們的詩詞更具思想與深度。

晚唐詩歌總是會給人壹種“失意、落寞”之感,而晚唐詩人又大多是苦悶、抑郁的形象代表,所以這壹時期所創作的詩詞以及其他文學作品,總是帶有壹種濃郁的感傷情緒。這種以社會背景為積澱、以個人經歷為藍本的晚唐詩詞,大有後世“傷感”文學之風。

但在溫庭筠所創作的三百七十多首詩詞中,雖然題材特別廣泛立意也十分新穎,但唯有“閨情”詩的文學造詣最為著名。《新添聲楊柳枝詞二首》,就是溫庭筠“閨情”詩也稱為愛情詩中的經典之作。

溫庭筠詩詞中的坎坷人生

1.幼年喪父與“結子伴讀”

溫庭筠就是在晚唐社會環境下,出生並成長起來的晚唐大詩人。公元812年正值唐憲宗統治時期,溫庭筠出生於太原祁縣壹戶沒落貴族家庭。

他的祖上是唐太宗時期的當朝宰相溫彥博。但由於時間久遠再加上家族沒落,所以已經無法再受其功勛蔭護。

唐憲宗元和十五年溫庭筠的父親去世,八歲的溫庭筠與其兄弟姐妹四人,只能與母親相依為命。年少喪父以及家庭陷入困境的遭遇,對溫庭筠的性格養成有非常大的影響。尤其是長期與母親和姐妹生活,對其細膩的情感和溫婉的筆風形成都有很大影響。

唐穆宗長慶四年其父生前好友,段文昌對溫家施以援手,溫庭筠才獲得了與其子“結伴***讀”的機會。也正是在這段時期,溫庭筠對知識的渴求就像海綿吸水壹樣,他熟讀各種經史子集,以及唐朝時期的文學作品。這為他日後的詩詞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屢試不第的坎坷人生

唐文宗大和九年段文昌離世,無所依靠的溫庭筠告別其子段成式北上長安。唐宣宗大中元年即公元847年,溫庭筠在長安參加進士考試,但因多種原因並未考中。在隨後多年的科舉考試中他屢遭不第。

歸結其中原因其實就是性格決定命運,溫庭筠因過人的才華而恃才不羈。他將對社會現狀的不滿,以及對權貴奢靡生活的厭惡,寫入了自己的詩詞作品中。由於溫庭筠在晚唐時期的文學地位較高,所以這些以譏刺權貴為內容的詩詞廣為流傳。

他撰寫的這些品不僅“多犯忌諱”,同時還得罪了很多權貴。這其實也是他屢試不第的根本原因,雖然受人推薦後也曾入朝為官,但因其本人不受羈束的性格,以及縱酒放浪的天性,對其仕途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用“壹生坎坷,終身潦倒”,來形容溫庭筠的壹生其實非常貼切。但正是因為這些坎坷的經歷,才讓他的詩詞作品更具魅力。

溫庭筠將童年的不幸遭遇和屢試不第的憤懣,完全付諸於詩詞創作中去,他在詩歌中不僅找到了歸屬感,同時也發現了人性柔美的壹面。這其實也是他的“閨情”詩,之所以能傳頌千古的重要原因之壹。

溫庭筠的“閨情”詩中的女性視角

從詩歌體式方面來解讀溫庭筠的詩歌,我們不難發現他最擅長的其實是樂府詩。他的樂府詩雖然並未徹底擺脫六朝時期的脂粉氣,但在詩歌創作中已經出現了革新的氣息。“閨情”詩就是起樂府詩中,尤其經典的體現手法之壹。

溫庭筠的“閨情”詩獨特之處就在於,大多都以女性視角、口吻和感受,去描寫愛情以及相思之情。

《新添聲楊柳枝詞》壹***有兩首,但尤以第二首最為經典。無論是情感表達還是寫作手法,都不失為溫庭筠“閨情”詩的典範。

1.上闕以物思人

《新添聲楊柳枝詞·其二》“井底點燈深燭伊,***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這首詩歌以物喻人借助詠物,來表達女子對心上之人的深深思念。實際上“楊柳枝”詞需要合聲律而唱,所以這首詩作的格律相對來說非常嚴謹。

“井底點燈深燭伊”,詩人借助“井底點燈”來形容,女子在寂寞無人的深夜,點起燭火看著燭光思念心上人。“井底點燈”又意為“深燭”,比喻女子對遠去的情郎深深的囑托。雖然心上人去了外地,但是也請求他千萬不要忘記自己。

“***郎長行莫圍棋”實際上也有思念與囑托之意。第壹句與第二句詩文,運用了排比的手法來加強語氣,能夠更加深刻的表達出,女子思念心上人的這種急切心情。但溫庭筠並沒有用直白的語言,去描述這種纏綿悱惻的愛意。

而是通過“井底點燈”和“長行莫圍棋”,以物詠人的方法來襯托這種思念之情。這其實也是溫庭筠“閨情”詩的主要特色,這種以樂府舊題和七絕、音律,相融合的寫詩方法,在晚唐時期深受時人追捧。

2.下闕委婉動情

“玲瓏骰子安紅豆”,指的是玲瓏骰子上面的顆顆紅點,就像惹人相思的紅豆壹樣。既刻畫出了女子睹物思人的內心活動,同時也讓這份感情變得更真真摯。“入骨相思知不知”是借助骰子抒發情感的升華,妳知不知道我對的思念已經“入骨”。

這首詩被收錄於《雲溪友議》卷下《溫裴黜》中:“裴郎中誠,晉國公次子也。足情調,善談諧。舉子溫岐為友,好作歌曲,迄今飲席,多是其詞焉。……二人又為《新添聲楊柳枝》詞,飲筵竟唱其詞而打令也”。

溫庭筠的這首《新添聲楊柳枝詞》,是他和友人壹起飲筵時,聽到壹首意味深長的小曲,提筆填詞之後壹首經典的“閨情”詩就應運而生了。這首詩其實想表達的就是女子對情郎的眷戀。

在詩句語言方面不僅使用了諧音,同時還運用了壹語雙關的手法。不僅表現出了溫庭筠詩歌作品中的用詞技巧,同時也彰顯了極高的詩歌藝術水平。雖然整首詩讀起來特別委婉含蓄,但卻可以讓大家深切的感受到濃濃地相思之情。

筆者認為《新添聲楊柳枝詞》,之所通篇都以女性的視角進行抒寫,實際上就是為了更細膩的表達相思之情。因為女性的心思不僅細膩,而且還充滿了柔情蜜意。以女性的口吻去描述愛情,不僅更容易讓人接受,同時也會增加感同身受的感覺。

溫庭筠“閨情”詩及詞作影響

筆者認為溫庭筠的詩詞,足以主導晚唐文壇的半壁江山。無論是詩歌還是詞作,都以辭藻華麗、情感婉約為創作特點。“清色並舉”是是其詩詞的主要特色,溫庭筠之所以會寫出大量的“閨情”詩,以及大量的“艷詩”與其個人經歷和晚唐背景都有關系。

溫庭筠是壹位詩詞兼工長於書法的大文學家,雖然他的“閨情”詩,被時人以及後世之人,評價為過於“香艷”而失去了詩詞的本意。但實際上如果從詩詞創造成就上來看,他絕對不失於晚唐乃至整個唐朝的詩歌之風。

雖然溫庭筠詩集中大約有六分之壹的樂府詩,並且多以閨情、宴遊為題材。但從就事論事的角度來講,他的樂府詩詞成就具有較高的藝術水準。雖然內容上多以愛情為主,但詠史懷古、記遊寫景類的詩詞,也絕對稱得上是晚唐壹絕。

溫庭筠以樂府詩為詩歌創作基礎,在詩詞創作中不僅天賦異稟,同時寫詩作詞也行雲流水。但由於其為人恃才傲物,經常借史事諷刺時弊,所以不僅得罪了唐朝的權貴,同時也葬送了自己壹生的功名和利祿。

宋朝王灼在《碧雞漫誌》卷二中,對溫庭筠的詩詞有過這樣的評價:“溫飛卿號多作側辭艷曲,其甚者“合歡桃葉(核)終堪恨,裏許元來別有人。玲瓏骰子安紅豆,人骨相思知不知?”

這其實就對溫庭筠的“閨情”詩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後世之人為了紀念他在樂府詩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將他與李白、杜甫、白居易並列為唐代“樂府四大家”。至此溫庭筠的詩詞被推上了晚唐詩壇的新高度。雖然也偶有貶義溫庭筠詩詞的說法出現,但他的詩詞成就和地位再也無人能撼動。

結 語

筆者認為溫庭筠作為晚唐時期的大詩人,之所以能夠在詩詞創作上,能夠達到較高的水平,與其“屢試不第,壹生坎坷,終身潦倒”都要很大關系。他幼時的經歷、才高八鬥的學識,長大之後的境遇等都為他的詩詞創作提供了必要的素材。

溫庭筠在詩歌上之所以專攻“樂府詩”、“閨情”詩,除了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關系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個人的遭遇。他不僅善於詩詞同時還精通音律,在與伶人和歌舞藝人接觸之時,不僅體會到了他們的心酸,同時更多的其實是同情。

雖然他的詩詞多以辭藻華麗為特色,但在華麗的辭藻背後卻是無盡的哀婉。他善於抒寫詠物詩詞,更喜歡用比興的手法去寫詩填詞,由於擅長音樂溫庭筠對唐詩聲律進行了革新,這讓晚唐的詩歌更富聲律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