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關於書香與誌向的詩句

關於書香與誌向的詩句

1.關於抒發理想誌向的詩句

關於抒發理想誌向的詩句包括:1、唐代王績《野望》原文:東臯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譯文:黃昏的時候佇立在東臯村頭悵望,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

每棵樹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都披覆著落日的余光。放牧的人驅趕著牛群回家,獵人騎著馬帶著獵物各自隨願而歸。

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2、清代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原文: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馬鞭向東壹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壹般。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不是無情之物,即使化做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

3、東漢曹操《觀滄海》原文: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譯文:東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來觀賞蒼茫的大海。

海水多麽寬闊浩蕩,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周圍樹木蔥蘢,花草豐茂。

蕭瑟的風聲傳來,草木動搖,海中翻湧著巨大的海浪。太陽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

銀河裏的燦爛群星,也好像是從大海的懷抱裏湧現出來的。啊,慶幸得很!就用詩歌來表達內心的誌向吧。

4、宋代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原文: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

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譯文:從哪裏可以眺望故土中原?眼前卻只見北固樓壹帶的壯麗江山,千百年的盛衰興亡,不知經歷了多少變幻?說不清呀。往事連綿不斷,如同沒有盡頭的長江水滾滾地奔流不息。

想當年孫權在青年時代,已帶領了千軍萬馬。占據東南,堅持抗戰,沒有向敵人低過頭。

天下英雄誰是孫權的敵手呢?只有曹操和劉備可以和他鼎足成三。難怪曹操說:“生下的兒子就應當如孫權壹般!”5、唐代駱賓王《詠蟬 / 在獄詠蟬》原文: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沈。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譯文:深秋季節寒蟬叫個不停,蟬聲把我這囚徒的愁緒帶到遠方。怎麽能忍受這秋蟬扇動烏黑雙翅,對我壹頭斑斑白發,不盡不止地長吟。

秋露濃重,蟬兒縱使展開雙翼也難以高飛,寒風瑟瑟,輕易地把它的鳴唱淹沒。有誰能相信秋蟬是這樣的清廉高潔呢?又有誰能為我這個無辜而清正的人申冤昭雪呢?6、宋代嶽飛《滿江紅·寫懷》原文: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譯文:我憤怒得頭發豎了起來,帽子被頂飛了。獨自登高憑欄遠眺,驟急的風雨剛剛停歇。

擡頭遠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長嘯,壹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三十多年來雖已建立壹些功名,但如同塵土微不足道,南北轉戰八千裏,經過多少風雲人生。

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靖康之變的恥辱,至今仍然沒有被雪洗。

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著戰車向賀蘭山進攻,連賀蘭山也要踏為平地。我滿懷壯誌,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了就喝敵人的鮮血。

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7、南宋陸遊《蔔算子·詠梅》原文: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譯文:寂寞無主的幽梅,在驛館外斷橋邊開放。已是日落黃昏,她正獨自憂愁感傷,壹陣陣淒風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

她完全不想占領春芳,聽任百花群艷心懷妒忌將她中傷。縱然她片片雕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塵泥,清芬卻永留世上。

2.有關“書香”的詩句有哪些

有關“書香”的詩句如下 1、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出自:宋·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譯文: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未能理解知識的真諦,要想徹底明白書本上的深刻的知識必須要親自實踐。 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出自:唐·顏真卿《勸學詩》 譯文: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年少時為什麽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3、讀書不覺已春深,壹寸光陰壹寸金。

出自:唐·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壹》 譯文:讀書不覺已春深,光陰要比黃金還寶貴,因為光陰壹去就不會返回。 4、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出自:宋·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譯文: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下雨來好。 5、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有女顏如玉。

出自:宋·趙恒《勸學詩》 譯文:妻子沒有媒人不必遺憾,書中有女顏如玉。

3.關於胸襟,誌向,的詩句各5條

胸襟: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將軍頭上能跑馬,宰相肚裏能撐船。

誌向: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陸遊

鎮心帷車坐,偏愁雲氣晴。客行殊望雨,敢說為蒼生。——洪亮吉

雨後龍孫長,風前鳳尾搖。心虛根柢固,指日定幹霄。——戴熙《題畫竹》

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竹石》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

4.與誌向有關的詩句

1.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戰國.楚.屈原

2.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戰國.屈原.

3.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戰國.屈原

4.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

5.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魏.曹操

6.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北朝民歌.

7.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晉.陶淵明

8.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南朝.宋.鮑照

9.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唐.李世民

10.願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

11.時窮節乃現,壹壹垂丹青------宋.文天祥

12.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

13.長安何處在,只在馬蹄下------唐.岑參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唐.劉禹錫

15.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唐.李白

16.少年心事當拂雲------唐.李賀

17.壹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

18.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唐.李白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唐.李白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唐.杜甫

22.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唐.劉禹錫

23.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不妨有臥龍------唐.竇庠

24.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宋.鄭思肖

25.立誌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張孝祥

2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27.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明.於謙

28.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元.王冕

29.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清.鄭燮

30.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

31.濁酒難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清.秋瑾

5.關於誌向的詩句 必須有作者

1) 奮鬥這壹件事是自有人類以來天天不息的。

--孫中山 2) 人類要在競爭中求生存,更要奮鬥。--孫中山 3) 革命軍的責任是要把不平等的世界打成平等的。

--孫中山 4) 必須在奮鬥中求生存,求發展。 -- 茅盾 5) 奮鬥以求改善生活,是可敬的行為。

-- 茅盾 6) 奮鬥之心人皆有之。 -- 李叔同 7) 奮鬥是萬物之父。

-- 陶行知 8) 幼兒比如幼苗,必須培養得宜,方能發芽滋長。 作者: 陶行知 9) 幼兒教育實為人生之基礎。

作者: 陶行知 10) 賢者有言,壹個人到處分心,就壹處也得不到美滿的結果;這樣的人若遇事不順意,豈足為怪? -- 佚名 11) 航海遠行的人,比先定個目的地,中途的指針,總是指著這個方向走,恐怕永無達到的日子。-- 李大釗 12) 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年之我,創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

作者: 李大釗 13) 青年之文明,奮鬥之文明,也與境遇奮鬥,與時代奮鬥,與經驗奮鬥。故青年者,人生之玉,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

作者: 李大釗 14) “不恥最後”。即使慢,弛而不息,縱會落後,縱會失敗,但壹定可以達到他所向的目標。

作者: 魯迅 15) 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作者: 魯迅 16) 青年應當有朝氣,敢作為。--魯迅 17) 幼稚是會成長,會成熟的。

只要不衰老,腐敗,就好。--魯迅 18) 長者須是指導者協商者,卻不該是命令者。

--魯迅 19) 凡事以理想為因,實行為果--魯迅 20) 確立起壹種正確的人生哲學,於每個人乃是生死攸關的需要。失去了人生目標的人,是最不幸的人。

作者: 趙鑫珊 21) 任何人要達到自己的目的,愛也罷,追求也罷,目標必須明確。 作者: 林海鑫 22) 人到中年才能深切地體會到人生的意義、責任和問題,反省到人生的究竟,所以哀樂之感得以深沈。

作者: 宗白華 23) 中年是只會感慨不會感動的年齡,只有哀愁沒有憤怒的年齡。中年是吻女人額頭不是吻女人嘴唇的年齡。

作者: 董橋 24) 中年是壹次毫無期待心情的約會。 作者: 董橋 25) 支配戰士行動的力量是信仰。

他能夠忍受壹切艱難、痛苦,達到他所選定的目標。 作者: 巴金 26)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作者: 孟子 27) 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 28) 少壯輕年月,遲暮惜光輝。

作者: 何遜 29)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作者: 孟郊 30) 如果妳希望在年老時受人愛戴,那麼在妳年輕之時就應待人有禮。

作者: 黎裏 31) 我們必須調整我們的生活形態,使黃金時代藏在未來的老年裏,而不藏在過去的青春和天真的時期裏。 作者: 林語堂 32) 人生世上如歲月之有四時,必須要經過這純熟時期……須知秋天的景色更華麗,更驚奇,而 秋天的快樂有萬倍的雄壯、驚奇、華麗。

作者: 林語堂 33) 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孔子 34)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誌也。

--孔子 35)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可以謂之文也。--孔子 36)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孔子 37)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 38) 君子欲吶於言而敏於行。--孔子 3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40)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41)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孔子 42) 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友便僻,友善柔,友便妾,損矣。 43) 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 44)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作者: 曹操 45)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

作者: 劉禹錫 46)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作者: 李商隱 47) 中年的妙趣在於相當的認識人生,認識自己,從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作者: 梁實秋 48) 少年為未知的前途仿徨,老年為已知的寂寞而發愁;獨獨中年,江山已定,前途在握,分分秒秒都可以自行支配,充分享受。 作者: 尤今 49) 在青春的世界裏,沙粒要變成珍珠,石頭要化作黃金……青春的魅力,應當叫枯枝長出鮮果 ,沙漠布滿森林……這才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樂,青春的本分! 作者: 郭小川 50) 人世間,比青春再可寶貴的東西實在沒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

最可寶貴的東西都不甚 為人所愛惜,最容易消逝的東西卻在促進它的消逝。誰能保持得永遠的青春的,便是偉大的人 。

作者: 郭沫若。

6.關於“誌向”的詩句有哪些

1.《次韻賓旸齋中獨坐五首》年代: 宋 作者: 方回

蟻潰金堤薄俗頹,聖門誰與嗣雲來。

良難托諷追風雅,只可微辭紀定哀。

有誌向能穿虎石,無疑今始悟蛇杯。

掀天氣焰吾嘗見,轉首空成壹聚埃。

2.《中秋夜坐有懷》年代: 唐 作者: 馬戴

秋光動河漢,耿耿曙難分。

墮露垂叢藥,殘星間薄雲。

心懸赤城嶠,誌向紫陽君。

雁過海風起,蕭蕭時獨聞

3.《入秋遊山賦詩略無闕日戲作五字七首識之以野》年代: 宋 作者: 陸遊

吾才如蹇人,何計逐奔馬;吾文如醜女,惟藉粉黛假。

向來已歸休,畢誌向林下。

塊然壹愚公,初不系用舍。

國恩定難報,衰涕時壹灑。

人本不勝天,豈復論眾寡。

4.《送邵瓜坡試湖南漕舉》年代: 宋 作者: 樂雷發

槐花匝路促湘行,閩賦唐詩舊擅聲。

有誌向曾言國事,論心何止在科名。

畢方夜煽杭都火,大角秋纏蜀道兵。

莫作腐儒場屋話,瑯玕滿腹正須呈。

5.《和酬宋竹坡韻》年代: 元 作者: 郭鈺

寄詩問我山中事,性懶家貧壹事無。

春甕酒香梅未落,午窗夢起鳥相呼。

舊來叔夜交遊絕,老去文通筆硯枯。

鷗社***盟君未棄,何須馳誌向伊吾?

誌向的含義?

誌向,指人們在某壹方面決心有所作為的努力方向。具有不同世界觀和人生觀的人有不同的誌向。

7.關於遠大誌向的詩句有哪些

1、長歌行

唐代:李泌

天覆吾,地載吾,天地生吾有意無。

不然絕粒升天衢,不然鳴珂遊帝都。

焉能不貴復不去,空作昂藏壹丈夫。

壹丈夫兮壹丈夫,千生氣誌是良圖。

請君看取百年事,業就扁舟泛五湖

譯文

蒼天覆蓋著我,大地承載著我,天地生養了我是有意還是無意?

否則怎麽會有人辟谷追求成仙,有人追求利祿遊戲帝都。

怎麽能沒得到富貴還不離去,做壹個只有意氣的男人呢?

大丈夫啊大丈夫,生生世世追求誌向精神才是深遠的謀劃啊。

請妳看看數百年間發生的事情,像範蠡壹樣在五湖泛舟才是妥善的最終結局。

2、賦新月

唐代:繆氏子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掛在碧霄邊。

時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團圓照滿天。

譯文

新月如彎弓還沒有到半個圓,卻分明在天邊斜掛著。

人們不要小看它只像彎彎的眉毛,等到十五夜,它會團圓完滿,光照天下。

3、蝶戀花·送潘大臨

宋代:蘇軾

別酒勸君君壹醉,清潤潘郎,又是何郎婿。記取釵頭新利市,莫將分付東鄰子。

回首長安佳麗地,三十年前,我是風流帥。為向青樓尋舊事,花枝缺處餘名字。

譯文

送別的酒勸妳壹醉方休,清秀而豐潤的潘郎,妳是哪家的郎婿?記住美女與升官所賞的喜錢,不要交給東邊鄰居好色的小人。

憶起京城那個美女密集的都市,我是英俊瀟灑的不壹般的人物。為向青樓女子尋覓往日風流韻事,在妓院的墻上還留著名字。

4、有所思

唐代:李白

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東隅。

海寒多天風,白波連山倒蓬壺。

長鯨噴湧不可涉,撫心茫茫淚如珠。

西來青鳥東飛去,願寄壹書謝麻姑。

譯文

我所思的仙人,在碧海之東。

那裏海寒多天風,掀起的巨浪可以沖倒蓬萊和方壺。

巨大的鯨魚噴湧出清泉,像白茫茫的淚珠。由於長鯨的阻隔,這個地方根本無人可以到達。

只有西王母的青鳥可以東飛渡海而去,我想托青鳥寄壹封書信,捎給碧海之東的仙女麻姑。

5、冉溪

唐代:柳宗元

少時陳力希公侯,許國不復為身謀。

風波壹跌逝萬裏,壯心瓦解空縲囚。

縲囚終老無余事,願蔔湘西冉溪地。

卻學壽張樊敬侯,種漆南園待成器。

譯文

從小就發奮圖強希望建功立業,以身許國從未想過謀取個人幸福。

在政治風波中跌倒被貶萬裏之外,壯誌瓦解成了未被捆綁的囚徒。

囚居到老也沒有其他的事情可做,只願在瀟水冉溪邊上選個居處。

學習那東漢的壽張侯樊重,在南園種上漆樹待它成材後制作器物。

8.關於刻苦學習、讀書、誌向的名言

把學問過於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問上的規則而斷事是書生的怪癖。

——培 根 聰明的人有長的耳朵和短的舌頭。 ——弗萊格 重復是學習之母。

——狄慈根 當妳還不能對自己說今天學到了什麽東西時,妳就不要去睡覺。 ——利希頓堡 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於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

——佚 名 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勞 人天天都學到壹點東西,而往往所學到的是發現昨日學到的是錯的。

——B.V 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覺自己的無知。 ——笛卡兒 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壹下子不要學很多。

——洛 克 學問是異常珍貴的東西,從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恥。 ——阿蔔·日·法拉茲 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

——烏申斯基 遊手好閑的學習並不比學習遊手好閑好。 ——約·貝勒斯 有教養的頭腦的第壹個標誌就是善於提問。

——普列漢諾夫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曹雪芹(清代文學家)引自《紅樓夢》第5回 好問,是好的。

……如果自己不想,只隨口問,即能得到正確答復,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學問二字,“問”放在“學”的下面。

——謝覺哉(現代革命家)引自《不惑集》 做學問的功夫,是細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飯壹樣,要嚼得爛,方好消化,才會對人體有益。

——陶鑄 引自《理想。情操。

精神生活》 惜時、專心、苦讀是做學問的壹個好方法。 ——蔡尚思(現代史學家)轉引自《青年文摘》1983年第11期 學習要抓住基本知識:即不好高騖遠,而忽略基本的東西。

喜馬拉雅山是世界著名的高山,因為它是建立在喜馬拉雅山之上, 盤基廣大高原之上的壹個高峰;假如把喜馬拉雅山建立在河海平原上,八千公尺的高峰是難以存在的,猶如無源之水易於枯竭的。 ——徐特立(現代教育家、革命家)引自《徐特立教育文集》 學習外語並不難,學習外語就像交朋友壹樣,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見面,朋友之間就親密無間了。

——高士其 轉引自1980年12月31日《解放軍報》 學習和鉆研,要註意兩個不連良,壹個是“營養不良”,沒有壹定的文史基礎,沒有科學理論上的準備,沒有第壹手資料的收集,搞出來的東西,不是面黃肌瘦,就是畸形發展;二是“消化不良”,對於書本知識,無論古人今人或某個權威的學說,要深入鉆研,過細咀嚼,獨立思考,切忌囫圇吞棗,人雲亦雲,隨波逐流,粗枝大葉,淺嘗輒止。 ——馬寅初(現代學者、教育家)轉引自1981年6月22日《北京晚報》 要循序漸進!我走過的道路,就是壹條循序漸進的道路。

——華羅庚(現代數學家)轉引自1980年6月20日《北京晚報》 古今中外有學問的人,有成就的人,總是十分註意積累的。知識就是機積累起來的,經驗也是積累起來的。

我們對什麽事情都不應該像“過眼雲煙”。 ——鄧拓(現代新聞工作者、學者)轉引自1979年2月27日《憶鄧拓》 我們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學習。

下苦功,三個字,壹個叫下,壹個叫苦,壹個叫功,壹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 ——毛澤東引自《做革命的促進派》 情況是在不斷的變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適應新的情況,就得學習。

——毛澤東 引自《在中國***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天道酬勤 冰凍三尺非壹日之寒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誌。

(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不飛則已,壹飛沖天;不鳴則已,壹鳴驚人。(司馬遷)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

(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管子》)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

(《呂氏春秋》) 差以毫厘,謬以千裏。(《漢書》)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 臣心壹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 吃壹塹,長壹智。(古諺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屈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杜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李商隱) 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 春宵壹刻值千金。(蘇軾)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杜甫) 但願人長久,千裏***蟬娟。

(蘇軾)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漢書)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新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