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用:承上啟下。(2分)“柳煙如夢”承上文溫綠蒼翠的竹影而來,寫得饒有意境。(1分)而“壹絲寒碧”則引出下文作者思鄉懷遠之愁緒。(1分) (2)詞作下闋借“人思我”表達“我思人”,(1分)與杜甫的《月夜》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懷遠思人之情表達得含蓄蘊藉,耐人尋味。(2分) |
試題分析:(1)“柳煙如夢”照應前文的“金波疑濕”。“寒碧”照應下文的“天涯猶有未歸人,遙夜耿相憶”。(2)這是反寫的手法,除了《月夜》之外,課內詩歌學過的周邦彥的《蘇幕遮》“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點評:本題的第壹小題命題角度獨特,詩歌鑒賞很少考到詩句在結構上的作用,本題提醒考生要多方面理解詩歌。(2)反寫是詩歌中用得不多的手法,但只要用到了就肯定是命題者的命題點,所以考生對各種手法都要有所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