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億神州盡舜堯
壹代偉人 *** ,壹生心系人民,心系民族,心系社會主義建設,心系國家繁榮發展?。
讓國家強盛,民族興旺,人民幸福,是他畢生的宏願!
在他的革命實踐中,在他創作的許多詩詞中,都體現了這個鮮明的主題?。
1956 年 5 月,我國城市社會主義改造取得勝利,社會主義建設全面展開?。
不久, *** 南下視察工作。由於連日天氣悶熱,他叫來衛士長李銀橋說: “我們走吧,到長江邊上去,去遊長江!”雖然大家輪番勸阻,甚至呈上了“不宜遊長江”的報告,但 *** 決意要去。
5 月 30 日, *** 到達長沙,在長沙遊了湘江。31 日早晨,從長沙飛抵武漢,剛在東湖賓館住下,他就提出:“走,去遊泳!”
下午兩點, *** 在武昌江邊漢陽門碼頭附近下水,那裏,正在修建武漢長江大橋八號橋墩。只見江面上波浪翻湧、寒氣陣陣,氣溫只有攝氏 20 度。
*** 安詳地躺在江面,在滔滔的江水中,時而仰遊,頭枕波峰;時而側泳,奮臂擊浪;時而潛身水下,轉體戲水;時而踩水慢遊,如閑庭信步。他邊遊邊同護遊的遊泳選手和警衛人員說說笑笑,特別開心。
同時下水的王任重等人,身體不適,都返回船上。遊到長江漢水匯合處時,壹個浪頭打來,只見 *** 吐出壹口水來,詼諧地說:“長江的水好甜啰 !”
當日 *** 順流而下,遊了兩小時零四分鐘,遊程近 30 華裏。
6月2日, *** 再次暢遊長江。 6月3日, 天氣不好, 江面有風, 氣溫不到20度,他又壹次下水。
忽然,堤上有人發現了他,驚叫起來:“毛主席!毛主席在江中遊泳!毛主席萬歲!”人們頓時湧向江堤,剎那間,數萬人雀躍歡呼:“毛主席萬歲!” *** 聽到群眾歡呼,直起上半身,踩著水,揮手致意,並用他那宏亮的湖南鄉音高喊:“人民萬歲!”
長江,自古被視為舟楫難渡的天塹。從 1956 年到 1966 年的 11 年間, *** 先後 18 次暢遊長江。
就在這次武漢遊泳期間, *** 寫下了著名的《水調歌頭·遊泳》:
水調歌頭
遊 泳
壹九五六年六月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裏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壹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詩人開篇即像樂章的序曲和前奏,以流水對寫明詩人行蹤及行程之速,給全詞籠罩了壹層心曠神怡的氣氛。
長沙是詩人的故鄉, 從上個世紀20年代開始, 詩人數十次到過武漢, 如此開頭,不寫勝景,不說古跡,而獨舉長沙水和武昌魚,更顯親切和輕松。
1958 年 12 月 21 日, *** 在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刻印線裝大字本《毛主席詩詞十九首》中,對 “長沙水”和“武昌魚”作了這樣的批註:
長沙水:民謠: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所謂無沙水,地在長沙城東,有壹個有名的“白沙井”;武昌魚:三國孫權壹度從京口遷都武昌,壹些官僚豪紳,反對遷都,造作口號雲:寧飲揚州水,不食武昌魚。那時的揚州人心情如此。現在變了,武昌魚是頗有味道的。
長沙水和武昌魚,看似信手拈來,其實是詩人留心生活,擷取生活之浪花,匠心獨運而成。
5 月 30 日, *** 來到長沙,下午遊過湘江,回到湖南省委的蓉園。 *** 仍無倦意,拿起報紙來看,服務人員給他泡來壹杯濃茶。 *** 端起茶杯,輕輕地喝著, 感到茶水格外馨香, 余味綿長。 *** 很有興致地問: “這茶怎麽這樣清香?”
服務人員答:“這是用長沙白沙井的水沏的。”
*** 深有感慨地說:“美不美,家鄉水啊!”
誰也沒有想到,壹杯香茶,已讓詩人開始醞釀著這首著名的詞章。
今天人們吃到的武昌魚,就是湖北鄂州樊口產的鯿頭魚。
據曾經在長江輪上為 *** 烹飪過武昌魚的廚師回憶, *** 當年回到武昌東湖賓館時對他說: “楊師傅哎,妳做的武昌魚味道蠻不錯。這武昌魚還有典故哩!岑參有‘秋來倍憶武昌魚,夢魂只在巴陵道’,馬祖常有‘攜幼歸來拜丘隴,南遊莫忘武昌魚’……不吃妳的武昌魚,我是寫不出詩來的。”
說著,他從口袋裏掏出了剛寫好的新詩《水調歌頭》,送給了楊師傅。
詩人在遊泳中有所見、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
在萬裏長江之上遊泳橫渡,是非常需要高超的技能和勇氣的。 *** 以偉人氣度,自信而自由地舒展於浩渺的波濤之中,與無垠的江水,遼闊的楚天構成了壹幅廣大無盡的搏浪圖。詩人極目眺望的“楚天”,是指楚國的天空,武昌這壹帶,春秋戰國時期屬於楚國。
詩人憑借駕馭風浪的本領,根本不怕風吹,不怕浪打,那種寬松愉快簡直勝過在庭院悠閑散步的感覺。充分表現出革命家那種不把大風大浪放在眼裏的心胸,那種征服大自然的氣魄。
詩人即景生情,不禁想起古代哲人孔子的話,感嘆流逝的歲月就像這滾滾東去的江水,勉勵人民要珍惜時光,抓住機遇,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如何建設好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放眼江上,船帆往來,龜蛇二山靜穆,不由得激蕩起詩人心中宏大的誌願,詩人勾勒出了兩幅壯麗的畫卷和宏偉藍圖:
第壹幅“宏圖”,就是當時正在長江“天塹”上修建的武漢長江大橋,詩人遊泳時曾從剛出水的橋墩旁穿過。
在湍急的長江上架橋,將曠古以來被大江南北隔開的龜、蛇兩山連接起來,這是“國民經濟第壹個五年計劃”中的大手筆之壹,也是中國橋梁史上的破天荒之舉。
*** 曾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 《水調歌頭·遊泳》這首詞,是反映社會主義建設的。‘壹橋飛架南北’,只有我們今天才做到?。”
精彩還在後頭!
在滔滔江面上, *** 奇特的思維,載著他奇特的想象,穿越了現實,穿越了歷史,穿越了人與神的界限,飛到了天荒地老的長江三峽,由眼前江面上大橋工地建設的繁忙情景,聯想到長江的治理和利用,因而腦海中浮現出另壹幅“高峽出平湖”的更為壯觀的社會主義建設藍圖。
當然,這幅三峽建設藍圖,決不是詩人興之所至的突發“奇想”,而是幾代中國人的夢想。
早在 *** 參加“五四”運動的時候,就聽說孫中山有在長江三峽攔江築壩、防洪發電的《實業計劃》。20 世紀 50 年代初, *** 也開始思考,如何將長江“水患”變為“水利”的問題。
1952 年 5 月,他在頒發給荊江分洪工程的軍民錦旗上,題寫了“為了廣大人民的利益,爭取荊江分洪工程的勝利” 的題詞。
1953 年 2 月,他在“長江”艦的甲板上,向被他稱之為 “長江王”的林壹山詳細詢問有關長江的歷史水文資料。林壹山,時任長江水利委員會主任。 *** 同林壹山討論了綜合利用長江流域的水利資源問題。從而,壹個修建三峽大壩和南水北調的構想,漸漸浮現在他的腦海中。
當時, *** 凝視著那張治理長江的規劃圖,舉起右手,在地圖上劃了壹個圓圈,問道:“修這麽多水庫,都加起來,妳看能不能抵上三峽壹個水庫呢?”
林回答說:“抵不上。”
*** 指著三峽口說: “那為什麽不在這個總口子上卡起來, 畢其功於壹役呢?就是說先修那麽壹個三峽水庫,怎麽樣?”
這是壹個驚世駭俗的設問!
1954 年 11 月, *** 在廣州討論修改《中華人民***和國發展國民經濟第壹個五年計劃草案(初稿)》。
在壹次會議上, *** 說: “要把三峽工程列入計劃,但按照我們現在的物力、財力,又不能列入五年計劃,只能列入長期計劃。我是看不到了。”這時, *** 對在場的鄧力群說:“將來建成時,要寫壹篇祭文告訴我。”
如今,歷史證明了 *** 的科學預見:自 1957 年 10 月 15 日,武漢長江大橋正式通車之後, 現在長江上已有無數座 “長虹” 飛越天塹了!而被稱之為 “世紀工程”的三峽大壩,從 1994 年動工,歷時 12 年,於 2006 年 5 月全線建成。 *** 50 多年前的“三峽夢”——“高峽出平湖”,終於變成了光輝的現實!
如果在險峻的巫峽上築起大壩,對巫山望霞峰上的神女來說,該不會有什麽影響吧?而當妳看到這樣巨大的變化,壹定會驚奇吧!詩人借神話傳說中的神女出場作證,其意趣之高遠,詩味之雋永,真是匪夷所思,教人拍案叫絕。
這首詞作,還有壹個“壹盒三五牌香煙換來壹幅墨寶”的故事呢。
1961 年 9 月,英國元帥蒙哥馬利第二次訪華。
9 月 23 日晚上, *** 在武昌東湖會見蒙哥馬利,並***進晚餐。蒙哥馬利送給 *** 壹盒“三五牌”香煙。
24 日下午, *** 和蒙哥馬利再壹次會談,又邀請蒙哥馬利去遊長江。 *** 遊了壹個多小時。
夜晚,蒙哥馬利正準備行裝,打算第二天啟程回國, *** 前來看望。
*** 對他說:“為妳送行,送給妳壹件禮物。”說著從口袋裏掏出壹張折疊的宣紙。
陪同人員告訴蒙哥馬利: “這是主席1956年寫的壹首詩, 叫 《水調歌頭·遊泳》 。主席親筆寫了自己的詩詞送給外國客人是極罕見的事情。這是主席早晨四點鐘起床後寫的,上面還飄著墨香呢!主席不但署了名,而且還寫了‘蒙哥馬利元帥’。”這幅 《水調歌頭·遊泳》 手書, 也許是英國迄今為止唯壹的壹件 *** 書法作品。
蒙哥馬利端詳著遒勁有力的漢字,喜出望外,連聲向 *** 道謝,握著 *** 的手久久沒有放開。 *** 說:“不要忘了,我們還要在長江進行遊泳比賽呢 !”
如果說,《遊泳》是 *** 為了國家發展大計,要求徹底改變長江“天塹”的交通狀況,變水患為水利,那麽《送瘟神》則是他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要求盡快消滅威脅人民健康的疾病,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使廣大農民走上幸福的康莊大道。
1958 年 6 月 30 日,在杭州西子湖畔劉莊, *** 坐在壹張藤椅上,看著當天的《人民日報》,有壹篇報道吸引了他的註意,這就是題為《第壹面紅旗——記江西余江縣根本消滅血吸蟲病的經過》的長篇通訊,還同時配發了《反復鬥爭,消滅血吸蟲病》的社論。
*** 仔細地看了又看,心情激動。
三年前,正值農村夏收夏種的大忙季節, *** 從北京出發,壹路南行,調查訪問,了解農民的生產生活情況。
他來到浙江的余杭地區, 看見池塘邊的壹株老樟樹下, 壹個農民仰天躺在那裏,腹部鼓脹,頸部粗腫。警衛人員上前問他,那農民流著眼淚說:“好不容易盼到解放,土改分得了田地,可惜好日子不長,自己得了這‘鼓脹病’,有田不能種,成了廢人!”他聲淚俱下,極端難過。
*** 聽了,心情十分沈重,對警衛人員說:“血吸蟲病對人民的危害很大,壹定要想法幫助人民解除苦難,壹定要消滅血吸蟲病!”
由於 *** 的重視,中央血防小組和國務院衛生部,先後多次組織專家考察團去余杭、余江搞血防工作。江西省衛生廳也幾次抽調醫生到余江去免費為疫區人民治病。
經過多種試驗,余江人民終於找到了填舊溝、開新溝,徹底消滅釘螺,根絕血吸蟲病的措施。
這對 *** 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喜訊!
*** 興奮不已,欣然作詩《送瘟神》:
七律二首
送瘟神
壹九五八年七月壹日
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浮想聯翩,夜不能寐。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
其 壹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裏,巡天遙看壹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壹樣悲歡逐逝波。
其 二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送瘟神”,就是把舊時傳說中散布瘟疫的惡神送走。
這首“連章體”律詩成於 7 月 1 日,恰是中國 *** 誕辰 37 周年。
此時此刻的 *** ,心情激動,以至於浮想聯翩,壹夜無眠。
舊社會,血吸蟲病給人民帶來了沈重災難,再多的青山綠水也是枉然,即使有像三國華佗那樣的名醫,對小小的血吸蟲也無可奈何。因為反動統治者都以榨取勞動人民的血汗為滿足,根本不關心百姓疾苦,不會去治理“小蟲”的問題。
由於血吸蟲的危害, 成千個村莊野草叢生, 到處是衰弱不堪的病人, 糞便滿地;上萬個家庭蕭條冷落,只聽到冤死的鬼魂在哀鳴。
據 1958 年 6 月 30 日《人民日報》報道:余江縣藍田阪方圓五十裏,過去由於血吸蟲病為害,在近五十年內,三千多人因患血吸蟲病死亡,有二十多個村莊完全毀滅,有壹萬四千多畝田地變成了荒野。
千村薜荔,萬戶蕭疏,就是這種事實的高度概括。它既是疫區慘狀的寫照,也是舊中國廣大人民受難的縮影。
這時,思緒萬千的詩人,詩情插上翅膀,飛天巡河,神遊大地,縱覽無限宇宙,在太空中遇見牛郎。牛郎是民間之神,百姓之神。他自然關心他的家鄉,打聽瘟神為害的情形。那也只能回答他:時間之波盡管逝去,人民悲哀、瘟神得意的情形,仍然同妳在家鄉時壹樣,壹直在繼續啊!
在苦難中煎熬的人民,何時才有出頭之日?
來了! *** 來了, *** 來了!
走了!小蟲走了,災難走了!
在社會主義社會,陽光明媚的華夏大地,到處都是春風吹動的楊柳;六億中國人民,個個都是唐堯虞舜那樣的賢能之人。
春天的蓬勃生機, 象征新中國的欣欣向榮, 與舊中國形成了鮮明而強烈的對比。 *** 用“堯舜”來歌頌當家作主、勤勞勇敢的六億中國人民,對勞動人民的首創精神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
智慧非凡的炎黃子孫,敢於戰天鬥地,讓春雨隨著我們的心意翻作波浪,讓青山按照我們的願望變為橋梁。
人民群眾劈山治水,改造河山,這是何等的聲威!
在高與天連的五嶺山上,銀鋤起落,這是何等的豪情!
三河岸邊,鐵臂揮舞,使大地搖撼,這是何等的聲勢!
在大智大勇的中國人民面前,小小蟲疫,何足懼哉!
這時,瘟神無路可逃,只能讓我們焚化紙船,點燃蠟燭,送他“上天”!
在詩歌藝術的土壤裏,浪漫主義是不會雕謝的奇葩,現實主義是永遠鮮活的常青樹。《送瘟神》是 *** 詩詞中,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相結合的又壹傑作!
《送瘟神》前後兩首,如同兩幅對比鮮明的畫卷:前者陰暗淒苦,後者春光明媚;前者沈郁悲憤,後者昂揚豪放。二者相連,又構成壹個有機的整體,在強烈對比中獲得良好的審美效果。
詩人把理想與現實結合,讓科學與神話聯姻,“坐地”“巡天”,出入古今,看大千世界,聽宇宙來風,見牛郎,送瘟神,靜態動化,物態人化,悲人民之所悲,樂人民之所樂,盡顯奇思壯采。
1956年12月, *** 曾對人說: “韓愈很會寫文章, 他寫的文章有兩篇是好的,有壹篇是《送窮文》。我們也要寫《送窮文》,中國幾十年才能把窮鬼送走。”
兩年之後, *** 就寫下了這兩首詩歌,真可謂珠聯璧合,異曲同工。
作為人民的領袖, *** 不僅關心祖國的經濟建設, 同樣關心國防和軍隊建設。在他的詩詞中,有壹首題為《八連頌》的雜言詩,寫得極具特色,詩趣盎然,民歌風味十分濃郁。
雜言詩
八連頌
壹九六三年八月壹日
好八連,天下傳。為什麽?意誌堅。為人民,幾十年。
拒腐蝕,永不沾。因此叫,好八連。解放軍,要學習。
全軍民,要自立。不怕壓,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
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賊。奇兒女,如松柏。
上參天,傲霜雪。紀律好,如堅壁。軍事好,如霹靂。
政治好,稱第壹。思想好,能分析。分析好,大有益。
益在哪?團結力。軍民團結如壹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舊中國的上海,是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和作風的“大染缸”。帝國主義分子曾經斷言:中國 *** 將在這個“大染缸”中變黑、爛掉。1949 年 5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八連進駐上海最繁華的地段——南京路。經過十幾年的考驗,這個長居鬧市的連隊壹塵不染,克己奉公,熱愛人民,受到了群眾的高度贊揚。
1963 年 4 月 25 日, 國防部發布命令, 授予該連 “南京路上好八連” 的光榮稱號。這年“八壹”建軍節之際, *** 揮筆寫下了《八連頌》,熱情謳歌好八連的英雄事跡,頌揚他們 “拒腐蝕,永不沾” 的高貴品格?。從此,壹個學習好八連的熱潮在全國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
詩壹開篇,就高調唱頌:南京路上的好八連的英名傳遍天下。然後采用壹問壹答的形式, 贊揚解放軍八連的幹部和戰士堅強的革命意誌。 為什麽能做到這樣呢?其根本原因,就是:壹切為了人民!
*** 早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就告誡全黨:要防止因勝利而驕傲、以功臣自居、停頓起來不求進步、貪圖享樂不願再過艱苦生活等情緒的滋長,要警惕別人用糖衣炮彈的攻擊。奪取全國勝利,只是萬裏長征走完了第壹步。
因而, *** 向全黨全軍全國人民提出了向好八連學習的要求:“解放軍,要學習。 全軍民, 要自立” 。 學習和自立的目的, 就是要抵禦外界的各種壓力和侵蝕。詩人連用了八句以鋪排的手法, 號召全國軍民要做到 “八不怕” 。 做到了八不怕,我們就能戰勝壹切敵對勢力,像參天傲霜的松柏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在接下來的詩句中, *** 進壹步要求廣大軍民要“紀律好,軍事好,政治好,思想好”。這樣,才能分清是非,紀律嚴明,作風過硬,增強團結。這是全詩的重點。
最後,以“軍民團結如壹人,試看天下誰能敵”作為全詩的結束,警策、有力,落地有聲,蘊含著深邃的革命哲理,鼓舞著幾代中國軍民。
《八連頌》是壹曲中國 *** 思想和作風建設的贊歌,是壹曲人民軍隊革命精神和光輝形象的贊歌!
紅日從韶山升起,詩魂似鯤鵬展翅。
“三十八年過去,彈指壹揮間。”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 雖然已經離開他深深眷戀的這片熱土,但他的思想,他的詩詞,已經融進華夏大地,匯入中華民族的精神長河,成為民族文化的象征。歲月遷延,不會磨滅 *** 的詩篇,時光流逝,無法掩沒詩人的光輝!
在 *** 為我們留下的巨大精神寶庫中,有壹部輝煌的著作叫 “ *** 詩詞” !
數十年來, *** 詩詞壹版再版,截止 20 世紀末,已被翻譯成各種民族語言文字在全世界傳播。
著名詩人臧克家說: “ *** 詩詞是壹座埋藏深厚的大金礦”,“不論思想性、藝術性,都達到了極高的境界,影響之大,無與倫比”,“ *** 詩詞是壹個說不盡的話題”。
著名詩人賀敬之說: “ *** 詩詞是 *** 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藝術結晶” ;“ *** 詩詞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史詩”。
著名 *** 研究專家、曾經在 *** 身邊工作 17 年的逄先知說:“ *** 詩詞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和時代精神。他為當代詩詞創作和革新提供了範例。”
*** 詩詞,影響著中國,影響著世界,成為中國詩歌史乃至世界詩歌史上壹座巍峨的裏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