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綠意盎然的龍井茶,就是我的早茶了
昨天狠狠的下了壹場大雪,這是近十年來的首次。雪壹片壹片的在空中飛舞著,給眾多人帶來快樂與欣喜還有那份浪漫。
時間總是過的匆匆,想起小時候在農村時下多大的雪也是關不住孩子玩耍的童心,這場雪也給我的女兒和小朋友們帶來許多快樂。在新年到來的前兩天這場雪給新年披上了漂亮的外衣,如此潔白的雪也是許多年不見。
這個冬天成了喝紅茶的冬天,這是早前我所沒有的。紅茶那湯紅艷給這個比較冷的冬天帶來溫暖,只是喝的久了便又開始想念那簇簇的綠。早上睜開雙眼已定下要喝這綠意盎然的龍井茶,沖上壹碗西湖的藕粉,就當是我的早茶了。
愛人如茶第二杯最合適
第二道水的菊花茶有什麽不同?第壹道水菊花的味還沒出來,太淡了,第三道水菊花的純味又散去不少,只有第二道恰恰好,壹定要把握好時機。喝茶這樣,發現自己愛人的好也是這樣,為什麽她會是妳的愛?總是有原因的,妳要在壹個最恰當的時間才能最深刻地了解到。
受傷的初戀
在很年輕的時候,對愛情是很向往的。想象壹下,在冷雨淋漓的街道上,有壹個人跟妳撐傘慢慢走著,或者炎熱的天,有個女孩舉著個冰淇淋,調皮地咬壹口再塞到妳嘴巴,那應該是很美妙的享受。我的初戀持續了4年的時間,從初三到高三。高中畢業後,我上了省城的壹所大學,她的學校在北京。大壹上學期的壹天,她在電話裏提出分手,遙遠的距離讓我失去了初戀,彼此從對方的生命中消失。大學接下來的幾年,我用了兩年的時間去忘懷。喝酒,抽煙,我墮落,兩年下來,進學校時全院第壹的我,每學期都有幾門功課掛紅燈,每學期下來甚至還沒上足50堂課!壹直以為這輩子我再也不會為誰動心,再也不需要感情!
大三上學期的寒假,和爸媽壹次偶然的聊天中,我才知道爸媽早就知道我在學校裏的事情,只是他們壹直沒告訴我,沒說我什麽而已。每次向他們要錢,他們二話不說就給我,不管有多困難,都不會遲壹天!原來他們壹切都知道,只是怕我更傷心沒說我!突然發現,自己很殘忍,在這場鬧劇中,最無辜的居然是生我養我的父母,我這算什麽?曾經壹直以為自己是最痛苦的人,原來卻不知父母才是最可憐的,看著自己的兒子變成了這,束手無策,還要假裝什麽都不知道!
我決定重新來過,到了學校,戒煙了,戒酒了,朋友都不敢相信曾經的浪子居然真的會回頭,我的生活就這樣慢慢地回歸了平靜!我壹直以為自己再也找不到愛情,卻想不到,壹顆脆弱的心常常受到感情的牽掛。
距離造成傷害
娟是我的壹個網友,壹個十分善良的女孩子!每每我心情糟糕的時候,她都會默默地聽我訴說,我所經歷的壹切她都明白。在網上認識了壹年多後,她告訴我她愛我。我說我是個很糟糕的人,我很墮落!可是她並沒有退縮,她說她早就喜歡上我了,喜歡的就是我的壹份執著和坦誠。其實在網上她曾經無數次地暗示,我猶豫了很久,但是不知道為什麽那天還是答應了做她男朋友!
起初,對她我並沒有太深的感情,也沒有太在意,只是把她當成我眾多曖昧網友中的壹個。因為我和她之間存在著千裏的距離,我不想重蹈覆轍。接下來的日子裏,她幾乎每天壹個電話,兩天壹封信,幸運星、十字繡……她能做的`全為我做了。電話裏,為了哄我開心唱歌給我聽……她的堅持、癡情、她對我的好,深深地感動著我!慢慢地,我習慣了她的存在,我習慣了她對我的愛,對她也越來越依賴了。
我們壹直商量著見面的事情,可見面的日期壹再延期。我剛畢業,比較忙。而她還在千裏之外的壹所大學讀書。
直到2003年的正月,開學後不久就是她的生日,我趕過去為她過生日,終於見面了!可我們在壹起的時候,她的手機不斷地有短消息進來,她壹條都沒看,全部刪除了。我明白了壹些,我直覺那肯定是個男生。我問她為什麽不看,是誰給她發的,她讓我不要問,她不希望我不開心。心裏有些難受,我猜疑著什麽。在她生日的前夜,和她的朋友們壹起吃完飯後,在那男孩子的百般堅持中,她才讓我和他見面了。他和我說了很多,我這才知道原來他追求了娟壹年多,說他很愛很愛她!
我心裏有點忐忑,事實上,在回到福州沒幾個月後,娟就向我提出分手,她在電話裏哭著說:“我看不到我們的將來,我現在想得太現實了,所以只好選擇放棄。”這次的傷害非常大,我整個人都萎靡下去。
碰到壹個好女人
2004年,我碰到了現在的老婆,她在隔壁壹家商場做導購員,長得很漂亮。認識她是很自然的事,常在商場邊走來走去,大家都有點眼熟,而在知道了她的壹個同事是我老鄉後,兩人更有了接觸的機會。
幾年來,雖然在感情上不順利,可在工作上,還是兢兢業業,得到老板贊揚,也取得不錯的成績。那時我已經買了套房子,不過還沒裝修,在壹次和她們聚會時,老鄉挑起房子的話題,我說,房子是有了,不過還沒裝修,壹定要等找到愛人後,再去裝修。我開著玩笑:只有按照老婆的意思去裝修,才是最好的!想不到就是這句話打動了她的心。後來她說我是個細心的人,壹定會呵護人,很可靠。追老婆到手是沒花多少力氣的,很快我就跟她生活在壹塊。
老婆是閩南人,愛喝功夫茶,可我不喜歡喝,我只喜歡喝清涼的菊花茶,在我的影響下,老婆也隨著我喝菊花茶了。她是個很善良寬容的女孩,連說話都是溫聲細語的,壹點脾氣都沒有。更難得的是,她對我的親人朋友都很好,我老爸就常跟我說:不能虧待了人家。我們很快就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壹切都非常正常如意,房子裝修壹下,真的是按照老婆的意思去裝修,辦場婚禮,也就算是建立了個家庭。
婚後的日子是平淡的,老婆上班也比較忙,在家的時間不多。而我,突然從壹個人無拘束的自由,轉到了背著家庭的殼,有點不習慣。老婆是個不會制造浪漫和驚喜的人,她對妳的好表現得很實在,比如說買菜時會註意營養的搭配等等。我非常不習慣這點,都還年輕輕的,怎麽能過起中老年人的生活呢?
於是有了壹次出軌的故事。
真愛需要慢慢品
我的網友壹直都好多,常常掛在線上和她們聊天,自然也會聊到曖昧的話題。其中有個叫揚的,在上海工作,看上去是迷戀上網絡上的我了,每次玩遊戲,她都要找我聯手作戰,我的驍勇善戰每每讓她尖叫。幾番試探後,我向她提出見面的要求,想不到她答應了,而且願意趕到福州來見我。她說福州有些風景值得壹看,有我做向導,更是享受。
去年初春的壹天,揚真的來了。在機場接到她,兩人更是壹見如故,說說笑笑的,安排好住的地方,她就要我帶她去逛街。從津泰路往南街方向走,到三坊七巷裏溜達壹圈,再從東街口拐出來,我們的手已經拉到了壹起,像是壹對情侶甜蜜地走在大街上。真是個天大的意外,實在沒想到會在街上碰到我老婆。她看到我們手拉手的壹幕,走了過來。我趕緊松開手,漲紅了臉看著她,說不出話。老婆倒是沒做出什麽激烈的舉動,而是輕聲問:這是妳的朋友吧?我請妳們喝茶。
揚也有些尷尬,還能怎麽樣,壹起跟著去喝茶了。老婆點了三杯最普通、最便宜的菊花茶,在福州的茶館,是很少人喝的。服務員端上茶,我正要拿起來喝,老婆卻阻止了。在我疑惑的眼神中,她把杯子裏的水倒掉,重新加入開水。她說:以前我是不愛喝菊花茶的,可現在也喜歡上了。喝菊花茶是有技巧的,第壹道水,不好喝,菊花的味道沒出來,太淡了。第三道水,也不好,菊花味已經散去不少。只有第二道水是最好的,會喝出菊花最純的味道。我們三個人都沒說太多的話,默默地把茶喝完,老婆說要先回去,讓我把揚送到住的地方。把揚送到酒店門口,我就毅然揮手道別,我覺得自己有這樣的好老婆,已經是修來的福了,不能再做傷害她的事情,傷害了她其實也是傷害自己。揚也跟我說:妳老婆是真的愛妳,妳應該多花點時間去理解妳老婆對妳的愛!
現在我們已經有了兒子,每天抱著孩子玩耍是我最大的樂趣。經歷過許多,我發覺真愛是要慢慢去品的,而且需要壹個漫長的過程。
廢棄茶包意想不到的妙用
現如今袋泡茶也是越來越受到白領都市麗人的喜愛。其因是袋泡茶比壹般的茶葉來的方便更加適合忙碌中的人們沖泡飲用。但是喝完後的廢棄茶包扔掉不可惜咯。我悄悄告訴您,廢棄的茶包在生活當中有哪些妙用呢?下滿我們壹起來看下吧!
廢棄茶包妙用壹 :洗餐具。餐具總是油膩膩的不易清洗幹凈。不妨試試用過棄的茶包來清洗油膩餐具或者水槽。用茶包清洗壹遍後再用洗潔精清洗餐具就會很容易將餐具洗凈。
廢棄茶包妙用二 :除臭驅蚊。在廁所通常會放壹盒清新劑在裏面。不如將其替換成廢棄茶葉包看看。將茶包防禦潮濕之地有去潮的作用。將其點燃熏與溝渠處,有除臭驅蚊的作用。
廢棄茶包妙用三 :祛除黑眼圈。將廢棄的茶葉包弄幹後防禦冰箱冷藏要註意茶保持包的幹燥度。需要的時候將其拿出敷在黑眼圈的地方。
提醒 :用不夠幹燥的茶包馥郁黑眼圈處,會適得其反哦。
金駿眉對人有哪些保健
紅茶中的壹個珍品——金駿眉。其結合了正山小種烘茶最傳統的工藝技術,全過程有師傅親自手動制作,可以說我難得壹件的茶中珍品。今日我就來簡單說說金駿眉有哪些保健作用。
金駿眉保健作用壹 :解毒。在許多實驗證明中,金駿眉中含有的茶多堿能夠吸附人體人的重金屬以及生物堿的。並且將其沈澱分解開來。尤其是受汙染的水或者食品。
金駿眉保健作用二 :殺菌消炎。進過實驗證明,茶葉匯總的兒茶類物質能與人體的單細胞中的細菌進行結合。使其蛋白質凝固沈澱。並且將其消滅。
金駿眉保健作用三 :提神。金駿眉紅茶中含有的咖啡堿能夠對人的大腦皮層經常刺激。達到興奮的作用。讓妳在夏天的午後有足夠的精神去思考問題。
三生有幸“淩雲茶”
人與人是有緣分,“從來佳茗似佳人”,所以茶也壹樣,我與淩雲君從擦肩而過到“三生有幸”,這事還真有點傳奇。
我出過壹冊小文集《喝茶》,收的都是筆者喝茶的散文,文集中有壹篇《麒麟茶園》,講的是我在漫遊南寧人民公園時,與廣西綠茶“淩雲”擦肩而過的經歷,留下了遺憾的余聲。文早已發表,書也出版多年,事也就漸漸淡忘了。可有那麽壹天,淩雲茶從天而降,滿屋新綠,滿室茗香,並讓我整整壹個春夏秋冬都沈浸在淩雲的碧湯裏!
說來話長,早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後期,我們福建與廣西曾結成友好省份,結果之壹就是作為教育部重點院校的廈門大學在全國招生中要多招廣西的學生,於是我們外文系1977級的同學中就有四分之壹的同學來自廣西,壹時間廣西的“白話”在我們的寢室和教室飛來飛去,與閩南話、福州話壹道成為三大方言。四年的大學生涯之後,大家各奔東西,廣西的同學壹半分配回了廣西的南寧、桂林和柳州,其余的則進京的進京,出國的出國,同學間的聯系自然也漸漸少了。
時間過了20多年,突然有壹天接到電話,是壹位叫龔秀娟的老同學打來的,大學畢業後她壹直在南寧工作。我們相互問候和寒暄了幾句,首先當然是各自子女考大學的情況,感嘆壹下白駒過隙白雲蒼狗這“二白”之概,而緊隨其後的居然是蒼翠的第三白――“淩雲白毫”。她告訴我說她讀到了《麒麟茶園》壹文,她很驚訝我怎麽突然愛茶愛得如此之深,她說她老公剛好出差到淩雲縣,於是她就要他順便給我買壹些正宗的“淩雲白毫”郵寄過來,以彌補我那年與淩雲綠茶擦肩而過的遺憾。
“無功不受祿啊,”喜上眉梢的我弱弱地客氣了壹聲。“怎麽無功呢,妳宣傳了我們廣西的名茶,這就是功,只不過宣傳得不大到位而已,呵呵!”輕輕松松壹句話,有表揚也有批評,讓人聽得挺舒服,受贈的惶惑也蕩然無存,其實中聽的話也是壹杯茶,壹杯澄碧透亮善解人意的功夫茶,於是我謝聲連連,壹時間只覺得滿心歡喜滿心甘醇。
喝茶真是壹種緣分,勉強不得的,瞧瞧這“淩雲白毫”,當年擦肩而過,是因為緣分未到,現在緣分壹到,它就自然而然從天而降。這種喜出望外的感覺,這種緣分已到的感覺,這種擦肩而過又突然彌補的感覺,可謂壹茶三品,湯未沾唇,已是意境清香了!謝謝老同學慷慨的饋贈,滿滿壹袋淩雲茶綠透了我們壹家愛茶的老小,裏面不僅有老同學所盡的地主之誼,更有質樸的她對廣西故鄉的大山深深的愛!
“淩雲白毫”產自雲貴高原邊沿的淩雲縣,有根植於沙裏鄉浪伏村三波百洞的,也有生長在青龍山、岑王老山的,光是讀這地名,就山水雲崖的飄然了起來,仿佛只要學那孫悟空舉掌遮額,壹舉就可以看見那“澗清林茂,雲霧繚繞”的茶園境地了。我以為對茶的生長環境,茂林與雲霧同樣重要,茶樹需要雲霧澗水的耳語和纏綿,也需要與其他植物物種的交流與對話,這樣茶的枝椏葉芽才更有旺盛的活力並激發野長的潛質。
“淩雲白毫”的幹茶白毫顯露,黃白相纏,外形緊結成螺狀,其形其色,與閩江裏清肝火的貝類沙蛤有幾分相象。“白毫茶”置於白瓷杯裏泡出的茶湯姿色最好,瓷杯的白潔盡顯湯色的鵝黃與葉芽的嫩青,十分養眼。觸及茶的滋味,我歡喜濃濃第壹泡,醇厚甘苦,那苦真是苦得恰到好處;趁熱再沖第二遍,茶湯中滲出幾絲芥菜芯的青苦,從舌尖到唇齒都苦得很鮮爽又很有滋味……最是這種綠茶的濃醇之苦我常常苦求,從天而降的淩雲茶以恰如其分的苦味迎合了我的期待,讓愛茶人充盈著三生有幸的愉悅與滿足,仰天壹嘆“有茶萬事足”。說來人生的追求有時真的很矛盾,復雜又簡單:既可以復雜到深不見底的欲壑,壹路蟄伏著無數張牙舞爪的章魚,也可以簡單到壹杯茶,壹杯好茶,壹杯平肝通淋甘苦回味的濃綠之茶。
對茶彈琴自娛自樂
我愛茶又不太懂茶,味蕾不靈敏,尤其是差別不很大的茶,我很難品出滋味有什麽不同來。舌尖上品味不到,只好在茶外多下些功夫來彌補我對茶的愧疚,譬如寫點感悟茶、贊美茶的文字。不久前,我看到茶人雅聚時有為茶而吹簫者,心血來潮,竟然想要為茶而彈琴。雖然在此之前我從未摸過任何樂器,但我的古琴情結由來已久,年輕時學詩,習作中曾有“何時聞得雅琴聲”之句。
其實即便不會彈也無妨。陶淵明曾有壹張無弦的琴,興致上來在光光的琴面上撫摸幾下,並賦詩曰: “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歐陽修也說:“若有心自釋,無弦也可。”大音希聲,最美的音樂是自然無聲。正如茶的“無味之味,乃至味也”。寫過《茶箋》的明代文人屠隆曾說:“琴為書室中雅樂,不可壹日不對清音。居士談古,若無古琴,新者亦須壁懸壹床,無論能操是否。縱不善操,亦當有琴。”意思是讀書人無論會不會彈,都應該備有壹張琴。聽說學琴並非很難,有位老叟偶得壹張好琴,練了半月,竟能彈出《仙翁操》、《秋風辭》等簡單樂曲來,人家時年六十有三。我生也晚,初知天命,尚未老朽,何難之有?況且我只是對茶彈琴,自娛自樂,靈茶有知,應不會笑我。
於是到古琴館去購得壹張名匠斫制的古琴。梧桐良木,前寬後窄,上圓下方,是最常見的仲尼式。我書房狹窄,擱不下琴桌,便把琴固定放在擺著紫砂壺、品茗杯、隨手泡和茶葉罐的桌上,正好與茶日夜相伴,玉體平臥,如同睡熟的美人壹樣。琴也有琴額、肩、頸、胸、腰等,髹漆的琴面似少女肌膚壹般光潔滑亮,鑲嵌的蚌徽是她佩戴的珠寶,琴軫下棕色的繩穗是她秀美的發辮。因此我給琴起個名字叫“侍茗”,聽起來好像是給茶做婢女,實際上二者情同手足,親如姊妹。琴與茶的緣分很深,同樣是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神農嘗百草,得茶而解之,發現了茶。不僅發現了茶,他還發明了琴,傳說是神農“削桐為琴,繩絲為弦”,古琴的樣式流傳至今,其中就有“神農式”。古琴擅長表現潺潺的泉水聲,而泡茶用水最好就是山泉,所以這張琴也可以題銘“吟泉”。自古以來文人雅士就有聽琴品茶的雅趣,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壹生與琴茶相伴,作有《琴茶》壹詩:“琴裏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我自從有琴伴茶,便少了些寂寞,閑暇時用樸拙的紫砂壺泡上壹壺普洱茶,在氤氳茶香中正襟危坐,按照減字譜上“挑勾抹剔,托劈打摘”指法,撥弄幾下琴弦,竟然也能發出悠悠的美妙聲音,再啜上幾口普洱老茶,倒也有幾分古韻陳香的感覺。醉翁之意不在酒,聽琴是聽弦外之音,品茶也是品的茶外之味。
古琴有“十四宜彈”:遇知音,逢可人,對道士,處高堂,升樓閣,在宮觀,坐石上,登山埠,憩空谷,遊水湄,居舟中,息林下,值二氣清朗,當清風明月。其實這些又何嘗不是品茗時所適宜的佳境呢?購琴時配有錦緞琴套,或是皮革琴盒,任意挑選。錦緞固然華麗,我卻選擇了可以肩背手提的琴盒,為的是攜帶方便。我看過不少描繪古人聽琴品茗的繪畫,在山林泉邊,席地而坐,置琴於膝上,俯首撫之,茶煙琴韻,其樂融融。我也期盼有朝壹日興致上來,或獨自壹人,或邀三五知己,攜帶古琴和茶具走出書齋,投身於大自然,或幽泉山野,或澗邊松下,或密林深谷,拾取柴薪,汲泉煮茶。至於會不會品茶、會不會彈琴都無所謂,茶不飲而自醉,琴不彈而自鳴,只要心裏覺得“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流水”就足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