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是願為五陵輕薄兒。出自宋朝王安石的《鳳凰山》。
《鳳凰山》原文:
歡樂欲與少年期,人生百年常苦遲。
白頭富貴何所用,氣力但為憂勤衰。
願為五陵輕薄兒,生在貞觀開元時。
鬥雞走犬過壹生,天地安危兩不知。
譯文:想要和少年人***同享用這歡樂,人生不過短短百年,要後悔的時候卻已經太遲。
等到白法蒼蒼再得富貴又有什麽用呢,氣力都已經為了愁苦辛勤而衰竭了。
我想要做五陵恣意玩樂的少年人,生長在貞觀開元的盛世。
在鬥雞走犬的歡娛中度過壹生,懶得再去管什麽天地江山的安危了。
擴展資料:
熙寧七年(1074年)春,天下大旱,饑民流離失所,群臣訴說免行錢之害,神宗滿面愁容,欲罷除不好的法令。王安石認為天災即使堯舜時代也無法避免,派人治理即可。監安上門鄭俠反對變法,繪制流民旱災困苦圖獻給神宗,並上疏論新法過失,力諫罷相王安石。
同年四月,曹太皇太後、高太後亦向神宗哭訴王安石亂天下。神宗對變法也產生了懷疑,罷免了王安石的宰相職務,改任觀文殿大學士、知江寧府,從禮部侍郎超九轉而徑授吏部尚書之銜。 王安石被罷相後,失意中寫下《鳳凰山》表達為國、為社稷的擔憂,是對宋廷內部腐朽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