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1918年照片帶妳回到老北京,大街小巷都能見到駱駝嗎?

1918年照片帶妳回到老北京,大街小巷都能見到駱駝嗎?

北京騎駱駝的男子。我們現在很難見到駱駝,想見的話只能到動物園去。其實,這種體型龐大、性情溫和的牲畜,以前在北方街頭巷尾隨處可見。本文選取了美國業余攝影師西德尼?甘博1918年在北京及其周邊拍攝的影像,為大家展示駱駝在當時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北京街頭正在休息的駱駝。老北京的駝鈴聲,在歷史上回蕩了700年之久。早在元朝,這裏就出現了運輸貨物的駱駝隊。當時有壹句詩寫道:?翠幌金車錦駱駝,芙蓉繡褥載雙娥。?這是描述由駱駝拉車的情景。明清時期,駱駝在百姓日常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大量生活物資就是它們馱運過來的。

行走在北京街頭的駝隊。駱駝有超強的耐力,既可以長途跋涉又可以幾天不吃不喝,壹次能馱運三四百斤重的貨物,作為交通工具的經濟效益特別明顯。每天早晨,駱駝排著長隊在大街上走過,頸上的鈴鐺搖擺著,叮當作響,這壹幕成為老北京固有的景致。駱駝運輸集中在秋、冬、春三季,因其怕熱,夏天也要像人壹樣避暑休養。

北京街頭的駝隊。清末民初之際,京城駱駝多到什麽程度?由外地過來等待進入城門的駱駝,常常會排出十幾裏遠,猶如壹道長城。進城後,駝隊行走在大街小巷,常常造成交通擁堵,行人和車輛也不得不避讓。為解決這個問題,民國京師警察廳專門規定:?駱駝以三頭為壹組,不得隊隊相連。?照片中的駱駝四頭為壹組,是否涉嫌違規呢?

北京郊區的駱駝與把式。這些排隊行走的駱駝都用繩子連在壹起,正所謂?細鼻穿繩鈴懸頸,緩步攔街怕駱駝?。

行走在街頭的駝隊。駱駝運輸有長途和短途之分。長途往來於北京與山西、北京與蒙古等地,短途較多的是在北京西郊與城內之間往返。北京與蒙古之間距離遙遠,駱駝往返時最能體現其?沙漠之舟?的特色。由蒙古運入北京的主要是羊毛、駝毛、皮革、騾馬、土礦石等,由北京運往蒙古的則有絲綢布匹、銅鐵器具、煙草、白酒、糖、茶葉、糧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