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求明代於謙《望雨》全文及解釋

求明代於謙《望雨》全文及解釋

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節選)

李白

君家嚴君勇貔虎,作尹並州遏戎虜。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輪不道羊腸苦。

行來北涼歲月深,感君貴義輕黃金。

瓊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飽無歸心。

時時出向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鼓蕭鳴,微波龍鱗莎草綠。

興來攜妓恣經過,其若楊花似雪何。

紅妝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寫翠娥。

翠娥嬋娟初月輝,美人更唱舞羅衣。

清風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繞行雲飛。

註釋

此詩當是李白在天寶十二年以前所做。詳細敘述了詩人與好友元參軍的交往,是了解李白生平、思想的重要作品。譙郡:今安徽毫縣。元參軍:名演。詩中,

寫到了詩人在太原時,受到元參軍父子的熱情款待、相偕遊覽晉祠的情景。

君家嚴君:指元參軍的父親。貔(pi)虎:猛獸。這句喻元參軍的父

親是勇猛的將軍。

作尹句:並州:泛指今山西太原壹帶,開元十壹年已改為府。尹:官名。《新唐書·百官誌》:(開元)十壹年,太原府亦置尹及少尹,以尹為留守,少尹為副留守,既是地方長官,同時兼管軍事。遏:阻止。戎虜:強敵。

五月二句:這年五月李白與元參軍翻越太行山到太原遊玩。摧輪:曹操《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阪詰屈,車輪為之摧。”摧輪:折斷車輪,喻太行山路彎曲狹窄難行。

北涼:似誤,應作北京,唐代稱太原為北京。

瓊杯句:喻酒菜和食具的精美。案:有足的托盤。

時時句:晉祠在唐太原城之西南,故雲出向城西曲。

龍鱗:形容波紋的細碎。莎(梭Suo):河邊水草。

宜:適應。在斜日的映照下,容貌更加美麗。

百尺句:寫:畫,這裏作映照。翠娥:美女,這句說美人的影子照在水中。

蟬娟:美好的樣子。初月輝:形容臉容象新月壹般皎潔。

更唱:輪流唱。

和裴令公新開龍泉晉水二池

白居易

舊有潢汙泊,今為白水塘。

笙歌聞四面,樓閣在中央。

春變煙波色,晴添樹木光。

龍泉信為美,莫忘午橋莊。

註釋

裴令公:即裴度,唐元和十四年任太原尹,開成二年復鎮太原。

龍泉:在太原故城內。

潢汙泊:不流動的死水。

信:誠然、確實。

午橋在:裴度在洛陽的別墅。

詠晉祠水

範仲淹

神哉叔虞廟,勝地出嘉泉。

壹源甚澄澈,數步忽潺瑗。

此意誰可窮,觀者增恭虔。

錦鱗無敢釣,長生同水仙。

千家溉禾苗。滿目江鄉田。

我來動所思,致主愧前賢。

大道果能行,時雨宜不愆。

皆如晉祠下,生民無旱年。

註釋

範仲淹:字希文,吳縣(今江蘇省蘇州)人。北宋真宗大中祥符進士,仁宗天聖七年通判河中(今山西永濟),明道二年召拜右司諫,因諫廢郭後,謫知睦州。康定元年與韓琦經略陜西,兼知延州。慶歷三年參知政事(副宰相),政治上主張革新,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不久遭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對,新政失敗,慶歷四年出任河東陜西宣撫使。長於詩詞和散文,其詩詞描寫邊塞生活豪放悲涼,其散文富於政治內容,著有《範文正公集》。

叔虞廟:即晉祠。

嘉泉:美好的泉水。

潺瑗:水徐流貌。

恭虔:恭敬、虔誠。

致主:為君主效命。愧前賢:慚愧不及前世的賢人。

大道:大道理。《禮·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也指常理正道。此處喻為範的改革措施。

愆:過失,失誤。

晉祠

歐陽修

古城南出十裏間,鳴渠夾路何潺潺。

行人望祠下馬謁,退即祠下窺水源。

地靈草木得余潤,郁郁古柏含蒼煙。

並州自古多豪傑,戰爭五代幾百年。

天開地辟真主出,猶須再駕方凱旋。

頑民盡遷高壘削,秋草自綠埋空垣。

並入昔遊晉水上,清澈照耀涵朱顏。

晉水今人並州裏,稻花漠漠澆平田。

廢興仿佛無舊誌,氣象寂寞於山川。

惟存祖宗聖功業,幹戈象舞被管弦。

我來登臨為太息,暫照白發臨清泉。

鳥啼人去廟門闔,還有山月來娟娟。

註釋

歐陽修:字永叔,自號醉翁、六壹居士,廬陵(今江西省吉安)人。北宋文學家。天聖八年進士,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神宗熙寧年間,因議新法,與王安石意見不合,致仕退居穎川。仁宗慶歷四年他曾為河東制使,看到百姓賦斂過重,“奏罷十數事”。他壹生博覽群書,以文章著名,在詩歌創作上曾率梅堯臣、蘇舜卿等反對宋初西昆詩派的浮艷文風,對當時文學發展起了壹定的進步作用。

余潤:滋潤。

五代:指宋以前北方的五個朝代梁、唐、晉、漢、周。

天開地辟:指宋太祖趙匡慨陳橋兵變奪取北周政權,建立宋朝。真主:宋太祖趙匡胤。

猶須再駕:指宋太宗兩次出征,於公元979年親臨太原攻滅北漢。

頑民句:宋太宗滅北漢後,將頑抗宋軍的太原居民,從太原遷往唐明鎮,並將太原城火燒水淹,夷為平地。

秋草句:空垣,壹作空阡。指秋草在廢墟上自生自滅,埋沒了被廢棄城垣。

題晉祠

宋·汪藻

壹脈泉隨天地老,悠然洗盡半生心,

欲令惠及生民遠,須道仁同此水深。

聖母慈靈昭住古,高題崇號重來今,

登祠拜罷秋無際,目極西城萬畝陰。

憶晉祠風景且以致望雨之意

明·於謙

懸甕山前景趣幽,邑人雲是小瀛洲。

群峰環聳青螺髻,合澗中分碧玉流。

出洞神龍和霧起,淩波仙女弄珠遊。

願將壹掬靈祠水,散作甘霖遍九州。

註釋

幽:幽雅,雅致。

邑人:當地人。瀛洲:傳說中仙人居所之壹。

螺轡:螺殼狀的發髻。

出洞句:喻晉水流出後,和霧氣壹起奔騰。神龍:指晉水。

淩波仙女:泛指遊覽的女子,喻女子的美好。全句說:步履輕盈子,撥弄著草上的露珠遊玩。

題唐叔虞祠碑

明·陳樂

晚辭懸嶺去,曉尋唐叔祠。

桐剪壹言重,瓜分三晉悲。

山川存古昔,征戍困瘡痍。

拂罷殘碑蘚,登臨動遠思。

晉祠

清·屈大均

風雷纏壹水,松柏貫雙溪。

註向橫汾北,來從懸甕西。

霸圖煙漠漠,王跡草萋萋。

蟋蟀催遲暮,交流出晉陽。

東西穿古柏,左右結飛梁。

報祀追桐葉,雍容見兗裳。

金沙不可拾,月照壹蒼蒼。

唐太宗碑亭題壁(集杜句)

清·朱彜尊

步屐深林曉,春池賞不稀。

文章千古事,社稷壹戎衣。

野日荒荒白,悲風稍稍飛。

無由睹雄略,寥落壯心違。

註釋

步屐:散步。

社稷:國家政權。戎衣:軍服,這裏指武力。

野日:原野上的太陽。荒荒:黯淡無際的樣子。

稍稍:漸漸。

無由:不能。雄略:宏偉的謀略。

寥落:寂寞。壯心:宏大的誌向。

楹聯

懸甕山高,碧玉壹灣分晉水;

剪桐澤遠,慈雲千古蔭唐村。

聖母殿,祁雋藻撰,費新我重書

懸甕倒流,泉水清於秋水碧;

剪桐毓秀,蓮花開處稻花香。

聖母殿,吳重光

壹灣碧水馨唐叔;

開遍蓮花到晉祠。

唐叔虞祠,江徐浩

唐國封桐七百年,功存王室;

晉渠水灌三千頃,澤及生民。

唐叔虞祠,楊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