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莊子·齊物論》,與地籟、人籟相比較,天籟是音樂的最高境界。
釋義:
(1).自然界的聲響,如風聲、鳥聲、流水聲等。
出處:
《莊子·齊物論》:“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
示例:
唐 劉禹錫 《武陵北亭記》:“林風天籟,與金奏合。” 清 方文 《宋遺民詠·吳子昭雯》:“尤喜詩與歌,聲出似天籟。” 瞿秋白 《荒漠裏》:“且沈心靜氣的聽,聽荒漠裏的天籟。”
(2).指詩文天然渾成得自然之趣。
示例:
唐 陸龜蒙 《奉和因贈至壹百四十言》:“唱既野芳坼,酬還天籟疎。”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五:“而近體之妙,須不著壹字,自得風流;天籟不來,人力亦無如何。”
(3)、在古代漢語中"天籟"則是指民歌隨口而唱,隨口用韻,隨時換韻的情況。